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谈话记录 > 机构改革后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机构改革后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7-21 10:27:30 影响了:

机构改革后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_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内黄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对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督查评估的 调研报告按照县编委要求,县编办、县政府督查室,于 8 月 10 日至 8 月 16 日对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此次督查 共涉及 24 个工作部门 8 个中心共 48 个单位。督查组深入各有关 单位,采取听取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实地查看、拍照存档等形式, 逐条督查评估机构改革落实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及成效 1、领导重视,迅速行动。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县领导、单位 领导都高度重视,主动配合,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县政府副县长 张志红、县长助理刘忠民亲自召集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局等有 关部门协调解决城市客运职责调整和手续交接工作。县发改委、 县工信局领导积极沟通,将发改委负责“经济运行工作的 5 人” 划转到工信局,并积极开展工作。县农牧局、县住房和建设局、 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等单位已启用了新章、挂了新牌子、变 更了新账户。县人社局、县文广新局、县粮油贸易中心、县畜牧 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及时刻制新公章、制作新牌子(其中县粮油 贸易中心已挂新牌子) 。县计生委、县粮油贸易中心等单位严格 按照“三定”方案制作悬挂内设股室牌子。

2、转变职能,促进工作。各单位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出各 种新办法、新举措,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干部队伍, 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县审计局强化工作薄弱环节,加大了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确 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县财政局简化工作程序,制作工作流程示意 图,提高办事效率。县公安局加强城区防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 不法活动,极大地改善了治安状况。县城管局购置新车辆,每天 在城区主要路段洒水降尘,在炎炎夏日为群众带来了可贵的清凉。

县广播电视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了挂牌上岗,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 开展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重新开播了内黄县广播电 台,增设了以文娱、娱乐为主的有线综艺频道和以农业、法制宣 传为主的第三频道,实现了工作、效益、社会多赢的良好局面。

县安监局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以整改为目的,以惩罚为手 段,实行“首查不罚”制度。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积 极开展电视技术讲座并安排专人定期下乡为农户搞好技术服务。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职责调整还未到位。如县发改委的“工业经济运 行”职责还未调整到县工信局;原农开办的“农业综合开发”职 责未调整到县财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未调整到县卫生局,县卫生局 应调出的职责也未调出;原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的行政职责和县 文管所未调整到县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未合并;原畜 牧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农牧局;原粮食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 发改委;原县政府教育督查室行政职责已划入县教体局,但人员 还需进一步理顺;原新农办需进一步理顺关系。 2、个别单位牌子未挂、公章未刻、账户未变。如县蔬菜服务 中心、县教育发展促进中心、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县广播电视 发展服务中心、县棉花粮油生产服务中心、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单位未挂牌子、未刻公章、未变更账户。县 政府办公室、县人社局等单位未挂内设股室牌子。

3、大部分单位存在乱挂牌、股室牌子名称不规范、股级干部 超配、行政单位事业身份人员任股级干部现象。此次已将相关单 位的所有挂牌拍照存档。

4、存在部门干预挂牌子现象。大多数单位都挂有:计生办、 综治办、群众工作室、工会等牌子。县公安局挂有原系统内未改 革到位的牌子。个别单位有临时性工作办公室牌子。如: “三项重 点”工作办公室。

三、意见建议 1、涉及职责调整的单位由有关县领导、部门领导召开会议, 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安排落实职责划转事项,办理交接事项。

