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青岛胶州湾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青岛胶州湾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9-07-28 09:56:02 影响了: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序言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发建设(以下简称高新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构建“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环节,也是我市实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

高新区应坚持高端引领、集约发展、生态优良的产业导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产学研合作发展基地和自主创新技术孵化基地,成为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水平发展,合理产业布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依据市十次党代会、市十四届人代会、市委有关会议决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青岛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青岛市高技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 规划范围为海玉盐场(不含女姑养殖区)、东风盐场东半场,面积41.4平方公里(简称高新区一期),包括国家批准的高新区扩区面积9.95平方公里及周边区域。

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近期为2008年至2012年。

第一章 宏观背景和发展条件

一、宏观背景

(一)我国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高新区更高水平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入“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坚持“六项原则”,实现“五个转变”,做到“四个提升”〔1〕,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科技创新呈现加速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逐步缩短,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催生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引发世界高新技术产业格局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步入新阶段,中高端产业转移和跨国技术联盟成为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由生产加工向研发制造拓展,这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我市实现新阶段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全力推进高新区发展

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战略目标,把开发建设高新区作为推动我市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高新区必须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环境,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

(四)国内高新区发展势头迅猛,青岛高新区必须依靠创新提高竞争力

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的主战场,初步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建立了从研发到产业化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积聚了

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培育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批高新区开始向世界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迈进。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完成扩区和管理体制调整,快速发展的机遇难得,面对“二次创业”带来的挑战和艰巨任务,应着眼长远发展,瞄准高起点、体现高水准、力争高速度,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工作机制、发展规划、基础建设、引资引智等各方面全力推进,发挥核心区的承载和引领功能,增强自主创新技术孵化能力,培育特色产业园、产业集群和研发集群,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条件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规模,智力资源相对丰富,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配套环境初步形成,高新区发展呈现新格局,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部分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海洋科技继续领先,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科技队伍规模壮大,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十五”以来,全市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0项,专利授权量及其它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突破15400件;在电子信息、海洋科技、高速列车等领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超过300项;2007年主持承担海洋领域国家科技项目超过180项;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3%,拥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3万人、两院院士25人、双聘院士27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拥有各类高校和研发机构171家。

(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加,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090亿元,同比增长2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居山东省第一位;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9家、高新技术产品151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领域,企业个数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73%,产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6%,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海洋科技产业产值达到179亿元。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2006年,青岛高新区经国家批准实现扩区,在胶州湾北部新增政策区面积9.95平方公里;2007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调整青岛高新区管理体制,将崂山高科技工业园、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市北科技街、市北胶州湾新产业基地、市南软件园和城阳新材料工业团地纳入青岛高新区管理和指导范围,以市北胶州湾新产业基地和城阳新材料工业团地为主构成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一期开发区域,对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实行“四统一”管理,对其他园区进行业务指导和协调,形成了“一区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的发展格局,为今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四)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高新区位于胶州湾北部,总规划面积63.4平方公里,一期面积约41.4平方公里,土地性质为国有工业建设用地,无需征用农用地和搬迁居民,是临近青岛市主城区唯一的大面积待开发区域。该区域距前湾港45公里,距市中心35公里,距流亭国际机场10公里,紧邻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等交通主干线,物流方便快捷。区内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目前落户产业项目47个,预计总投资168亿元,产业领域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机械制造、海洋生物与医药、仓储物流等。周边青岛出口加工区、环海经济开发区、空港工业区等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一期范围内12平方公里土地已达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投资累计19.9亿元,自来水供水能力5.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供电总容量近100千伏安,供热能力近

