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文件
 

【浅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文件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1:09 影响了: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的体育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高校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促使每个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背景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的不合理。首先,在课堂类型设置方面,高校中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体育选项课和体育保健课,大部分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只是围绕着期末体育成绩考核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课堂剩余时间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其次,为学生设置的体育课时有限。极少数高院校开设4个学期的体育课,大多数学校开设3个学期的体育课,当然只开设一年体育课的学校也比较少。加上天气、假日、个人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育课堂上的锻炼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长期以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更是难以实现。
  (二)课程内容设置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仍以竞技体育教材为主,竞技体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占了太大的比例,反复重复中学所学内容和运动项目,从小学到中学所学的课程可以说是每个学期都在变,惟独体育课没有变,学的是这些内容,练的是这些内容,考的也是这些内容。好多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了好几遍,考了好几遍。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强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使学生产生极大反感,不能给学生以愉悦舒畅的感觉,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和体育潜能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注意以个性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全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项目也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这就造成我国高校的体育课设置普遍存在未能充分体现体育与健身的结合,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性差异,未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从而使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了。
  (三)课程设置上重实践而轻理论
  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实践而轻理论。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文规定,理论部分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即2学年中体育理论课为10学时左右,而要在这10学时中向学生传授相当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理论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尽管这样目前高校中80%的学校没有达到《指导纲要》的规定体育理论课的课时安排要求,有的学校更是和纲要的规定相差甚远。同时,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理论课教师,体育理论课教学都是由术科教师担任,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增长。加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评价指标也是以技术掌握程度、素质提高幅度为主,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的进行,更有甚者在大多数学校理论考试中有划考试范围的恶习。
  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理论课学时,丰富理论课内容
  在原有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增加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简单的、具有趣味性的自我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并建立科学的理论课考核体系,增加时事性的体育动态知识,使体育理论能应用于实践,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终身受用。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知识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进行自觉锻炼的欲望和自觉性,以配合技术、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二)选项课项目和课时量
  在不能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1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建立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教育部也应该增加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人,不断完善场地器材的合理配置,为学校体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实际需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同时尽可能开展学生喜欢的选项课,比如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游泳、网球、健美操等项目。
  (三)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纲要,是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体育功能,体育课程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构建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领域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学习的可接受能力,设置不同年龄学段的水平目标,建立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依,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四)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体育课程设置是为体育教学提供方案和蓝图,体育课程所设置的目标、内容、计划、进程和标准,对学校的教学对象、具体教学活动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体育课程设置体系都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特征,使其各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设置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