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教师引导在增强课堂有效性中所起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的有效性
 

教师引导在增强课堂有效性中所起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1:49 影响了:

  摘 要: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了教师在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问题生成,激发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课下的反思;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课堂效率 情境创设
  一、以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极力鼓励和保护的思维火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学生的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比单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能达到教学目标。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将会产生更高的学习激情,实现更高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讲必修一模块第五章第三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学生针对实验装置图展开探究。学生认为,第二组装置需要改进(该组装置是进行无氧呼吸的),课本中给的装置是锥形瓶B中装的是活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先密闭然后接了一个导气管通置右边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密闭锥形瓶中。学生们针对书中的装置开始质疑?甲组同学说:“B瓶左边还应连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用来除去B瓶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乙组同学说:“在装酵母菌培养液之前就应该将B瓶中的气体排空”。丙组同学说:“排空之后在装酵母菌培养液时也会有空气进入,也会带进去氧气和二氧化碳”。戊组同学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B锥形瓶左边连一个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一段时间后再在右边连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做实验能更接近准确”。学生们思维热情高涨,老师说:“大家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做一个评价,你认为哪一组的回答更合理呢?”统计的结果戊组的通过率最高,教师对其他组也做了评价。
  二、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学习目标为“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境界。另外,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更多时候应该是一种参考,要想把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挖掘教材的隐含内容,并做出适当的整合。教学的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适时地给学生设置可以依循的学习指导。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讲必修模块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节课时,学生讲完第一个实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时,学生似乎都听明白了,没有一个提问的,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加热杀死的S型菌,这里的“死”指什么?是蛋白质失去活性,还是DNA失去活性。当时学生有些迟疑,答案不确定。我就引导学生从二者的热稳定性上去考虑,一部分学生已有了答案,此时教师不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经过学生的小组讨论,答案给出了,学生也都明白了。接着学生开始讲第二个实验——艾弗里及助手的体外转化实验,讲完后学生中还是没有提问的,显然全明白了。学生没有问题我就开始引导学生提问题了,该实验中分离S型菌的化学成分,教科书中没有强调是活的S型菌还是死的S型菌。那么你们认为是活的还是死的呢?学生绝大多数说:“活的”,但还有少数人说:“死的”。教师引导结合第一个实验,如果死菌蛋白质已失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找到了答案。学生接着讲第三个实验,实验结果理论和实践有误差。为什么?学生针对这个难题开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并提示从课本中的关键步骤入手,如搅拌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从课本中很快找到了答案。教师引导如果搅拌的力度不够也就是没有做到充分的搅拌,后果会怎样?很多学生马上就有了答案——有少数噬菌体没有与细菌分开,使得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该实验要求温和的条件,如果保温时间过短,有少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留在上清液。如果保温时间过长,有的细菌裂解将噬菌体释放出来又到了上清液,结果使得上清液中有少量的放射性。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准备好了的组派代表上来发言,回答有不全面的地方组内同学补充,如果本组解决不了,可以求助其他组的同学,最后的解释全班同学一致通过。经过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将这一难点很快化解了。
  三、课堂问题生成,激发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课下的反思
  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少只能成为肌肤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前、课后和课中认真反思,以达到进一步完善。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模块二第五章第三节的酵母菌呼吸方式这节课时,由于课前没有关注讲课学生的课件,结果课件中的实验是将课本中的实验进一步挖掘。将第一组有氧呼吸的装置严格密闭了,第二组密闭学生很容易掌握,因为第二组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的实验。要从两组实验中各取等量的液体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检验是否二者都有酒精产生。这一装置的出现,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因为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设计,当时教师急中生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告知学生,目前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谁想挑战极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以组为单位讨论起来了,于是,教师在巡回观察学生的过程中大脑也在高速地旋转。几分钟过后学生中就有要发言的了,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组讨论的结果,教师把学生的答案综合起来考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第一组实验本身是验证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但是做了个密闭,情况就变了,当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时就开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最后与第二组的现象趋于相同(酒精能使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变成灰绿色)。接着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这一原理有什么用途呢?学生回答——交警执法时检测酒驾。你们见过这个仪器吗?学生回答:没见过。教师说:“其实我也没见过”,教师引导学生没见过那就太好了!最起码思维不受限制,你们以组为单位帮助交通部设计一个最简单、最便捷、最实用、最灵敏的酒驾器。下节课利用大屏幕展示各组的作品,大家一致认为,有推广价值的就上报“小发明”并与交通部热线联系。很可能有一个小发明家就诞生在我们班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很显然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将会产生更高的学习激情,实现更高的学习效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