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哲理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哲理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2:34 影响了: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好比是两把双刃剑,是能否学好语文,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十三年一直在探索,这两大难题怎么能在教学中合理结合和运用呢?好在实践出真知,经过多年的总结,通过教学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希望通过文字的形式与还在这条路上摸索的同仁和苦于无方的家长和学生朋友们共享。
  大家都知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已经接触,对它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但是众多的孩子刚入初中不久语文却不及格,使得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阅读和写作是导致孩子失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有什么灵丹妙药呢?
  一、学会模仿,做学习上的有心人
  现在的课堂进行的是双主体教学,即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是主体,满堂灌,仿佛在唱独角戏,因此我在课堂导入和设置问题的环节,特别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你传输给学生的要让他感觉到美,他便会潜移默化的模仿你的表达。例如在讲述选自林海音的著名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是用一首歌的歌词来引入新课的,“忘不了粗茶淡饭把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熟悉的歌词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很多孩子还随声附和唱了起来。在讲到英子在毕业典礼上唱起毕业歌时,我又穿插了多媒体播放了音频,“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优美的旋律,营造了浓厚的离别氛围。学唱的同时引导学生记住优美的歌词,作为写作素材最直接的来源,因为歌词委婉含蓄,很多的修辞手法也运用上了,像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类似的写作素材积累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文体,可以进行不同的引导,比如讲读诗歌时教师可以多教授学生一些相同思想感情的诗歌;讲读议论文时可以在表达时多穿插议论的表达方式。总之,让学生学会模仿,我认为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二、把想到的大胆地说出来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觉得让学生多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常在考试讲评试卷时我会发现,教师强调了多次的内容和重点,很多学生仍然出错,估计这也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只是单方面地指责学生,说他们不用心,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是结果却于事无补。后来对于再次出现的考点知识,我采取了让学生想,让学生说的方式,结果却发生了根本的改观。例如小说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文体,那么分析人物形象就成为考试当中的必考题型之一,那么再遇到类似的分析,我就全部交给学生,比如在讲到《最后一课》时,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时,对于“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这一神态描写时,有的同学就认为他贪生怕死,怕被普鲁士士兵带走:而有的同学结合上下文进行了反驳,认为这是他舍不得自己国家语言的一种表现,是他爱国的品质。经过讨论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而且经过了这样的争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了,印象也就格外深刻。虽然这样的教学会耽误很多的时间,但是我觉得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不就是节省时间了吗?会说是会写的前提,我在教学中发现作文越不会写的同学相对会写的同学来说,性格越内向,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环境,鼓励他们多说,甚至逼迫他们多说,这样习惯成自然,他们会用语言表达了,那么也就不愁他们写不出文章来了。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教学实践中深感,书读万遍,其意自现,因此对于不爱主动阅读的学生,每学期都安排了一些指定篇目的阅读,例如初中生必读书目中所安排的名著,这些书籍都是多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且在情感上也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在读的同时配套安排好词、好段的摘抄和点评,以及读后感的写作。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明确学生读书的方向,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选择。
  四、写作技法的适时指导,完成作文的完美转变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随时让学生明白,学习、分析文章的目的,是去运用,因此对于一些写作的技法指导,要随着教学不断地穿插,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药》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的作用,并布置相应的文章,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运用中去感受;在讲读《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插叙手法的使用,又成为这方面技法的切入点;类似的技法指导还有诸如衬托手法的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首尾照应的运用等等。总之,每一次作文和练笔都要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让他们能有的放矢,起到专项训练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内容博大而精深,笔者只是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其中也存在很多不成熟的思想,但是我坚信,只要拥有一份执著进取和肯钻研的劲头,就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们爱学语文,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