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7-04 04:13:22 影响了: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发挥自主性,培养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力量源泉。在习作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1.从阅读教学中挖掘创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素材,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文章中精华部分让学生欣赏,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等形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爱杨梅更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这一例文,为学生描写家乡的特产提供了写作范例。因此,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写家乡的特产。于是一篇篇情感细腻的文章诞生了。实践证明,表达形式上的借鉴,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情感。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创设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创建“盐城市绿色学校”的活动进行了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以学校绿化活动为素材写一篇文章,至于选材、体裁、字数等一概由学生自己决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没想到这次作文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内容都是写学校绿化的,但体裁、立意却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抓住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歌颂了同学们在创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的借物抒情,写成了给人以启迪的散文;有的以书信的形式向学校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建议……由于大家都亲身体验了这项活动,所以写起来便游刃有余,生动感人。
  二、注重探究性,训练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作文中大胆想象,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课文遇到打比方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句子所描写的情形,做这样一个练习:“晚上,满天星星,好像( )。”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有的说:“好像是在天空中挂满了无数的灯。”有的说:“好像是天空中镶嵌了无数的宝石。”有的说:“好像是撒在玉盘里的珍珠。”……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练习,要求学生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空中的云朵形态万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爆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成功地激活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亚里斯多德说过:“没有想象的心灵就不会思想。”小学阶段儿童最具想象力,创造性习作教学就要利用这一最有利的时机,积极挖掘儿童想象的潜能,使其天性得到更多的生成和发挥。
  三、提高实效性,鼓励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写作需要鼓励和帮助,特别是教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教师如何去实现呢?
  1.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希望被人赏识,得到表扬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时,采用办习作专栏、班级自办小报、向学校《雏鸟》报投稿、选出优秀习作向省市级报刊投稿、参加作文大赛等方式,先以“点”带“面”,然后达到“齐头并进”的目的,使学生在老师、家长的赞扬声中汲取力量,获得成功感,从而有了强大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形成。
  2.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心理充满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我改变了过去教师一人给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自评,大家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老师、同学的赞扬声中得到信心和力量。
  实践证明,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支持他们求新、求异、质疑问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才会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