500吨/小时,天然气供应能力3万立方米/日,具备承接项目的基本条件。市委、市政府为高新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赋予高新区更高的经济管理权限,除享受国家、山东省制定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青岛市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扶持政策,这将促使该区域成为青岛市北部最为活跃的经济带,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高新区产业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选择的要求和准入条件比较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水平有待提升,高端“龙头”项目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不高;科研机构的专业分布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利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市场化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投资环境有待完善,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地质条件较差,与主城区的便利交通尚未形成,科研教育基础和商务服务功能缺乏,生活配套设施薄弱,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劳动人口严重不足。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依托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全市产业基础和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优势条件,坚持高端引领、集约发展、生态优良的产业导向,与新城区建设规划有机衔接,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做到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孵化培育与招商引进相结合,营造人文科技生态适宜环境,努力积聚创新资源,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引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成为国际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山东半岛区域的创新中枢,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文明的示范区,为率先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拥湾发展的滨海新区和国际化生态新城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发展思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围绕创建创新型园区的目标,以知识产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引导和促进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实现园区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组织、机制和服务创新,构建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接力式”创新服务环境,重点加强孵化器、加速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和体系,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大院大所和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并购,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重点培育和发展七大主导产业,构建“七个特色产业园”产业布局框架,建设产业形态相互依存的园区格局,采取九个方面措施,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树立产业发展零排放的目标理念,发展高端、绿色和轻型特色产业,严格项目入园环保门槛,促进生态科技园区建设。

———坚持高水平发展,瞄准国际国内一流高新区发展水平,跟踪世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鼓励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国家鼓励的高技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项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重视产业集成性和成长性,坚持产业集群化方向,注重市场导向和技术功能升级,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高附加值的产业和项目,促进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技术,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产业成长能力。

———坚持突出特色,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条件,培育优势

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高新区自主创新品牌。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产业相对集聚、功能相互依存、自然条件支撑三者协调一致,合理划分园区功能,围绕“龙头”项目,采取“大集中、小分散”方式布局产业,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做好周边区域产业配套衔接。

———完善创新机制和环境,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和科技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创新集群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2年,高新区一期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自主创新技术孵化作用开始显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为高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9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高新区一期主干道路网基本建成,“九通一平”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相应配套设施投入运营。

———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15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面积15万平方米,累计引进研发机构30个,中介服务机构10个。

———高新技术大项目50个,研发人员2000-3000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2-3万人,研发经费占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5%,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120件。

———万元增加值能耗控制在0.5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水耗控制在9立方米,万元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1千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小于0.6千克,产业区引进项目投资强度达到300万元/亩以上。

远期目标: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特色产业园区优势充分体现,效益质量进入国家高新区先进行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占全市比重20%以上。高新区一期41.4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科技成果,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基地,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技术孵化的新基地和辐射区。

第三章 产业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一、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划分,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前景,结合青岛市科研和产业基础,确定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科技和国防科技七大产业作为高新区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至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4.75万亿元,预计仍将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经历着由终端产品组装向元器件制造、研发设计等中高端环节延伸的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和升级。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拥有国家级电子信息企业研发中心2家、国家认定电子信息与家电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电子信息和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电子信息与家电企业技术中心15家;两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青岛软件园,海尔、海信等大型家电电子制造企业,海尔科技、高校软控等软件企业,形成了以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分工紧密、加工型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具有向产业中高端环节延伸和拓展的基础条件。

产业定位:立足我市在家电电子领域的产业和技术基础,根据网络化、终端产品智能化和新型显示的发展趋势,围绕产业中高端环节,引进和研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发展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元器件和产品制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研发设计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射频识别等关键元器件,传感设备,智能化网络化电子产品,数字通信产品,汽车电子零部件,相关嵌入式软件等。

(二)生物与医药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生物产业已成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被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十大重点高技术产业。目前,我国生物产业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0000亿元。生物产业正在向系统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拥有从事生物与医药研发的高校、科研单位及重点实验室近20家,生物与医药领域的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覆盖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活力的生物与医药企业,初步形成发展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基础条件。

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生物功能制品、生物制药及其它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生物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制造生物制品与医药新品种,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创新创业基地。 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生化产品、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等产业。

