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自查报告 > 征文我和我的祖国结尾
 

征文我和我的祖国结尾

发布时间:2019-08-06 04:09:14 影响了:

征文我和我的祖国结尾_征文:我和我的祖国

祖国的发展作者姓名:汤国栋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在成长 ——题记 衣 过去人们的衣着很不讲究,灰色的、黑色的衣服是人们的选择,因为 这种颜色的衣服比较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服实在是一 种奢侈。而现在,时尚与流行以不绝于而,什么好看穿什么,在裤子 上搞几个洞以表示“酷” 。

食 五十年代的人只要吃饱就可以了,只注意饱。现在,什么有营养吃什 么,很在意要吃“好” ,结果是“胖子”越来越多, “肥胖症”已成为 危害青少年的一种疾病。

住 在七八十年,六口之家的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屋里又黑又乱又潮,不 过这已经不错了,有很多的人都终年劳累成疾,家里也没什么家具, 家用电器更不敢提了,物质生活匮乏到了极点。。。

。。。如今一座座高 楼大厦林立于城市之间,无比壮观,电脑的普及更给美好的生活增添 了一些色彩。

行 在过去,有一辆自行车无异于属于村子的暴发户了,出行几里地,更 多的是步行。当今,公交、地铁的普及,让远在千里的人几十分钟便 可见面,真是风驰电掣啊! 文化 文化、文明、人文已成为了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城市标志。人文观念 深入人心,文化普及与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志。

祖国,我于你同行,愿你的明天更加美好。评语: 本文从几个大方面着手,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写出了祖国的日新 月异的变化。