2、 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对未整改到位的单位进行跟踪督导。

3、在以后改革制定“三定”方案时,是否考虑对于一些职责 较多、人员较多的单位,适当增加一些内设机构。

4、对于“一票否决”的部门干预要求各单位挂的牌子,看看 县编办拿出什么意见。

内黄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0 年 8 月 18 日

机构改革后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_XX市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XX 市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 职能转变调研情况汇报(2013 年 4 月 18 日) 省编办: 根据《关于配合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以及开发区 (高新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工作的通知》 (XS 编办函 [2013]122 号)精神,围绕调研提纲要求,现就我市市县政府机 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情况,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主要 认识和体会。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 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主题报告实事求是、高瞻远瞩,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引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要严 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充分体现了 党和国家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对于指导机构编制工作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 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明确了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 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的目标。党的十 八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即召开会- 1 - 议进行了专题学习,要求全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机构编制工 作与党的十八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部署要求紧 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深化行政 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实际行 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机构 编制工作。要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关于国务 院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等主要内容认真研读,准确领 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机构编制工作创造性开展,进一步推进 我市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按照市委、 市政府和省编办的安排部署,靠实责任,创新工作,确保全面完 成今年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 制机制保障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等会议精 神,明晰这次改革仍然延续了 2008 年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最大 的差异点在于特别突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由过去比较注重 外在机构合并、调整更加转向职能的转变,是内涵式的改革。具 体亮点包括:一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改革,而不是 为了改革而改革,不管是整合药品食品监管,还是解决海上的执 法问题, 这都是过去面对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突出解决民生问题。

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比如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看病等方 面,此次整合新闻出版和广电,也是和老百姓文化消费直接相关 的。三是特别强调权利下放。解决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 权利,强调政府给市场下放权利,发挥市场资源配臵作用,特别 强调政府对社会下放权利,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的作用。

(二)2010 年以来,我市市县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 及政府部门执行“三定”规定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2010 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审批的政府机构改革方 案,市、县两级严格按照改革文件规定设臵机构、明确政府工作- 2 - 部门“三定”规定,并抓好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设 32 个工作 部门,兴宾区人民政府、合山市人民政府设 24 个工作部门,武 宣、象州、忻城县人民政府设 23 个部门,金秀县人民政府设 22 个工作部门,各级政府设立的监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 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不计入机构个数。同时,全面清理了议 事协调机构,进一步调整理顺了政府工作部门职责关系、部门内 设机构间的职责关系,优化了政府组织结构。目前在人员编制管 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各部门机构编制配备与实际工作开展还不相适应,机构 编制管理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我市行政编制总量较小,全市除政 法部门和乡镇政府外,其它行政机关都已基本清编,或历史原因 造成的超编,在出现编制和职位空缺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招录公 务员,行政机关“用人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同时,随着一 些涉及民生领域部门的工作职能不断增加,这些部门要求增设机 构和增加人员编制的呼声很高。而省核定我市的行政编制总量较 小,所有的行政编制已经全部分解下达各部门,无法调剂编制用 于解决这些部门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矛盾日益明显。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市机构编 制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很多行政机关岗位以“借(抽) 调” 的办法从二层事业中补充工作人员, 造成人员管理上的混乱。

由于我市属新建城市,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速度与编制总量的矛盾 比较突出,在现阶段难以清退较大数量的编外人员。同时,在编 制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是层次结构失衡,县一级超 编较为突出,乡一级则出现空编;二是官兵结构失衡,少数单位 官多兵少,个别单位甚至是有官无兵。

2、行政机关存在混用事业编制现象。2010 年各级政府机构 改革时,各县组建文化体育广电局,由于原文化体育局为行政机 构,使用行政编制,原广电局属于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 3 - 编制,从而造成一个行政机关内部同时存在使用行政编制和使用 事业编制的人员,现人员编制也没有臵换;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管 理办公室其原核定的事业编制需臵换为行政编制,但由于各县行 政编制已全部分配下达到各部门,没有空编,其事业编制还无法 臵换为行政编制。以上情况属于行政机关混用事业编制,待自然 减员或有空编后方可调剂、臵换。

3、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占用编制比例较大。从调查掌握的情 况看,全市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在党政群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干部 队伍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除了市本级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占实有 干部总数的比例在 10%以下外,县、乡(镇)两级领导干部退居 二线的人数占实有干部总数的比例均达到 10%以上,有的甚至高 达 23%。由于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未到退休年龄,仍然占单位编制, 进而使部分单位一线工作人员不足,为解决燃眉之急,采取向下 级单位借用人员的办法解决,导致有混编混岗现象,致使信息平 台与实际人员不相符。

