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佛教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19 05:24:27 影响了:

范文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悠远而灿烂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是属于外来宗教,汉代时传入中国。它在中国也是最主要的宗教。事实上,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只限于宗教,它产生的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大大超出了宗教之外。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上佛教就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法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同时,佛教主动吸收和融入本土的思想文化,迎合统治者的需要,接受本土法律的规制。因此,佛教的教义和戒律也深深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烙印。

一、佛教从汉代传入至唐代鼎盛,先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教是在与儒家思想几百年的冲突与融合中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当中的。到了唐代中后期的禅宗一枝独秀,佛教又进入到了一个“中国佛教”的巩固阶段。纵观历史,我觉得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法律的重心所在,历朝历代的法典都对此有详尽的规定。佛教也用因果报应替君王辩护。隋文帝公开宣扬“我兴由佛法”,换言之就是“君权佛受”。隋炀帝自称“总持菩萨”,武则天自称“金轮皇帝”、“圣母神皇”。他们的目的都是想借用佛教来维护其专制统治,维护封建法律制度。

2、预防犯罪。在中国封建社会,塑造伦理型社会人有两种教育模式,在上层社会是以书本教育为主,辅以善恶报应的训导,在下层社会是以善恶报应训导为主,辅以绅士的影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接受善恶报应观念的教育,每个人从小就对善恶报应观念都有深刻的了解,懂得要想摆脱轮回,就必须行善积阴德,否则就会遭受惩罚。为了教育子孙,千百年来,人们编了许多善恶报应的故事,常讲给子孙听。这类故事,听得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起到预防犯罪的效应,有力地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加上佛教有许多清规戒律,尤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内容的“五戒”著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犯罪的作用。

3、扼制官吏的暴虐行径。古代中国出现过许多酷吏、贪官,由于他们的存在,加深了社会的黑暗。不过人们也不应忘记,许多本该成为贪官、酷吏的官吏,由于信奉因果报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从而减轻了老百姓的痛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与封建法律的立法目的相符合,因为贪官、酷吏也是封建法律惩治的对象。

清代著名的师爷汪辉祖就说过:“州县一官,作孽易,造福亦易。果尽心奉职,昭昭然造福于民,即冥冥中受福于天,反是则下民可虐,自作之孽矣。”为了积阴德,一些官吏甚至有意放纵罪犯,重罪轻判。

二、与此同时佛教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也存在着冲突。佛教是外域文化,跟中国本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差异必然引起冲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跟佛教冲突最激烈的无疑要数儒家文化。由于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对统治阶级的立法、司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成为断案的依据(如春秋决狱),所以,佛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也是极其激烈的。这些冲突,有些方面是由佛教教义引起的,有些方面则属佛教的流弊引起的。从大的方面来看,与传统法律的冲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忠孝观念的冲突。建立在宗法社会之上的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三纲五常”。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讲的就是臣对君忠,子对父孝。忠孝是全部儒家文化的核心。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伦理上相抵触的最激烈之处就表现在对待忠和孝的观念上。从儒家伦理观念来看,僧尼出家不但违反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诫条,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出家僧人见了帝王、父母也不跪拜。这些行为不仅触犯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还违反了封建法律。

2、平等观念的冲突。儒家是不讲平等的,按照儒家思想建立的社会只能是等级社会。但佛教却宣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主张“众生平等”。在男女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主仆关系上,印度佛教都认为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都应互相尊重。所以,在平等观念上,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也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观念在历史上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为了使佛教在中国流传,佛教徒便只能尽可能地淡化或曲解众生平等这一观念。

3、赋税增减的冲突。随着佛教在中国影响的日益扩大,僧尼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佛教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十分有利,所以,崇佛的帝王也不少。上行下效,信佛的人数便发展得特别快。僧尼是不种庄稼的,全靠社会供养。这样,僧尼人数越多,每年消耗的社会财富便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会减少。吃闲饭的人一多,社会的负担便加重,官僚及其机构便难以供。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统治阶级只好发布禁令,限制僧尼的人数。有些皇帝甚至采用极端的措施,下诏令禁止信佛。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毁佛就是明证。