征文我和我的祖国结尾_我和我的祖国征文范本八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范本八 【篇一】 我有三个家,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家,一个是我生我养的家, 一个是供我养老的家.生我养我的家在豫东平原上一个古老 的寨子里.这里没有矿产,没有宝藏,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 父母都是勤劳本分之人,靠着他们辛勤的汗水,省吃俭用, 有了三间堂屋一个院.小院虽然不大,又是土坯房,却充满 了温暖. 村西头十字路口边有一口老井,供大半个村子 300 余人吃 水.井口旁有一棵大桐树和一棵大榆树,夏天有很大的阴凉 地儿,自然就成了“饭场”,也就是吃饭时人们聚集的地方. 每逢饭时,水井附近的老少爷们,都会端着饭碗或馍筐聚集 在这儿,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说说东家长西家短,聊聊村里 的新鲜事,集上的小故事. 我家就在路口附近,父母都是诚实善良、立事勤谨之人, 不大的院子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来家里喝口水、借个火 的自然就不少,甚至乞讨要饭的人到我家来的都比去别人家 的多,可我从来没见父母厌烦过.常听父亲说,做人要与人 为善.母亲也常说,再空也不能空要饭的碗,不到万不得已, 谁愿意张这个口讨这碗饭呢. 1968 年 10 月,因为家境窘迫,我读了一个月高中后辍学 回到村里.好在我在农村长大,不怕苦和累,大部分农活都 1 能很快上手,不久也就得心应手了.当年,公社刚成立了广 播站,家家都安上了“小广播”,播送革命歌曲和会议通知、 领导讲话.我试着把身边的好事、趣事、新事和村里老一代 革命人的战斗故事编写投稿.公社广播里几乎天天有我的稿 件播送.如果几天不见我的稿件,公社播音员还会步行六七 里路来找我催稿.1971 年 10 月,xx 省高校在停招五年后首 次招生,经公社选拔,县里考试,我和两名下乡知青一起, 成了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我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 第一个大学生.在等入学通知书的几个月里,心里既期待又 高兴,甚至做梦都在《东方红》乐曲声中,扛着行李,豪迈 地走进大学的校门.次年三月,我怀揣着大学入学通知书, 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走进了省城河南医学院的大门,开始 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我最快乐的时光,豪迈与激情一直陪伴着我. 在大学里每天都能吃上农村过年时才能吃上的白面馒头,感 觉自己天天都在过年一般.学习文化课时,我可以为解一道 题通宵达旦,学习医学基础课时,可以在实验室一宿一宿地 钻研.尽管自己的文化底子有点薄,总体下来,学习还是很 顺利的,成绩也算优秀.大学期间,我不但学到了丰富的医 学知识,还收获了爱情,给我未来的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和五位同学一起分配到了周口地区 xxx 煤矿. 煤矿是地区重点企业,千余人的单位,只有一个卫生室和四 2 个医护人员,根本不能适应矿上救治的需要.在等待煤矿医 院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被安排下井劳动锻炼三个月.不管别 人怎么想,我觉得正是熟悉井下情况的机会,便于以后现场 救治,就主动提出要求,把通风踩煤,打眼放炮,装渣推车, 架樑筑顶等井下活儿干了一遍,并跟着瓦斯监测员,把井下 的通道跑了好几遍.不但熟悉了井下情况,还和工人们打成 了一片. 1978 年 11 月,随着儿子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哭啼,我有了 我生我养的小家.其实,小家就是夫人工作单位里的一间宿 舍,大概有十五六平米.怎样把一间宿舍变成一个家,还真 让人动了一番脑筋.一张单人床加上两块木板,用砖支上, 算是多了个放孩子的地方.一个带铁烟筒的蜂窝煤炉,是给 孩子热奶和烤尿布用的,再加一个三斗桌,两个小板凳,就 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当.尽管家很小,也很简陋,我仍然很满 足.因为,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城市里也有了我的一席之 地. 1986 年,我和夫人同时在县里的一个教学单位工作,都 晋升了中级职称,成了单位里的业务骨干,我又进入单位的 管理层,住上了两间带厨房的一个小院,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课余时间,在校园里开了一小片荒地,种上韭菜、辣椒、茄 子等一些时令蔬菜,家的墙外就是一条小河,顺着地势又养 了几只鸡鸭.鸡鸣鸭叫,蛋菜自给,小院温馨,大院热闹, 3 夫人又做得一手好茶饭,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令不少人羡 慕和向往.我后来被调到县人民医院工作,并逐渐走上医院 领导岗位. 1996 年,我和夫人因为都是高级职称,住上了单位的高 职楼.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110 平米的三室一厅,有厨有卫, 外加一个小院,屋里亮堂,屋外阳光,刮风下雨淋不着,学 习睡觉有地方,别提心里多舒畅了.我自己因为有几项科技 成果奖,被评为地区劳模,家庭也被评为县里模范家庭.这 一年,儿子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的一所大学.四喜临门, 我也感到无上荣光.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有了工作,并结婚安家.随着小 孙女的出生,我和夫人退休后也来到了北京,一家人三代同 堂,其乐融融.我和夫人因符合北京市投奔子女户籍政策, 落户到了北京,办理了北京市老年卡,真真切切地在北京安 了家.如今享受着国家的优惠和照顾,感受着小家的温馨和 幸福,国家是我的靠山,小家成了供我养老的家. 我这一生,随着工作的变动,整整搬了十次家,真的是越 搬越好,每次都有新变化,最后搬到了首都北京,这是之前 做梦也想不到的.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跟着祖国的 步伐长大,我的家也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发生着变化,日子 越过越甜,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曾跟朋友调侃说,就我现在 的幸福生活,给我个县长也不换啊! 4 【篇二】 周末回乡下,在老家木屋楼上拾得一件沾满灰尘的物件, 细细端详而不明,待吹开灰尘,看见锈迹斑斑的铁,方得认 出来,那是一盏废弃的老旧油灯.一刹那,遥远的记忆便涌 了上来. 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出生在 xx 省 xx 市 xx 县和 xx 县交 界处的一个小山村.记忆里,家里使用的,便是一盏一盏的 油灯.家里的六七盏油灯,多是用墨水瓶、土豆片、棉线自 制的.唯一的一盏铁制油灯,是父亲花钱从镇上买来的,大 多时候舍不得用,逢年过节时,它才会在吃饭时亮起来.油 灯晃悠悠的光芒,照亮一家人,也照亮我最初的记忆.在城 镇上的孩子学会打酱油的时候,我

征文我和我的祖国结尾_我和我的祖国征文3000字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3000 字今年是建国 70 周年,一路走来,我们见证祖国的成功与繁荣, 但这也是老一辈的革命家拿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 将祖国发扬的更好,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的征文你写好了吗?下面给大 家带来的是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3000 字。

父亲头部数次开刀瘫痪在床,凌厉的病魔抽空了他的精气神,黯 然的双眼偶尔星光闪过,如剑划开时空,让我看见他岁月峥嵘,连参 军都那么富有戏剧性。

那是 1950 年冬,解放军第 18 军 54 师文工队在宜宾招收文艺青 年,17 岁的父亲因错过了报名,在新兵出发点名时,一刘姓新兵未 来,他即冒名顶替参了军。

根据 18 军进藏路线部署,54 师从宜宾出发,全力开展修筑昌都 至拉萨的公路,师文工队要把下达的任务、好人好事编成秧歌舞剧和 藏族舞蹈表演,还要做沿线部队、藏族僧俗、各族群众的宣传鼓动、 解惑释疑等工作。顶着别人的名字在部队行军演出,父亲的积极性空 前高涨,从乐山至甘孜,每临演出前搭戏台,他抢着爬上十多米高的 地方“倒挂金钩”拴拉帷幕的绳子,一干就不计时间,大脑因为高原 缺氧, 头上的血管暴出皮肤, 眼睛充血, 以致他的脑部受到很大损害。