(三)新材料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新材料技术是现代产业的发展基础与先导,其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化、智能化、功能复合化及绿色化。2007年我国新材料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预计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速度扩张,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已形成一批核心产业,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院校,部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家;在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金属新材料、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涌现出一批极有前景的项目和产品,初步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布局相对集中的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群。

产业定位:结合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加强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打造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材料、功能纤维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清洁能源新材料等。

(四)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和高效节能产品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量年均增长6.7%,2005年达到2亿吨标准煤。预计2010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目前,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利用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形成了技术门类比较齐全、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生物质能高效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型技术和产业发展较快,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进入工程示范阶段,新一代核电、氢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发正在积极推进。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在海水源低温热泵技术、热泵及太阳能技术、生物柴油关键技术、风电机组设备、海上风电、潮流能及波浪能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高效节能产品逐步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以海尔、澳柯玛、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企业及高校为骨干的新能源和高效节能产业。

产业定位: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重点研发高效、低成本的成套

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节能关键技术,积极推进产业化,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产业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设备,高效输变电设备等高效储能、节能产品及技术等。

(五)先进装备制造业

产业发展前景: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产业发展的支柱,对国家经济安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2.3万亿元,预计2020年以前保持年均增长20%。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一大批重大成套装备技术、重点行业的关键性技术面临着突破,产业化步伐加快,推动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拥有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2家;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乘用车及发动机基地等众多龙头项目建成投产,拥有南车四方机车、北船重工、上汽通用五菱、高速列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总公司七二五所、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为先进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优势产业集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定位:结合我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研发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和重点行业关键性技术与制造,研制对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重点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船用机电设备、精密加工及成形设备、环境保护设备、医疗设备、智能化装备等。

(六)海洋科技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海洋科技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海洋资源开发正从浅海走向深海。2006年我国海洋科技产业规模达到2.1万亿元,2020年海洋科技总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目前,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已初具规模,正在加快开展海洋技术研究,大力推进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培育和壮大海洋科技产业,带动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科研和产业基础: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深潜基地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发展了一批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洋功能材料、海洋仪器设备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企业群,设立了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富有特色的海洋科技产业。

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市海洋科技优势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海洋技术产业化,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功能材料、海水综合利用和深海技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成为世界知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等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特殊用途新材料、海洋仪器设备及海水综合利用装备等。

(七)国防科技产业

产业发展前景:国防科技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具备很强的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我国国防科技产业经济总量近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基本形成军民结合的产业结构,未来将继续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大力发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军民结合优势产品,推动军民结合升级。

科研和产业基础:我市拥有一定数量的军工企业和研发机构,具有良好的人才、技术和工业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开放,推动军工资产大规模整合、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为我市国防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军工的这些优势与地方的资源条件、优惠政策等结合起来,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港口条件和研发制造基础,发展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依托军工能力和技术开发与军品技术同源性强的军民结合优势产品,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器件与设备、舰船电子器件与设备,空海探测设备,军民两用材料。

二、产业空间布局

结合高新区一期的区位、地质、环境状况,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度、产业适应性,以及园区功能协调、管理特点等因素,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构建“八个特色产业园”的产业布局框架。规划产业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占高新区一期面积(41.4平方公里)的48%左右,占高新区面积(63.4平方公里)的31%左右。

“八个特色产业园”

———按产业功能定位,设置高速列车与先进装备产业园、国防科技、新材料产业园、航空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海洋仪器与精密机械产业园、生物产业园、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园,具体布局位置见附图。

———高速列车与先进装备产业园,位于羊毛沟以东,海玉盐场西北部。

———国防科技产业园,位于先进装备与高速列车产业园以南。

———新材料产业园,位于海玉盐场北半场中部,正阳路以北。

———航空产业园,位于新材料产业园以东,正阳路以北。

———电子信息产业园,位于东风盐场东半场北部、羊毛沟西侧。

———海洋仪器与精密机械产业园,位于东风盐场东半场北部、泉大路东侧。

———生物产业园,位于东风盐场东半场南部、羊毛沟西侧。

———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园,位于东风盐场东半场南部、泉大路东侧。

考虑海玉盐场正阳路以南约7.7平方公里区域的区位条件、地质状况、开发时序等因素,结合铁路站场建设,规划为现代服务业、商住、休闲等配套服务用地。

城阳区、胶州市、青岛出口加工区应做好与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调整相关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积极承接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项目的配套项目、技术扩散项目等。

