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寻找雷锋|寻找雷锋足迹
 

寻找雷锋|寻找雷锋足迹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1:53 影响了:

  我们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有文中人物这样的经历,能与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英模相识,但是当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践行雷锋精神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与雷锋精神相遇  有那么一群人,50多年前,他们曾走近雷锋。他们是雷锋生前的战友、摄影员与雷锋辅导过的学生。笔者寻访着这群特殊的人,寻找真实的雷锋。在他们眼里,雷锋是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很普通,很平凡,谁都可以学。
  这群人,今天忆及与雷锋接触的点滴,依旧激动不已。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位可亲、可敬、可学的雷锋在他们的思绪中得到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的、多姿多彩的真实雷锋形象得以浮现。
  
  季增 定格平凡而伟大的瞬间
  2012年3月,《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在军事博物馆展览推出,引起轰动。展出了200多幅照片中,有八成是季增与张峻当年拍摄的。
  展览期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才厚亲临现场,并拉着季增和张峻的手,并拍着他们的肩膀,说:“我是特意来看你们的!你们立了大功了,给孩子们留下了学习的榜样,给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啊!”老人十分激动。
  季增是雷锋入伍后第一个给他拍照的人,是与雷锋接触最多最近、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雷锋从入伍到牺牲的953天里,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给他拍摄一张照片,共拍摄了250多幅照片,忠实地记录了他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足迹。
  在季增眼里,“雷锋”不单纯是个名字,他已成为一种精神。“1957年我入伍到沈阳军区原工程兵3317部队,在运输连开过车三个月车。因为有初中文化程度,在部队里算学历比较高的,所以很快把我调到团司令部、政治处工作。半年后,这时正好有个搞摄影的老兵退伍,我就接替了这个老兵的工作,这为我后来给雷锋拍照片提供了条件。期间,我也担任过电影放映员、电台播音员。”
  1960年1月8日,辽宁营口火车站广场。摄影员季增所在部队在这里举行欢迎新战友入伍的大会。一个身材不高、但红扑扑的脸上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新战士在台上发言,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凛冽的寒风几次把他的讲稿吹乱,他干脆脱开稿讲,向大家表达决心:“我只有一个心眼,一定要很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练好杀敌本领,为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当个像样的兵,决心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那份对祖国、对部队的热爱和激情,深深地感动了季增。季增挤上前去,情不自禁地按动了快门,拍摄下了新兵那情绪激昂的感人镜头。
  这是季增为雷锋入伍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从此,他便与雷锋成为不同一般关系的亲密战友。雷锋成名后,被拍摄的机会很多。最初面对镜头时,他有些羞涩,忸怩着,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便越来越懂得照相。“雷锋爱美,爱照相。”季增说,雷锋逝世后,搜集到他自己在照相馆拍的照片共54张。
  雷锋是汽车兵,开车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季增拍摄雷锋与车有关的照片特别多。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照片流传很广、给人印象很深。照片拍摄于1960年底。“《解放军画报》记者吴加昌来采访雷锋,回去后他写信说缺少一张破题的照片,让我拍一张能表现雷锋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和他职业特点的照片,我就反复想怎么拍。” 那天上午阳光灿烂,季增同雷锋一起来到运输连的停车场。部队刚刚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接来一辆“解放牌”拉水车,副连长白福祖正将车开进车场。季增便请雷锋调整好汽车方向,用高光打在车头“解放”两个字上,并让其在画面中占有显著位置。季增说:“雷锋抬头远望,用那只曾被地主婆砍过三刀的手擦拭‘解放’二字,体现出只有解放才有他今天的意境。这一个场景我就接连拍了好几张。”
  1961年3月,《解放军画报》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将这张照片发表。事隔一年,季增又与张峻一起重拍了一次相关主题的彩色照片,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上。
  雷锋为革命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爱护车辆和一切公共财物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为了适应实战需要,雷锋坚持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爬到车下去维修车辆,季增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手冻僵了,快门也冻得失灵过。
  1962年8月,雷锋牺牲前一周,他拍下了雷锋生前最后一张照片,这是雷锋定格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张照片,也是季增永远珍藏心底的照片。那张照片是,雷锋执行运输任务下山的中途停下来休息,为了确保安全,他不顾疲劳,钻到车下紧螺丝。
  这年8月12日,是季增最难忘的一天。他坐雷锋驾驶的13号车到部队施工指挥部—一沈阳远郊新城子。由于刚下过雨,山路被冲了一道道沟,遇到这些沟本来一加油门便可闯过去,可雷锋每次都停车,跳下去搬石头垫在沟里,然后将车稳稳地开过去。
  路上,雷锋不止一次地问季增:“季老师,你常坐我的车,你看我开车有什么毛病,稳不稳,颠不颠?你是运输连的老同志,多帮助我。”季增只在运输连学了三个月驾驶,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只好凭感觉说:“你的驾驶技术很好。”
  季增万万没想到,这成了他们最后一次交谈。
  仅仅三天以后,即这年8月15日,正在铁岭坑道施工现场摄影的季增如晴天霹雳一般接到雷锋受伤的电话。他坐着团首长的车从铁岭回到抚顺,赶到医院抢救室时,雷锋已永远闭上了双眼。季增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当时因为医院太平间里光线太黑,不宜拍照。最后一面没能给战友再留下一张照片令季增抱憾终生。
  孙桂琴 100多条红领巾的背后
  与雷锋叔叔当年的6张合影、100多条校外辅导员红领巾及相关的聘书、3000余封来自全国各地热情洋溢的信件、“学雷锋标兵”与“学雷锋先进个人”及“学雷锋金质奖章”等证书或奖章……一直被孙桂琴珍藏着。
  沈阳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副军级)孙桂琴早年是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雷锋叔叔”是她一辈子的称呼。
  1960年10月10日,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抚顺市雷锋小学)的学生穿着崭新的衣服,列队在校门两旁,迎接一位解放军辅导员的到来。
  来了!终于来了!夹在队伍中的二年级学生孙桂琴当天特意穿上了惟一一件白衬衣。她远远地看到一位解放军叔叔微笑着往这边走来,他个子不高,脸色红红的,走起路来很有精神。孙桂琴与其他同学一样,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手都拍红了,可是一点也不觉得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