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诗句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诗句

发布时间:2019-08-04 10:19:28 影响了: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

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 (借代的作用,熟记掌握)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 (3 陈毅《梅岭三章》)

“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 (4 (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 (5 (欧阳修《蝶恋花》)

“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 (6)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 “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牙璋”,古代的兵符,这里借代指将帅。“铁骑”,代指军队。

● (7 (李白《将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 (8 (赵嘏《长安晚秋》)

“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夔《鬲溪梅令》)

“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代指落梅。“绿”,颜色代本体,之绿叶。

● (10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 (2 (杜牧《江南春绝句》) ● (3 (欧阳修《蝶恋花》) ●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5 (张先《天仙子》) ● (6)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苏轼《水龙吟》)

● (7 (姜夔《鬲溪梅令》)

● 用“绿”代指树叶,用“红”代指花。

● (8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翠”:绿色,代指绿草。

● (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柳永《八声甘州》)

● (10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

● (1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船。

●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 (4//

“眉”代指“头”,“低眉”即“低头”。

● (1)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 (2)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陈毅《梅岭三章》)

“烽烟”是烽火之烟。古时边防设烽火台,外敌入侵时,举烽火报警。这里代指战争。

●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烽火”代指战争。

(高适《燕歌行》)

● ●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刘禹锡《陋室铭》)

● “丝竹”是乐器的两种,这里代指音乐。表示音乐的借代,还有“举酒欲饮无管弦”“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 (2)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 (3 (晏殊《蝶恋花》) ● (4)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 (5))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

● “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

处呈牙状。这里借指将帅。

● (1 ● (2)人人皆可为尧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3

● (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