4、在机构设臵及编制管理方面还存在条条干预现象。按照 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 严禁上级业务部门以批项目、 批资金、 升级达标、考核一票否决等形式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管理,但事 实上,这种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上级业务部门在发文件、召开会 议、开展评比、领导讲话、批示、批资金、批项目、考核一票否 决时,往往要求下级政府要对口设立相关机构,对下级工作的考 核和升级达标,也往往以是否设立对口机构、是否保证人员编制 为前提,给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5、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尚未真正到位,部门间协调配合需要 进一步完善。2010 年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虽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部门的责任,特别是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了主办和 协办及具体牵头单位,但事实上一些部门还存在职责履行不到 位、职责移交不到位、职责分工不到位、协调力度不到位等问题,- 4 - 明确和强化责任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市公安局与市工商 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关系方面还有些 问题待理顺。具体表现在:打击传销,以工商为主,公安为辅,影响 打击传销的力度; 打击非法出版物方面, 以文化新闻出版局为主, 公安为辅(实际没有这方面职责) ,打击力度不够;对超载车辆 存在双重处罚及双重处罚标准的问题,对营运车辆安全双重检测 存在的问题;在城市管理存在管理职能及范围交叉的问题等等。

6、政事分开的问题还未得到真正解决。事业单位与行政机 构职责不明权限不清、事业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混编混岗、 事业单位参公过滥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我市行政编制较 少,而工作任务却未减少,人员编制紧张,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一些部门便采取借用事业单位人员,或增设事业单位扩大事业编 制的办法,变相增人扩编,将行政编制变为事业编制。

(三)对应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市县涉及调整、划转、整 合的部门的机构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的主要难点。

对应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市涉及调整、划转、整合的部 门有发改、卫生、计生、药监、文新、广电、商务、农业、工商、 质监等 10 个职能部门。其中,在 2010 年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就 新组建了文体广电局,将文化和体育局、广播电视局合并。这些 部门的编制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的主要难点是: 1. 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调整。

将市食品安全办的职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市质监 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工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 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据了解,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现有编制 44 名(含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其中行政编制 40 个、工勤编 制 4 个) 。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质监系统承接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卫 生监管职能以来,我市质监部门没有得到划转相应的人员编制。

2006 年 8 月,市质监局增设食品生产监管科、县质监局增设食品- 5 - 生产监管股,均没有增加编制,所需人员均是内部调剂解决;全 市市工商局现有编制 489 个(含县级工商局及乡镇工商所) ,2009 年增加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职能也没有增加编制;市食品药品监管 局现有编制 31 个(其中行政编制 28 个、工勤编制 3 个) 。市质监 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都存在着工作任务繁重,人员 编制紧缺的情况。这次改革,将市质监部门的食品生产环节监管 职能、工商部门的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职能将划入食品药品监管部 门,最大的难题将是人员编制的调配问题。质监、工商两部门现 有编制都是 10 多年前制定的编制,增加食品监管职能后都是没有 增加编制,无食品药品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从两个部门划 一定编制给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人随事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认为划入的人员未必可用,质监、工商认为他们的编制有限, 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没有增加编制,减少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要 划出一定的编制,对他们原来的监管职能,监管力量减少了。

关于对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局职能的意见和建议:一是人员编 制到位后才能承接新职能;二是编制不管是划转或重新定编省编 委必须要有一个总体方案或要求,或按人口比例配备,或设最低 配臵;三是乡镇成立食品药品监督所,强化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 全负总职责,由食品药品监管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

2. 关于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人员编制及机构现状:市卫生局现有机关编制 18 名, 其中:行政编制 16 名,后勤服务事业编制 2 名。领导职数:局长 1 名,副局长 3 名,科级领导职数 10 名。内设 10 个业务职能科室。

