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急性肝炎症状 防治肝炎勿轻心
 

急性肝炎症状 防治肝炎勿轻心

发布时间:2019-07-15 03:47:40 影响了:

  肝炎作为一种高发性传播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了解肝炎种类、致病病因、传播途径等,将对我们预防、诊断、治疗肝炎有很大帮助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据卫生部发布“2012年6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病毒性肝炎发病数12.78万,死亡60人。其中,甲肝发病数2067人;乙肝发病数101592人,死亡50人;丙肝发病数18294人,死亡8人;戊肝发病数2036人;肝炎未分型3811人,死亡2人。
  肝炎病毒在人体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纤维化,久而久之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最终死亡。
  甲肝、戊肝防治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病毒性肝炎(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甲肝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所致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通常无慢性化。
  甲肝、戊肝的传播:
  1、甲肝及戊肝的传染源分别是甲肝和戊肝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甲肝及戊肝均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即病人急性期和潜伏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3、人群对其普遍易感。感染甲肝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甲肝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少数为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是流行季节,甲肝主要发生在农村人群及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人群、常有家庭聚集性。目前发病主要是15岁以下人群和农村人群多见。
  戊肝易形成水型暴发,常在雨后发生流行,发病季节多在雨季。本病主要侵犯青壮年,婴幼儿发病率低,孕妇受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较高。
  甲肝一般感染后2-6周发病,平均约30天。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泄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并触痛或叩痛,有巩膜和皮肤黄染症状。轻症病程1-2周,重症可持续数周。
  戊肝一般感染后15-75天发病,临床表现与甲肝类似。
  预防甲肝和戊肝的关键,就是把住“病从口入”关。要搞好饮食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不洁食物及毛蚶等水产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等好习惯。在流行期间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和体弱者,可注射甲肝疫苗,当前预防和控制甲肝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
  乙型肝炎防治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靶器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
  经过多年乙肝防控工作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乙肝高流行区过渡到乙肝中流行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8%),但我国人口众多,感染病毒和患病的人口基数仍较大。据最新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推算仍有HBsAg携带者9300万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4.28%,推算目前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有近5亿人。全国约有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
  乙肝是怎样流行的呢?
  1.传染源。所有HBsAg阳性者都具有传染性,包括急性、慢性乙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2.传播途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体液中均可检测到HBsAg,但以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液体中含有病毒颗粒的量较大、浓度较高,其传染性最受重视。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在乙肝的传播中约占90%)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等。经皮肤黏膜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乙肝病毒阳性者性接触,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明显增高。
  3.易感人群。未获得有效免疫的人群对乙肝病毒都具有易感性。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是唯一的有效的中和抗体。
  乙肝的预防主要有:
  1.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筛选献血员防止经输血传播,防止医源性传播的管理,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加强监测,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乙肝。
  2.实施免疫接种。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性措施,经实践证明也是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免疫规划采用的是0、1、6月接种三针的接种程序,“0”指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或为第1针起始时间,“1”为间隔一个月时接种第二针,“6”为第一针后的六个月接种第三针。如出生后24小时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照上述时间间隔尽早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中国的很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3.在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谷丙转氨酶(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400 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