徒步到了西藏,在任何一个宿营地,他争着拾牛粪柴禾、砌灶头、烧 开水,尽量把方便让给后续来的同志;有时候到了一个地方得先走几 十里去买粮,再背粮食回来做饭。

我想,他当时积极表现,恐怕是冒名顶替底气不足,怕被部队发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现退回去无颜回家乡吧! 部队每到一驻地晚上要开会,总结一天执行纪律的情况,互查有 无掉队、畏难消极情绪,父亲几经犹豫下决心主动坦白顶替参军的由 来,组织考虑到父亲的初衷和表现,情有可原,就不再追究恢复了他 的原名。

过了昌都,部队的口粮出现短缺,文工队在进藏途中很受欢迎, 父亲他们每天要克服饥饿和严寒,背着自己的行李、帐篷、彩旗,演 出的道具等走几十公里, 有时一天要给部队、 驻军和老百姓演出两场, 不错过一个村庄、一个观众;有次到边防演出,连续行军 48 小时, 走了 90 公里,翻了一座大雪山,连演三场未睡觉,非常疲累,但一 上台就精神抖擞,夜间演出没有灯就燃起篝火,父亲吹笛子,常常手 指冻得发僵,在火上烤一烤继续吹,演出结束后行军,走着走着就睡 着了…… 更险的一次是,父亲他们翻越海拔 6300 米的丹达山,山上气候 恶劣,寸草不生,雪粒狂飞,打得脸生痛,眼也睁不开,走一步喘几 下,胸口憋闷像压着大山,头晕眼花、口干身麻,顾不得高原反应, 即刻搭起帐篷, 在雪峰垭口迎着刀削似的寒风, 舞动红旗、 敲起锣鼓、 唱军歌、打快板、喊口号,此起彼伏地接力歌舞,为过往的官兵宣传 演出, 鼓劲加油; 当在第一个山头的鼓动完成后, 再赶到第二个山头、 第三个山头再鼓动宣传。高寒缺氧,剧烈运动使父亲和战友们气喘吁 吁身体几近瘫软,他的二哥,在雪山顶上唱歌,因体力不支昏倒了。

父亲坚强地支撑着, 看见奋力攀顶的官兵们, 以高昂的气势翻过雪山,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6 并对文工队的演出给予支持鼓掌时,他自豪骄傲,觉得再累再苦也是 值得的。

1952 年初,父亲他们比其他部队多走了一千多公里才走到拉萨, 接着又响应 “进军西藏不吃地方” 的号召, 顶着早春二月的凛冽寒风, 早起晚归,披荆斩棘,在拉萨河边开垦出了 50 多亩地。在那艰苦的 岁月,父亲始终勤奋积极,总结会上被记了四等功,评为模范共青团 员。

父亲热爱学习,成了一生的常态和自觉。1952 年父亲参加了西 藏军区举办的藏文高级训练班培训,课外找当地群众进行语言交流, 很快能写能读能译藏文,有时他发急一出口说的竟是藏话;他还翻译 西藏古老谚语、寓言和民间故事等,在一些出版书籍上发表。由于成 绩突出,就留在藏干校当教员,大伙喜欢这个聪明风趣又热情、精神 始终处于巅峰状态、待人亲如兄弟的老师,给他取名“左左” (藏语 意为积极主动) 。

1956 年,我父母亲又调到了咸阳西藏公学院当教师。当时学校 的任教老师大都是北京高校的大学生,父亲只有高中水平,为了跟得 上学校的要求,每天恶补文化。那时候我和哥哥已牙牙学语,母亲要 备课, 还要带我们, 实在很辛苦。

而父亲赶着恶补知识也让母亲共学, 不管不顾我们,母亲对他颇有微词,他却依然乐此不疲。1957 年, 张国华将军到西藏公学院来视察,讲话现场需要一个藏文翻译,学院 推举父亲当现场翻译,效果出奇的好。

