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慈善事业的困境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的可行
 

【慈善事业的困境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的可行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7:15 影响了:

  【摘 要】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经济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慈善事业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则需要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技能方法的全面介入。
  【关键词】 慈善;困境;社会工作;介入;相互促进
  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慈善机构与慈善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慈善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然而,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乐善好施”的传统思想指导下的怜悯与恩赐阶段,更多的时候仍然停留在救死扶伤的层面,如何让慈善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福祉的伟大征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则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介入。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与西方慈善源于***义不同,我国最早的慈善活动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起源于政府的慈善救济政策。[1]我国的传统慈善虽有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但均以政府为主导。在思想层面,儒家的“仁政”思想、道家的“善恶报应观”以及佛家的“修善功德观”,都对我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在接收、改造和新建各类慈善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原有的慈善机构或是不复存在,或是改为政府管理和包办,成为带有政府色彩的福利保障体系的一部分。而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慈善工作出现了长达三十年的停滞,原有的一些福利救济机构也因为政治运动的冲击而遭到破坏。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慈善事业才开始踏上复兴与发展的道路。[2]
  正因为我国慈善事业的起源有别于西方慈善,发展历程又相对特殊和曲折,所以,即使慈善事业发展至今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我国慈善事业大部分的时候从事的是临时性的补救工作,主要是为困难个体或群体提供基本生活资料,注重的是对困难个体或群体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在帮助形式上,更多的时候是直接给予资金或物质的帮扶,虽然这其中也有慈善从业人员或志愿者的服务,但大都是对慈善资金或物质的传递和派发,或者是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给予的智力、体力支援,缺乏帮助受助对象发掘导致困境的原因以及摆脱困境的方法等深层次的扶持。
  其次,由于传统和体制的问题,我国各大慈善组织最早的工作人员均来自政府民政部门,一方面,早期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管理意识的根深蒂固和服务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各大慈善组织的“官气十足”,同时,转型为慈善工作者的政府人员,也大都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巧,常常致使行善效果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在政府慈善的传统影响下,绝大多数的业务主管部门,经常以政府或监管的名义,对慈善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且直接的干预,更有甚者,许多慈善基金会的领导和工作任务至今仍由政府有关部门任命和制定,慈善机构很难做到相对独立。
  再次,与发达国家公民视慈善为社会责任相比,我国的慈善还处在基于爱和同情的传统恩赐与怜悯阶段,慈善事业全民参与的程度不高,更多的时候是富人表达善心的平台,这其中也夹杂着许多怜悯、施舍和同情,慈善的施与者和接受者不是平等的关系,在接受慈善的同时,很多受助者感受不到人格的平等和尊严。
  最后,伴随着各类慈善丑闻的相继曝光,我国的各大慈善组织均面临着公信力缺失的困扰。慈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缺乏,慈善募集的过程中时而出现的变相摊派,善款使用的暗箱操作等等,都直接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质疑和抵触情绪,我国的慈善事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两种重要手段,在缓解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前者致力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后者通过对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给予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人们以基本的生活资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以说,在本质上,两项事业都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一整套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救助功能方面也更为注重预防和发展的功能,对比慈善工作单一的恢复功能,更加系统和完善。
  在慈善事业面临诸多困境的今天,其自身的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社会工作的介入,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方法的层面,都能对慈善工作给予恰如其分的补充,帮助它将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任务完成的更加出色。
  第一,与慈善不同,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绝不仅仅停留在给予资金或物质帮助的层面,它更注重帮助案主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摆脱困境的方法。同时,因为对周边资源有充分清晰的了解,社会工作者们更容易实现资源与需求的有效配合,实现对宏观环境的改良,真正做到“助人自助”。[3]社会工作介入之后,可以将慈善本身补救式的恢复功能扩充为预防、恢复、发展三项功能并重的完美组合,这样也能有效避免部分受助者因为缺乏彻底摆脱困境的能力而产生的对慈善救助的长期依赖。
  第二,慈善从业人员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效果不理想。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让慈善从业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技巧的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方法选择和更专业的技术指导,全面提升慈善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第三,社会工作强调对案主的充分尊重,强调施助者和受助者人格和尊严的平等。这在现代公民社会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虽然富人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实质上只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富人们的财富、声望和地位均来自社会的哺育,回馈社会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怜悯与恩赐绝对不是现代慈善事业中爱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公众视慈善为社会责任。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很好的将“平等”和“尊重”切入到慈善事业当中,帮助传统慈善转型为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民慈善。
  第四,虽然慈善与社会工作相比,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和更为深厚的沉淀,但是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较为科学的工作方法,这对慈善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理论构建和方法探索方面,慈善工作均可以参考同源的社会工作专业,立足于当下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合理组织、科学架构。
  三、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相互促进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为慈善事业注入平等、尊重、科学和高效的元素,帮助慈善事业转型和进步。同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行的慈善事业,对社会工作也同样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慈善事业的大踏步发展,公民慈善的真正来临,全社会必然兴起以慈善为责任和以慈善为时尚的公民热潮。在充满爱与责任的社会大环境孕育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为科学的专业也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王俊秋.中国慈善与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孟令君.中国慈善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于翠杰.以社会工作的视角论当代慈善事业[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