现有在职在编人员 18 人,其中:局长 1 名,副局长 2 名,专职纪 委书记 1 名,科长 9 名,科员 3 名,工勤人员 2 名。市计生委机关 编制 19 名,其中:行政编制 17 名,后勤服务事业编制 2 名,核定 领导职数:局长 1 名,副局长 3 名,科级领导职数 8 名。内设 7 个 业务职能科室。现有在职在编人员 19 人,其中:主任 1 名,副主- 6 - 任 4 名,纪检组长 1 名,科级领导 8 名,科员 4 名,工勤人员 2 名。

(2)存在问题:人员编制太少,各科室人员不足。市卫生局、 市计生委大部分科室只配备一人, “人少、事多、责任重大” 。为了 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只得从二层事业单位抽调人员到局机关协助 工作。由于抽调人员的身份及工作的延续性问题,对业务工作的开 展带来诸多不便。

(3)改革的难点。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不要将整合变为简 单的归并、加减计算,如何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市卫生局和市 计生委两个部门合并后,在相当长一定时期可能存在不适应之 处。存在的弊端有:一是计生队伍力量减弱。人口计生工作量不 变,仍然常抓不懈,两部门合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人 员将编入卫生系统,这将很大程度上缩弱计生队伍力量,不利于 计生政策的贯彻实行,低生育水平无法得到保障。二是机制运行 难度大。合并后的乡镇卫生院要接受双重领导,即:一方面继续 接受合并后上级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另一方面也接受所在乡镇 党委、政府有关计划生育服务的块块领导。这将使计生工作和卫 生工作难以协调运行,农村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难以全面发 展。三是乡计生站和卫生院合并难度大。乡计生站属于财政全额 拨款单位,卫生院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合并后存在一个部门两种 编制性质,人员转岗难度大,单位利益分配难。

3.关于组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

(1)机构编制情况:XX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于2010年1月由原 XX 市文化局与 XX 市新闻出版局合并组建。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 门。核定机关编制18名,其中:行政编制16名,后勤服务事业编 制2名。目前,实有公务员14名,其中处级干部达9名(含副局长 4名,纪检组长1名,调研员2名,副处级干部2名) ,工勤人员2名, 层级结构倒臵,比例结构不合理,7个科室中由于人手缺出现“空 壳”现象(如文物科、市场科“有科无人” ) ,几个科室也都是只- 7 - 有1人。

XX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编制 17 名,现实有人员 17 人。其 中局长 1 名,党组书记(兼副局长)1 名,专职副局长 2 名,纪 检组长 1 名,正副科长 7 名,主任科员 3 名,工人 2 名。

(2)市文新局、市广电局履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 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 门职能分散,影响到文化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全局思考与规划,不 利于资源的优化合理配臵。二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所有权都归政 府所有, 由政府直接管理, 因而在人事和经营管理上自主权不大, 灵活性不强。二是部分职能存在重叠交叉。如:文化行政执法归 口文化部门管理,广电部门开展的打击非法接收地面卫视设施专 项行政必须依靠文化综合执法队伍进行执法。三是投资渠道单 一。

长期以来, 政府一直是文化事业单位最大和最主要的投资者, 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财政文化支出呈逐年递增之 势,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再加 上没有形成多元有效的文化投资机制,使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 入文化领域的渠道不多。四是用人机制不活。我市各文化事业单 位一直都隶属于政府机关,在组织形式、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 方面行政化倾向严重,导致这些文化部门没有充分的用人自主 权,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和激励手段,内部运行机制僵化,人员 能进不能出,待遇能上不能下,专业队伍年龄老化,年轻专业人 才无法引进。

( 3)整合的难点:一是重新对文化新闻出版局进行调整, 2010 年市政府机构改革,我市将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的职能整 合,组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同时,明确加强文化新闻出版的统 一管理,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对应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方 案,将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组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 局。频繁的改革调整,对新闻出版领域的干部职工会有一定的影- 8 - 响。二是难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目前,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广 播电影电视局现有编制少,人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整合后,如 果没有增加编制补充新生力量,现在的人员有可能难以适应新的 管理模式。