4、利用佛教组织起义。利用佛教组织起义的,以南北朝居多。历史上利用佛教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元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以佛教的变种白莲教进行组织联络工作的。再有武则天改李唐为武周时,也利用过弥勒佛,自称是弥下凡来使国民信奉。而组织起义,推翻封建王朝,无疑是封建法律规定的最严重的犯罪。所以,统治阶段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还严厉禁止那些危及其统治地位的宗教。如明律明确规定:“凡妄称弥勒佛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扰,煽惑人民,为首者凌,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三、由于佛教对统治阶段的统治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维护作用,所以,统治阶级必然会用法律保护佛教。又由于佛教对统治阶段的统治秩序有着破坏作用,所以,统治阶级也必然会用法律规范佛教,使佛教沿着统治阶段所希望的道路发展。因此,佛教影响着中国法律的制定。从历史上看,与佛教有关的法律规定较为广泛,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与佛教管理有关的法律规定。如:设定僧官制度。东晋16国以前,由于佛教传入内地时间不长,信仰的人不多,佛教事务较少,封建王朝没有专设僧官,而由接待宾客朝觐的大鸿胪寺代管。后秦设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管理全国僧尼的行政机构,正职叫僧正,副职叫悦众。以后,各个朝代都加以沿袭,尽管名称不同,但职务不外是:编制僧尼户籍,制定寺院建制、僧尼定额,发放度牒,任命下属僧官以及寺庙住持,主持重要的建寺、塑像与译经活动,管理僧尼日常生活及处理违法事件等。

2、与佛事活动有关的法律规定。像:断屠月、十斋日不许行刑。

受儒家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汉代就有秋冬行刑、春日不得行刑的规定。以后各朝代律令皆规定,从立春至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外,犯任何罪皆不得行刑,违者处罚。

3、有关僧尼犯罪的法律规定。在封建法律中,有些罪行的犯罪立体仅限于僧尼,有些罪行的犯罪主体僧尼和普通人都可构成,但处罚的轻重有别。如同是犯奸,对僧人的处罚比对凡人的处罚要重。另外,对僧人犯罪所作处罚还往往结合其特点,独设刑罚,如勒令还俗、度牒抵罪等。

四、相对的,佛教在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影响的同时,佛教戒律作为佛教信徒的行为规范,历来被称为佛教中的法律,其中的戒律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法律思想,改变着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念。其中影响传统法律思想的佛教理念主要有:

1、地狱思想。

佛教地狱思想与因果报应的轮回转世思想紧密相关,,是对因果报应理论的深化和完善。地狱是人死以后承受果报和审判的地方,主要是通过对生前造了恶业的人加以惩罚,以此来告诫人们要多行善事,少造恶业,生前所造恶业大小,死后都要受到残酷而公正的地狱审判,并通过地狱惨毒酷烈的折磨消除生前的恶业,从而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但是,佛教地狱思想在教化世人行善去恶的同时,对中国的法律思想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随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法律思想,以及后世统治者总结出来的夏桀商纣因其酷虐暴政而亡和秦朝刑法苛酷而速亡的历史教训,一些沿用很久的酷刑,比如车裂,镬烹,斩趾等被废弃不用,刑罚朝着宽和的方向发展。然而,佛教地狱思想的传播却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但熟悉了地狱中令人发指的残酷刑罚,而且慢慢地接受和认可了对罪犯法外施加酷刑的合理性。一些统治者和执法官吏模仿地狱酷刑,加诸活人,从而制造了“人间地狱”。而普通百姓对于残酷刑罚的见怪不怪,各种书籍中对实施酷刑的详细描述足以说明人们对这种以暴制暴形式的接受,所以像凌迟这样的刑罚才能够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上大行其道,直至清末才得以废除,这对形成正常合理的法律思想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

2、佛教对氏族官僚法律思想的影响。

佛教传入初期的汉朝,并未得到氏族官僚的认可和信仰,魏晋南北朝以及之后的隋唐是中国化佛教走向成熟和顶峰的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中,佛教逐步得到了氏族官僚的青睐。魏晋时期的氏族官僚信仰佛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身在官场的他们往往显赫一时却又突然间身首异处,变化无常的宦海沉浮与佛教所讲的“无常”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士族们的精神需求,所以魏晋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氏族官僚和文人多与佛教关系密切。⑩比如东晋王朝的实际缔造者王导不仅自己信仰佛教,他的六个儿子也都信佛,并经常与僧人交流礼佛心得。