第四章 环境影响与环境保护

一、区域主要环境现状

(一)环境质量状况

———胶州湾北岸海域污染较为明显,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达标率分别为40%和52%;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监测值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主要入海污染源为大沽河和墨水河,入海河口处水质为劣四类海水,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006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监测值均满足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达标率分别为96.4%、100.0%、85.6%。

(二)区域环境承载力

———胶州湾北岸海域水动力条件较差、水交换能力弱。目前,胶州湾无机氮入海量已超过环境容量,需削减约10%方可保证海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化学需氧量、磷及石油类虽有余量,但局部海域水质存在超标现象,水环境承载力是制约高新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高新区地处青岛市主城区西北部,周围地形较为开阔,大气污染物易于扩散。区内盛行风向较为集中,东南偏东风、西北偏北风出现频率较高,易对下风向造成污染,不宜在区内发展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产业。

二、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环境影响

高新区开发建设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根据环保和节水要求,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并达标排放,排放部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最终排海。由于胶州湾北岸纳污

能力极其有限,达标排放后,仍会影响该区域的海域环境。

(二)大气环境影响

根据高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因素,区内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较易扩散,但在西北向风作用下,可能影响青岛市主城区的大气环境。

(三)固体废物影响

随着高新区内企业和人员的不断增加,将产生一定的固体废物,在收集、贮存和转运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四)生态环境影响

盐田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将占用大部分盐田,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产业发展的环保要求

高新区处于开发初期,尚未安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调整安排一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约束企业在规定范围内做好污染物减排工作。同时,应遵循“零排放”的目标理念,发展绿色、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一)加强污水处理与回用

———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限制发展高污染、高水耗的产业。园区企业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建立海水、淡化水、再生水、循环水等多级循环、梯级利用的水循环体系,减少区域水资源使用量和废水排放量。

(二)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源防治

———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通过行业间总量指标调配,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设置工业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准入条件,使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水平。

———产业区与居民区、建成区、湿地保护区之间设立卫生防护距离,防止无组织排放的污染。

(三)加强固体废物管理

———推广无废少废生产工艺,鼓励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量。

———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行危险废物有序转移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提高资源化率,实现无害化处理。

(四)改善生态环境

———重点保护大沽河湿地保护区,构建以生态湿地、绿地、水系为主的生态系统。

———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道路绿化,合理规划建设绿化带、区,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高新区内的生态环境。

四、建设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高新区应按照环保优先的原则,依据2006年国家颁布的《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坚持循环经济、工业生态、清洁生产相结合,在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与园区管理三个方面建立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创建生态工业园。

第五章 政策措施与保障机制

一、建立健全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有关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参加的项目准入和退出联审制度,形成项目评估、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入区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科学设置产业准入门槛,根据主导产业方向、产业关联度、行业技术水平、投入产出

效能、能耗及排放标准等,制定鼓励、限制和禁止产业指导目录,研究制订项目准入和退出评估体系,为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二、落实国家支持高新区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根据国家《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促进青岛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集中力量,充分授权,自主发展,发挥科技投入、税收激励、创业投资、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的鼓励作用,营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积极组织有条件、有能力的区内企业、研发机构承担国家“863”、高技术产业化等各类专项计划,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相关产业化基地、示范区等政策支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三、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建立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创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创业孵化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制定鼓励主导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围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选择若干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显著的“龙头”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促进产业积聚和主导产业发展。