父亲重返西藏昌都工作期间,经常废寝忘食地写作,又爱上了书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6 法,用脚踩着铺在地上的大纸,拿个烂扫帚蘸墨酣畅淋漓的书写,气 韵富含唐风汉赋,曾经昌都地委大门影壁上,用隶书写的毛主席语录 就是他的杰作; 又迷上了国画, 在包装的书皮上, 信手画些山水花草, 再配上自己的诗,十分的典雅致远……如此不息地各式学习,直至陪 伴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说起父亲的恋爱,走的是婉转线路。那时驻藏部队发出“长期建 藏,边疆为家”的号召,解禁了部队将士谈恋爱,彼时追求母亲的人 不少,父亲对母亲心生恋慕却不说出口,趁着母亲回内地休假悄悄给 她汇去 500 大洋,并发电报说进军西藏这么几年辛苦了,拿这些钱去 买些吃的或孝敬二老。母亲觉得父亲心细能为他人着想,在当时的战 友中少见,最后芳心暗许。用她的话说:父亲击败了众多的追求者, 赢得了恋爱的胜利! 我两岁多时,革命建设如火如荼,父母送我到西藏工委子弟校住 校,及至我七岁来学校接我,彼此都不认识,若不是父亲患上脑瘤, 不得不离开西藏回到内地治病,结束与儿女的长期分离,他不会从我 高山仰止的印象中走下来,真正有时间彼此亲近了解。我发现他不仅 是工作狂,也养鱼、栽花、创新菜谱,教一群姑娘唱歌跳舞写诗,很 有生活情调的;对恢复身体健康积极乐观,天天坚持让我母亲针灸按 摩、加大次数练习身体恢复性运动,有时候累得满头大汗脸色发白, 手脚颤抖方才休息。

尽管父亲持续治疗,病情却每况愈下,动手术的间隔越来越短, 每一次开刀前,父亲看着我们的担忧总是笑着,好像是去赴宴。手术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6 后,医生把取出的脑瘤给我看,说别看只有乒乓球大小,充血的时候 有一个拳头大呢。我的心很痛很震撼。更让我难过的是,在同病魔作 顽强斗争期间,他渴望回到纯净的高原工作,常常守在收音机前听新 闻,坐在轮椅上找熟人打听西藏的情况,那种急迫焦虑,那种折磨人 的好强,从他的眼神、他的肢体语言都深刻地反映出来,我们除了心 疼流泪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安慰不了…… 父亲 43 岁那年,生命戛然而止,带走了一生要守候的梦想,只 留下神往净土的眷恋,让我追随他的跋涉咀嚼一生的苦乐;残破的家 庭悲痛一直萦绕密布,我带着他的骨灰回到昌都达 16 年,即便他已 成一抔黄土,也要实现他回归西藏的夙愿,让他去往天堂的行囊装满 高原的风情、 太阳和青稞酒, 还有欢快的笛声美音, 在雪域天宇飞升、 回荡、隽永…… 整理他的遗物时,我发现他最珍爱的不是他诵读的书籍,而是他 当兵时佩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干部学 校”的胸章、四等功证书和各种证章,放在一小布袋里,虽已陈旧, 却透出他生活在火热年代的朝气和激情,他对部队的依恋、对西藏的 深情,比我想象的要深厚得多。部队给了他理想、才能发展的空间, 雪域的热土, 即如一棵草一首歌, 有着神性的纯美和珍贵至深的友情, 似心灵之泽、信念之门,都是他不再孤独不再虚幻的依托;他的呼吸 和心跳,与这片土地上雪莲绽放、江河激荡的音律合拍,虔诚的心闪 烁秋天的斑斓, 思考亦如雪山那样深邃。

虽然, 他极少说起部队的事, 但在他内心已将自己永远视为军人,把自己和西藏紧紧拴在了一起。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6 一年年尘雨飘过,高原桃红春芳菲的季节,总是叠加在母亲翻开 的相册里, 静静地, 她轻轻抚摸着戎装和藏装的父亲照片, 喃喃低语, 像要融入父亲怀抱; 窗外旭阳长驱直入, 斑驳的光影苍老了她的华发, 怀念父亲凄怆了她的半世,生死两茫茫,柔指间满是凝霜的伶仃,心 酸得我无语凝噎泪雨迷蒙,想起英气飒爽风仪容光的父亲,扮成红军 挥舞红旗登台亮相,一招一式多有感染力呀;文革时为了让我兄妹吃 上卤鸭子,他在烈日下曝晒几小时;他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地给我讲 故事讲历史,教我绘画读诗,教我做好吃的菜,还有他性情急躁打我 的经过,清晰如昨,从不曾远逝……我不想他走远,走出我的生活, 只愿世途上父女相勉相陪,天地不老,而这样的愿望我想回报已是不 能了呀! 回望父亲这一代人,披肝沥胆,卧冰趟雪,默默无闻功勋卓越, 为了事业可以阔别亲人远离故乡, 在艰苦的边疆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以自己的平凡忠诚合奏了一个世纪伟大的绝响, 铸就了不朽的老西藏 精神的军魂,成为建设美丽西藏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而今,我们 的祖国繁荣强大,西藏美得如诗如画,相信天堂的父亲,看见这些定 会无比的欣慰吧!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