3、佛教对百姓守法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路线,传入之初是上层贵族的精神奢侈品,主要在上层社会中传播,所以对社会的影响也是自上而下的。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以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有意扶持和宣扬,对下层百姓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到隋唐时期佛教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信仰。戒律是佛教的根本,而佛教戒律的根本要义在于高度的自我约束,这与法律重在约束人的外在行为有所区别。中华传统法律的一大特点是受到儒家礼制和伦理道德思想的约束。所以佛教戒律与法律在对人的约束功能上是相通的,前者重在自律,后者重在他律,二者在维护社会秩序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也能够得到统治者的利用,以戒律来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教化,维护统治。同时,虔诚的佛教徒,无论是僧侣还是居士均会在不同程度上遵守戒律的规范,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形成和强化其自觉守法和息讼止争等观念。当这种法律思想和观念逐步成为世人根深蒂固的意识时,就会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自发的理念,影响深远,比如中国公民耻于争讼的观念至今影响广泛。

五、最后,佛教戒律与世俗法律具有互补性,戒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不足,法律只能限定人们不能做的恶事,却不能规定人们应该做的善事,法律只能规范和制裁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却不能制裁尚未表现于外的思想。而佛教主要强调自省,重视的是内心对戒律的自觉遵守,佛教戒律对于犯戒僧众不是志于外在惩罚而是重视促进其内心的警醒和发现以及对所犯过失的真正认识,并因之而改过自新。也就是说,戒律弥补了法律中未发现的犯罪行为不受惩罚的局限性,将社会对人们的他律变为内心信仰的自律。法律防范犯罪于已然,而戒律却重在防范犯罪于未然,二者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是互补的。从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感受到文化交融与制度进步的双重性。

范文二

春秋战国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哲学流派以儒家和道家最广为流传,其中儒家更是当时中国正统的哲学思想,对政治、社会、文化等起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哲学思想开创性的发现“人”的价值,所以说儒学之于中国,正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方一样。而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开始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瘟疫和饥馑的年代。普遍的痛苦和生命的危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人们开始思考儒学避而不谈的人生之本质和世界之本质的问题。这些思考,使佛教哲学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对语言、艺术、政治乃至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的演化发展。现在,已经有“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之说,可见两者相融之紧密。

一、佛教传入中国以前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哲学十分活跃。其中以儒家学派流传最为广泛,也相对而来最受认可,被视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或者说是一种伦理哲学,这也正是儒家的伟大之处,实现了中国思想史上从“天”到“人”的转变。它所探讨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的境界问题。除儒家以外,中国传统的哲学几乎都重经验认识,注意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老子的哲学,就只从“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讲起,天地万物之前一片朦胧;
庄子更干脆:“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当基本的生存不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不可避免的会生出许多其他的思考。中国的传统哲学在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更好,怎样生活的更有秩序,然而在这生活以外的其他种种几乎都不予考虑。诸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死后又会去哪里?世界是怎样运转的?我所能接触到的世界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等等。这些问题正如困扰着现在的我一样困扰着当时的人们,而佛教的传入在某程度上解释了人们心中的困惑,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从本体到世界

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开端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瘟疫和饥馑的年代。普遍的痛苦和生命的危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人本身,并使他成为现有的模样?佛教的“五蕴”教义说,人生的本质是不自由,是苦;
因为人受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制约,生灭无常,没有属于自身存在的独自性和永恒性。人只是自身思想行为的产物;
每个人的现世命运,乃是前世思想行为的结果。

而儒学发展到明代之王阳明,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进入一种新的境界。王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心、性、理乃至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而此本体,用王阳明的话说,即是“良知”。王学中的“本体”不但是宇宙万物之本源,而且是人伦道德之本根。王学之深刻、细密,在相当程度上即是植根于他的本体理论。而前面所说中国传统哲学并不重视人和世界的本质的讨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此种本体论思维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是受隋唐佛教理论影响的结果。

如同科学界人们在不断探索各种微小粒子企图揭示物质的本质同时,也在不断向外太空探索企图明白世界的面目一样,佛教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也是同时从对本体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两方面同时进行的。