———创新融资、担保、贴息等投融资机制和征信机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的不同要求,形成政府创新引导资金、天使资金、创业风险投资、商业信贷、产业投资、民间资本、外资引进等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产权交易、合资合作等方式融资。

四、强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使用、保护知识产权,重点支持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建立公共专利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技术标准企业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标准研究的投入,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发重要技术标准,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支持优势技术向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转化。

———注重名牌创建和培育,建立健全名牌创建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创名牌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质量管理、技术基础、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五、建立面向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

———坚持“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并举,研究建立符合创新园区发展的政策、体制和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编制《青岛高新区创新园区建设规划》,建设现代科技园区形态示范区。———引进培育一批成长性强和运转效率高的企业研发机构,在科研设施改善、项目研究开发、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探索产业技术联盟、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合资公司等多种合作模式。

———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结合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产业集群中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合理配置研发资源,研究开发行业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共享、扩散和更高水平创新,推动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发展,构建起产业特色突出、运转机制灵活、创新功能完善、创新环境条件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

———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开展相关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努力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六、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政府资助、社会兴办、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科研、中试、产业化各阶段提供科技文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共享、科技合作

交流、咨询培训等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建设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创新创业公共孵化平台,支持引导各种资金和资源投入孵化器建设,发展创业辅导员、创业律师、创业会计师等孵化要素,不断加强孵化功能。在特色园区建设专业化的实验室、检测平台、信息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等配套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探索对非政府投资建设孵化器的支持模式。———鼓励并扶持市场力量创办科技企业加速器,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研发平台、市场网络平台、规模化融资平台和高端人力资源平台,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生产空间、商务、展会、财务法律、合作型咨询和互动式交流等高增值配套服务,以及优惠快捷的政策服务。

———积极引进国内重点技术转移中心设立分支机构,资助建设具备完善服务功能的创新驿站,加快推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学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实现技术的协同创新。

———引进、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提供技术评估、人才引进与培训、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投融资和法律服务等,延伸高新区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品的采购,大幅度提高各项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七、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要求,结合特色产业园区布局,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按照“百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和确定土地回填标高,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合理利用地上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最大限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共用程度,为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安排相关区域的开发时序和建设重点,加快构筑大交通框架体系,切实做好“九通一平”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色产业园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实现滚动开发、梯次推进。

———提高园区设施管理水平,在不动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物业管理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园区的标准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园区品牌形象,提升专业园区综合竞争能力。

八、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外语熟练的招商队伍,探讨试行标准从高、要求从严、待遇从优、能进能出的招商队伍雇员制,完善招商工作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构建招商网络。

———注重招商选资工作,按照产业导向,严格项目入区条件,瞄准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有选择的储备一批项目信息、实质性洽谈一批项目、落户建设一批项目,重点引进带动性强、产业关联度大的高科技“龙头”项目,着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围绕园区产业特色,建设海内外人才网络,采取“高级猎头”等专业化追踪攻关、整体团队引进、整体性购买核心技术等多种形式,面向国内外引进科技领军人物、具有自主开发能力、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吸引在海外公司有工作经验、具有国外创业经验的留学归国人才、优秀企业家和优秀现代职业经理人。对归国创业企业给予直接无偿拨款、贴息贷款、项目奖励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

———重视智力引进,建立人才共享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兼职兼薪、轮流在岗、考察讲学等多种形式提供智力服务。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发机构及高级研究人员的合作,吸引国内外组织和专家设立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加快培养一大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产业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九、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与开发建设规划的衔接,特色产业园布局应与高新区新城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协调一致,各特色产业园占地面积应与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

———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市本级计划的衔接,确定开发时序,把规划设立的目标、任务、开发重点及重要事项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实施意见和政策性措施,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目标的实现。

———建立规划执行评估制度。定期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调整和修订。

———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考评。明确规划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中的责任主体,建立监督考评体系,将规划目标通过制度化的措施分解落实,明确责任,纳入相关部门的年度计划具体落实。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发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