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体育要求
 

浅谈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体育要求

发布时间:2019-07-12 03:47:45 影响了:

  摘要: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的目标在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体育课 教学 新要求
  以前,体育是一个单门学科,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而现在,新课标要求的体育课是与健康课程合为一门综合实践的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这样的困惑:教师如何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怎样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以下我想就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谈一点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表现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服务于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二)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教师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人为主的成见。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以同等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生。
  二、转变教学模式
  过去上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师都是采用集合——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模式来作为教学手段,教师教什么,学生只要跟老师学什么就行,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新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各个环节中,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体育课标准的不确定,教学内容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多变性。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四个部分一个不能少)、“封闭式”(教师说什么学生只能跟着做什么)的控侧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缺少活力的,在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的课堂气氛下,阻碍教师个人的知识的发挥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的空间。在现代体育课的标准中,教师将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同时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少,这样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的空间被充分放大。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转变课堂教学过程。当教师以知识技能作为传授重点的时候,传授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
  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监测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三)转变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的目的。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乐趣,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三、转变学习评价
  以往,学生期末的体育成绩是体育老师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把考核后的成绩直接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对于没有要求达标考核的年级,大部分体育老师都是采用以平时体育运动技能较好,平时表现突出的来进行衡量,最后确定体育成绩,而对那些平时好动、好玩、淘气的学生来说,他们可就惨了,老师给的成绩肯定不高,而现在不同了,再也无需进行达标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教师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
  通过学习评价的转变,使学生没有成绩好坏、达标考核的压力。使学生由怕上体育课变为爱上体育课,他们对待体育课的兴趣更加浓厚,并能从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愉悦身心,保证他们能精力充沛地完成当前的学业。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锻炼身体的方法,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