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论文】有关化学的论文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论文】有关化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18 09:10:48 影响了: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摘要: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学好化学是每个公民所必需的的,这就强调了教师必须教好化学,从而说明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优点,改革的弊端,微型实验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说明了化学对我们很重要。古化学课程改革也是必须的。

新课程化学已经在我县开展好几年了。通过前面这些年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化学教材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新教材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提倡探究学习,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新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作用。新教材实验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像原来那样在缺实验器材、药品的条件下画实验、讲实验,而应该充分发挥原有的器材、药品以及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来完成课程要求。课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化学课程改革历来又是化学教育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它承载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使命,化学课程改革蕴涵着新的思想和方法论。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次化学教育革命,它的实施必将给我国化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蓬勃发展的生机。同时也会带一定的弊端。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

第一,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 说得彻底一点, 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奴役学生、摧残人才的“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 应当寿终正寝了。一方面, 化学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 在化学改革实践中又产生了许多困惑:从观念到体制、机制都不能适应, 化学课程改革面临重大改革。我认为以下是引起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

1. 中考制度滞后

尽管教育部已经明确了大体的改革方向———“下放、多样、扩大大学自主招生权”, 但至今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研究班子来具体地落实这些原则,而中国的教育人口极其庞大, 加上“应试教育”积重难返, 如果缺乏指导性的、具体的操作规程的研究, 那么, 学科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难以推进, 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可能崩溃。而中学课改一旦崩溃, 会影响到高中化学教育的困难。

2. 教育方法的不成熟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迫的教育。例如:就学时需要监护者( 家长) 送子女入学学生不能独立的健康的成长; 办学时有一些学校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许多家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就不孩子送到较好的学校,这样使地方学校的成绩较差,使学校,教师都失去了教学的信心等等。

第二、化学课程改革的优点

1. 从课程改革内容上看

内容整合加强了化学课程结构的综合牲、弹性和多样性。化学课程改革内容整合解决

了“学什么”的问题,随着“科学为大众”、“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化学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丰富多彩的化学课程内容为更多的学生所接受。

2. 从课程改革的目标上看

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出要“了解化学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要“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而这些内容在以往的化学教学大纲中是没有明确表述出来。

3. 促进了教师改变教育和学生学习的观念

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数字化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善于学习, 勤于研究, 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 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 要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作技术。

第三,化学课程改革的弊端

1. 不利于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因素

尽管现在辅助教学的软件非常多, 特别是网上资源丰富多彩, 但能适合化学教学的软件还不多, 也不够系统, 更不用说精品. 用信息技术可以产生丰富的视听效果, 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有些教师制作的化学课件, 背景画面复杂, 几何图形变幻莫测, 按钮奇形怪状, 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 这样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久而久之, 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情绪, 反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另外, 教师自己制作课件不仅需要掌握专门的工具软件知识, 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而大多教师只学过用Power Point 制作课件, 对其他课件制作软件不了解, 不会从中选择和整合使用, 因而所制作的课件的实用性、交互性不够.

2. 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 然后严格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 上课成了既定程序, 学生是否适应, 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 计算机操作能否跟上, 他们无暇顾及.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 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 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 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 讲几句串词就算了事. 笔者曾听过一堂由两位老师来完成的公开课, 教学时, 一位老师在座位上用鼠标、遥控器专门控制课件的展示, 另一位老师则背对黑板满怀激情地讲述教学内容, 整堂课跟放电影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四、结合我对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1.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新教材给教师的最大体会: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新教材的编制不光起到了教材的本能作用----知识传播的载体和教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且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工具。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观过去死抠书本知识、高考考点,应该努力的探索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和学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教师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去从事21世纪的教育事业。“教育要实现现代化,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不能不从观念、思想、方

法、行动上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2. 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未来的教育事业不但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而且也要求改善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以前观念认为: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旧观念早已被迅猛膨胀的知识所埋没。目前比较有共识的一点:教师应该有一股源源不断补充知识的自来水。例如化学科学中,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分子机器等前沿领域的东西已经进入生产、生活以及课堂,而这些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努力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和跨学科之间的一些知识。同时学习和完善有关教育理论的知识,像教育学、心理学、教法、教育管理等师范性知识。例如,可以学习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的要素主义理论、布鲁纳(J. S. Bruner)的结构主义理论、杜威(John Dewey)的儿童中心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等等国外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国内的有陕西省搞的“诱思探究教学法”、浙江省搞的“情、知、性教学法”等等当代教育成果。

3. 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学生,领会课改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感觉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开篇的理论知识很难讲、难教,学生难掌握,许多教了几十年的教师突然感觉不会教书了。其实教师应该精研新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一定要把教学生学会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到教学生会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上来。在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由此,教师应该以课程、教材为基础,以探究为手段重新审视和更新教法把当前课程改革的宗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的责权性,落实课程的公平性和育人宗旨。

4. 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

教育是一门科学,就得重视过程,不应该单一的强调结果。为了达到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创新能力等,就应在对学生学业测评中引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测评,把结果测评和过程测评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五、开展化学微型实验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中学大部分实验室存在缺仪器缺药品,如果以现有的仪器、药品无法完成新教材的实验。因此,为了不影响实验教学的进行,自制仪器或搜集整理实验代用品的办法就应运而生。该办法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共同收集各种有用的东西来替代实验用品:例如用学生的饭盒来做水槽、将喜之郎果冻布丁的塑料杯改制成钟罩、以西瓜霜润喉片塑料瓶作试管、以冰淇淋的塑料小勺作固体药品的药匙、以奶棒塑料瓶为硬质大试管、以青霉素瓶为广口瓶、以医用废弃输液管作为长颈漏斗、以饮料吸管作气体导管、以废弃的眼药液滴剂瓶(或烂钢笔的吸管)作滴管等。此外,青霉素瓶盖之铝皮代替铝片或铝粉,从废弃电池中回收锌片、碳棒、二氧化锰等化学替代药品。让学生自制微型实验仪器:用废弃的玻璃墨水瓶、易拉罐铝片(或青霉素瓶盖的铝皮)和棉绳等制作酒精灯,用废弃药水瓶、乳胶管、小玻璃珠和圆珠笔芯空管制作分液漏斗,用感冒通片药板作为滴板。通过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废弃用品替代实验用品、自制仪器,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明白了“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的含义,明白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微型验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它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安全,污染少,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自制仪器,自行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前面已让学生找到了实验用品的替代品、自制实验仪器,因此就可以开展许多原来不能做的实验。例如探究分子不断运动性质的实验,以前只能做演示实验,现在就可以用自制的钟罩、以青霉瓶为小烧杯来做学生探究实验;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以前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实验,只能是演示。现在就可以用自制的滴管取一滴稀硫酸滴在感冒通片药板代替的试管进

行的学生探究实验了。微型实验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自觉养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需强调的是指导学生进行微型实验时,应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摆在首位。通过做这样一些微型实验既符合现代绿色化学的要求,又节省实验药品,节约了实验经费, 操作安全, 节省实验时间。

化学课程改革是化学教育的再进一步,尽管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所以我们要学习好的,发扬好的,改进不足的,让我们的化学教育更加好。用我们一生的爱心、知识来改变我们的化学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愿我们的化学教育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综上所述, 都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只要我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条件,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是能够完成课标对实验的要求。以上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指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