(四)对市县政府部门和有关事业单位机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的规定,政府机构设臵限额为大城市 40 个左 右、中等城市 30 个左右,小城市 22 个左右。我市属于中等城市, 2010 年政府机构改革设臵政府工作部门 32 个。建市至今,我市 机构编制较其他同类城市基数较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市与其他地市一样,各项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机构个数 和编制数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我市希望上级在这次机构调整中, 应该给予适当倾斜照顾,相应增加一些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根 据调查目前各县政府都迫切要求应加强安全卫生监管、城市管理 等方面的职能。目前市级最希望设臵的部门是 XX 市能源局,由 于我市能源资源结构的先天缺陷,加上煤炭消费大、电力装机总 量不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步晚等原因,能源越来越 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 加强全市能源管理,进一步发展能源产业,巩固提升 XX 在 X 省 的能源基地地位,设立 XX 市能源局势在必行。县级最希望设臵 的部门是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如今城镇化建设地不断发展,加强 城市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为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就需要 一个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构。

(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的设置情况,对规范设置 议事协调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2010 年政府机构改革,各县已按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规定,清 理了大部分机构,仅保留少量议事协调机构,2010 年政府机构改 革,我市已按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规定,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 公室更名为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由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 9 - 调整为在市发展和改革局挂牌;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由议事协调 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调整为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挂牌。因其工 作涉及面广、现行的管理措施有力有效,建议继续保留。

对规范设臵议事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的意见和建议:1.进 一步明确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标准 ,应明确议事协调机构应在什 么情况下设臵 , 什么情况下不用设臵 , 而且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 还应具有灵活性,才能及时回应社会需求。2.创新议事协调机构 的管理方式。一是特定事项的议事协调机构 ,或者说就是临时机 构,在设立时就应当明确撤销的条件和期限;二是将将议事协调 机构情况列入政务公开的内容。虽然议事协调机构更多的是协调 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有关重大事项,是党委政府的内部事务, 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没有直接的联系,其设立、撤销等 方面的管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还是有必要列入政务公开事项, 在政府网上进行公开。其好处,一是使各部门和有关人员了解这 类机构的职责、组成人员等;二是在平时的运作中,可以使党政 各部门明白自己的职责,便于工作的开展;三是也便于有关部门 的管理。

二、关于市县政府部门职能转变 (一)对市县政府职能定位、履行职责的重点、市县乡三级 政府之间权责划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 的突破口。县级将对有行政审批职能的政府部门把行政审批权统 一集中到一个内设股室,在该股室增挂行政审批办公室牌子,并 统一进驻政务中心办公。建议上级政府进一步下放了管理权限, 减少逐层审批程序。

(二)县政府职能履行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

我市对政府各部门现有职责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 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解决了一些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 10 - 顺的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时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最大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难以彻底理顺职能交 叉、多头管理的问题。如:一头猪从养殖到上餐桌,期间就有畜 牧、药监、卫生、质监和工商等部门的参与监管,当遇到界定不 清的担责之时,各部门就推诿扯皮。另外,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 各县(市、区)普遍存在着住建、国土、工商、环保、公安交警 等部门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的现象。二是难以解决编制不足的问 题。目前,我市市县乡三级政府工作部门普遍存在编制少、专业 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受编制限制,很多单位多年以来没有得补 充新生力量,现有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陈旧,而且很多人员都 一身兼多职,工作疲于应负。

(三)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的突出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一次调整到位。只要社会经济还在发展,这一过程就不会停 止。虽然职能转变是长期的、经常性的,但每次的任务应根据具 体情况有所不同,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前景不容 乐观,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加剧的情况 下,更要区分政府职能转变的轻重缓急,着力解决当下面临的紧 迫问题。

一是向市场放权,激发企业和个人创业积极性。十八大报告 指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当明确,经济发展的主体 力量在市场,企业和公民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职能要转到 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 创精神,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 活力。