关于世界的本体问题。佛学解释现实世界的根源是“忆想分别”。把这一思想扩大和系统了的是“唯识学”。唯识学的标准命题是“三界唯心”、“唯识无境”:在人的认识之外,没有任何实在性可言,凡是存在的,都是精神的产物。它考察了认识的变动性和差别性,揭示了不同观念间的对立,大大发挥了认识的主观方面。

倡导唯识学的早期代表,在北朝属“地论师”,在南朝是“摄论师”。他们把世界的最后本原虽然都归结为“一心”,但这“心”的性质,却有迥然不同的规定。有说是纯净的,有说是杂染的,争议纷纷,从南北朝一直绵延到两宋。在印度,这些唯识学统属瑜伽行派,唐玄奘作了重点译介,由此形成了慈恩宗。实际上,中国的佛教派别,没有一个不接受唯识的世界观的。我们可以说,宋明理学的主观唯心理论就是在这里受到的启发。

三、从思想到行为

佛教哲学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思想决定行为,自然,佛教对中国的语言、艺术、政治乃至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文学。佛教典籍的体裁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

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法师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著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此外,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对汉传佛教贡献卓著。《西游记》取材于这段历史,创作中自然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遗憾的是,经过部分影视作品的演绎,唐僧反而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的拙劣陪衬,未能再现历史真实。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再如民俗和道德。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这一个轮回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

所以,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民族中,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再如艺术。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菩萨,雕塑艺术宝库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珍藏,中国雕塑史也决不会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那么有份量。

而存世的古建筑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寺庙建筑。如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古建,均为佛寺殿堂,即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至于古塔,基本都是佛教建筑。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如嵩山嵩岳寺塔、山西应县木塔、大理崇圣寺三塔、苏州云岩寺塔等等,虽然风格造型各异,但都是清一色的佛塔。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既因自然景观而名,亦因人文景观而胜,而佛教名胜正是人文景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些作品中,不仅直接以佛教相关题材乃至佛教经文为创作内容,更蕴涵着佛法的境界和精神。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与西画截然不同。西画重视写实,而国画重视写意,逸笔草草,直抒胸臆。“意”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作品的品位有多高,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和宗教素养,作品如何能有空灵深邃的境界呢?正所谓“功夫在画外”。相应的,如果我们不具备佛学修养,也很难追随创作者的创作心路,进入那种意境之中。现代人的心如此浮躁,若不了解作品之后的背景,如何穿越百千年的时空,领略那番禅意、体会那份超然呢?

四、从影响到被影响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的演化发展。

传统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因缘聚合而产生,也因为条件的离散而消失。因此事物总是处于流动变化之中。所以事物之中,包括人生,找不到任何一个永恒不变,成分单一,其主宰作用的元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佛教不太重视现实人生的价值,不会介意于现实的人伦关系。而与此相反,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把人作为整个学说的核心。儒学之重视现实人生、注重现世人事、孜孜不倦于对人之本性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探求。

传统哲学对佛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佛教的儒学化,或者进一步说,集中体现在佛教学说的心性化、人性化。如果说,隋唐之前的中国佛教所注重的本体及其所采用的术语,多带有传统佛教的色彩,如称之为实相、真如、佛性、法界等,那么,自隋唐之后,由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影响,此本体已经逐渐在向心性、人性方面转移,逐步地心性化、人性化。

我无法想象若没有佛教的影响,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觉得佛教只是一个名字,如果没有佛教也会有A教或者B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相似的影响。因为人总是先惧怕未知的事物(如:生于灭),同时不可抗拒其魅力而不断探索,所以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存在的思考在某一阶段必然出现,而佛教的传入在某程度上解释了人们心中的困惑,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范文三

一:前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悠远而灿烂的历史,中华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信奉佛、道的民族。东汉永平年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从天竺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扎根、发展,并迅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信仰的宗教,而且长盛不衰。

期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历代高僧对佛教的弘扬,王侯将相、鸿儒雅士们也逐渐受到熏陶,加入这一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最终广大的贫苦百姓成为佛教最大的支持者,他们信仰佛教,终使佛教在中国成为常青之树。因为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政治支持,佛教在中国空前兴盛,到了唐宋时期,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两千年来,群众基础深厚的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的许多佛理都与中华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似,在不断地矛盾冲击和辩论结合下,佛教终于汇入了中华灿烂文化的长河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广,是无法估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语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熏陶,有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