二是向社会放权,激发社会活力。应当看到,30 多年来政府 对经济领域的放权尽管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还是比社会领- 11 - 域的放权大得多。随着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越来 越强、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必然要求政府加大向社 会领域的放权力度,让人民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 服务,更好地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是强化宏观管理,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当前 政府承担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较多,突出表现是仍然把很多精力 放在抓项目、抓审批上,这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政府的职能定位要 求。应当看到当前政府在市场监管领域的能力还不够、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本轮改革加大市场、社会放 权的力度以后,将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 政府加大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估量分析及科学预测,制定相应的 方针、计划、目标、政策和制度,该扶持的扶持,该规范的规范, 该放手的放手,该加强的加强,确保做到“放而不乱”,为经济社 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县级最希望市级下放的职能和最希望市级取消或下放 的审批事项。

市级最希望自治下放的审批事项有:一是下放投资审批事 项,对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需要审批的项目,除特定情况和需要 总量控制的外,在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减少审批后,一律由 地方政府审批;二是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凡直接面向基 层、量大面广或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一 律下放地方。三是减少项目配套经费。中央或者省审批给地方的 一些项目,很多是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后,才给予拨付项目资 金的。建议减少或者免除一些项目专项资金的配套规定,增加一 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财力 保障。

而县级最希望按照“扩权强县”有关规定,让市级简政放权, 把更多的审批事项和相关职能下发至县级,更好地方便群众,提- 12 - 高工作效率。

(五)对应国务院职能转变的要求,县级政府部门需进一步 明确和加强的职能,以及减少或弱化的职能。对部门职能承接、 划转、下放、整合的意见和建议。

县级政府部门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的职能应包括:统筹协调 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解决民生问题、 加强反腐倡廉、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等。需要减少或弱化的 职能就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所包括 的内容。部门职能的承接、划转、下放、整合工作,需要自上而 下进行,县级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基本情况,按规定应取消、下放 事项的实际执行情况,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意见》 ( X 政发 ?2010?72 号)精神,我市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按 规定应取消的已取消、应下放已下放。2012 年 5 月已印发《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XX 市扩权强县行政审批下放目录的 通知》 (来政办发?2012?146 号)文件,明确下放县级管理的行 政许可事项 400 项,委托下放县级管理的行政许可事项 36 项, 暂不下放的有 28 项。此外,目前各县在事业单位改革前已在各 县范围做了清理,部分二层事业单位不符合承担审批的事项,均 已予以撤销或收归行政主管部局。

(七) 关于部门之间、 部门内部、 部门上下级之间职责不清、 交叉重叠、关系不顺等情况,相关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部门上下级之间职责不清、交叉 重叠、关系不顺利等情况,涉及到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相关调整 建议: 一是通过机构整合的办法, 由外部的交叉变成内部的合作, 食品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包括这次国务院作的这几项改革,解决 这个问题。二是通过“三定”进一步理清,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 13 - 和要求,把现行的职责交叉问题逐项列出来,再给它理清。当然, 部门设臵再合理,职责交叉重叠恐怕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有一 些在法上也好, “三定”当中也好,写得很清楚,但是一旦运行 起来很可能又互相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要讲究部门之 间的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真正分工不合理的,我们想办 法加以解决,但是大量的事情就要靠各个部门在运行当中通过合 作解决这个问题,来解决老百姓感到找你也不是,找他也不是, 不知道你们到底管什么的问题。通过这个办法来解决方便老百姓 办事、解决职责交叉问题是最大的一个好处,责任明确,方便老 百姓办事。

(八)有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工作 的开展情况。实现四个分开的难点和突破口。

难点:推进职能的转移、下放、整合和加强。

突破口:推进职能转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 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推进职 能下放,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推进职能整合,着力 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职能加强, 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

(九)政府所属企业的大致情况。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承担行 政职能的总体情况。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有哪些职责事 项条件成熟、可划归行政机关。

目前,市本级成立有 XX 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XX 市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XX 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XX 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XX 市文化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XX 市红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XX 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XX 市 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XX 市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10 多政 府直属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作为市人民政府在城市建设、文化 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城市旅游建设发展、教育园区内基础设施- 14 - 等建设发展项目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人员控制数在 4-20 名不等。