二:佛教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而佛教参与其中,并且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朝,盛行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哲学思想盛极一时。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使儒学盛极,道教日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而道教也开始中兴,佛、道经过冲突、论战、融合之后,中国哲学产生了新的景象:奉行老庄思想之士,开始取义于佛经;
而佛学者,也经常引用老庄哲学思想和语句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至于儒家,因为帝王及名儒都对佛教产生了极大兴趣,所以,当时儒者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之优美,无不学佛。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发达,而佛教哲学的发展也已达到了顶峰。中国各大佛教宗派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以华严宗哲学体系和禅宗哲学为哲学高峰。这一时期,儒、佛、道三种哲学成功合流,思想交融,各展所长,这种格局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哲学起到了推动与催化的作用。

至于宋朝之后,在中国文化中影响甚广的朱程理学、陆王心学,在思维模式、参悟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极大影响,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朱程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而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

至于现今,虽然封建社会已经不再,但是国人思想仍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修身养性、生死轮回等思想还深深影着这许多中国人。不少国人还保持“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追求内心的“极乐世界”,以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指导自己思想,有较深的境界追;
以禅宗的善恶观指导自身言行。对于现在浮躁的世人,如果多加研究佛学,会让自己内心平和,处事得当。

三: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中国文学作品,偏重于写实,缺乏幻想力;
而佛教不同,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幻想力,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有言曰“不懂禅,不足以言诗;
不懂禅,不足以论书画”,并非夸张之辞。

从艺术风格来看,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恬淡,在这种特点的影响下,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最杰出的代表,当属“诗佛”王维,王维的诗画深受佛学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的影响,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除王维外,李白、苏轼、白居易等人创作都在不同程度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号中“居士”二字便是佛教用语,代表着恬淡安逸。

从佛学者的作品来看,许多佛教作品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维摩诘经》等,是经典的佛经,而文采也十分优雅恬淡;
更不用说身为达赖喇嘛的浪漫诗人仓央嘉措的作品《十诫诗》等广为流传的作品。而佛教中的其他文人,如诗僧寒山、北宋文人佛印、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佛学作品中或者佛学者的文学作品中,人们能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学精髓。

而从和佛教有关的作品来看,最成功的,莫过于《西游记》。通过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故事本身,

使用了许多幻想、夸张的手法,这是佛学的特点;
而作品本身,就是和佛教息息相关的;
而且,作品所展示的思想,就是佛学的思想。近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对佛教思想的描述也十分深刻而独到,书中八位主角暗合天龙八部各部的性格,告诫世人“贪、嗔、痴”的危害和因果循环的道理。至于其他作品,如描述了“因果报应”思想的《红楼梦》等优秀作品,都极大融入了佛学思想。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史上外来成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可见,唐宋之后,中国传统文学已经和佛学紧紧相连。

四: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佛教在艺术方面,尤其是美术、音乐、建筑方面,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留下了及其丰富而优秀的作品。

就美术而言,佛教典故常成为历代画家的创作源泉,观音、文殊、如来等佛教至高无上的被崇拜者总是画家们的绘画对象。吴道子、顾恺之等著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闻名于世,例如吴道子的《松子天王图》讲述了释迦摩尼降生的故事;
敦煌石窟的壁画不仅画工优秀,而且反映了许多佛学道理。

就音乐方面,佛教音乐作为音乐这种娱乐形式,更容易进入封建时期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平民中,使其更易于推广。《大悲咒》等佛教音乐,传世至今,受到很多人喜爱,尤其是当下,对于许多白领、学生,这是一剂保持内心平静的良药。

至于建筑,受到佛教影响的甚多。各地的寺庙、石窟自然是佛教建筑的精华,寺庙多建于山中,因地制宜,浑然天成,给人一种极其自然的感觉,融入了佛教文化,给人极好的美感;
石窟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石窟中的雕塑和笔画,都是及其珍贵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还给人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深刻感悟。

中国的艺术作品,深受佛教文化的渲染,佛教文化的融入,使中国的艺术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欣赏角度多样化,体会感受更加深刻。在佛教的影响下,历代艺术家给艺术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结语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在历经两千年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了极大地、有益的发展,同时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还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增加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佛教不会因为封建社会的过去和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消逝,正相反,作为反省人的内心的深刻哲学思想,佛教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了解佛家文化过程中,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有益的一面继承下来,进一步发展改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