通过 2011 年以来开展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去年开展的承 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调查工作,条件成熟可划入行政机关的职能 主要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财政稽查、环境监察、档案管理、党 员远程教育、农机推广和监管、水库移民管理、招商引资、机关 事务管理等。

三、关于乡镇机构改革 (一)乡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管理的总体情况 及存在问题。

2011 年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以来,各县市乡镇机关内设机构 5 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办公室(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610 办公室) 、社会事务办公 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前三室的设臵、配臵、管理比较顺畅,后 两室是综合性的岗位,岗位要求比较专业,乡镇一级缺乏相对应 的人才,加上编制少、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后两室的作用没能 有效发挥。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 政,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 稳定。乡镇直属事业单位设有 8 个,分别是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 业机械化管理推广站、水利站、林业工作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 务站(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 。8 个事业机构总体的 设臵、配臵、管理比较合理顺畅,但随着近两年来社会的发展, 服务工作事项的增加,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和镇村建设管理站 的编制数、工作人员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乡镇工作。乡镇司法所、 国土资源管理所、 财政所和兽医站则实行 “县乡共管、 以县为主” , 属县直单位直管。

存在问题:一是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乡镇干部队伍一直趋于老化,虽然当前政府在积极调整干部结- 15 - 构,引进了相当一批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干部,但老、中、青比 例仍然失调。年轻公务员大多被调或借调到县直单位或部门工 作,在行政编制设臵方面出现有岗无人的现象。另外,乡事业单 位人员中,大多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真正懂 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人员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有的乡镇 事业单位中没有一个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总的来说,事业站所 整体技术力量偏低,综合服务功能差,由于受编制的限制,人员 结构优化工作仍存在一定困难。二是人员成分复杂,文化素质普 遍不高。在乡镇一级,干部队伍成分较为宽泛,既有选调生、公 务员,又有参照公务员管理条例的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不带编制 的临时工,队伍的广泛性就决定了素质的参差不齐。而选调、挂 职的相对高学历者往往是把乡镇当成了事业的一块跳板,因而乡 镇往往难以留住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三是部分乡镇认为 “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削弱了乡镇人事管理权限。

乡镇县直管单位,乡镇服务无法插手,其现有结构和人员的责、 权、利与乡镇工作不对口,乡镇无法与之工作对接。乡财政所、 国土资源管理所、渔牧兽医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 理模式,由于县直部门与以上单位异地办公,不利于工作人员的 日常管理和考核,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监督。另外,由于管理主 体易错位, 造成管事的管不了人, 管人的部门无法履行监督职责, 绩效考评将以县管为主的单位的工作目标列入乡镇工作考评内 容,造成了权责不一致的局面。

(二)关于乡镇功能定位、履行职责重点及需要加强的职能 的问题 乡镇功能定位、履行职责的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 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 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

工作较为薄弱的有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现代化农- 16 - 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征地、社会维稳、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工 作。

应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护稳定、 服务农民、促进发展工作上。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并 没有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没有主动向农民和多种经济组织提供 实实在在的服务。二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无 法添臵一些技术服务设施,难以开展推广项目。三是投资项目乡 镇难以插手。

现在搞的农业综合开发、 水利投资等农业投资项目, 直接由县职能部门,如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把资金用到村上, 乡镇插不上手,因而乡镇仅限于调节作用。出现问题的是乡镇不 够了解,服务不够好。

(三)乡镇最希望增设及撤并的机构。

现阶段的乡镇工作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 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环保等工作较为薄弱,需要加 强。部分县乡镇反映最希望增设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乡镇 环卫所。

(四)乡镇最希望县级下放的职能及赋予的权限。

下放的职能:希望下放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现在乡镇管理部门一般是委托执法,没有执法权,平常 职能靠说好话来进行管理,发现问题要报告委托单位,委托单位 执法人员有空才会来处理,等委托单位有空违法行为已经完成, 不利于城镇的管理。

只有处罚和教育同时进行, 才能够管理到位, 改变乡镇城镇面貌。

赋予的权限:县级职能部门要加大放权力度 ,特别是乡镇政 府的财政权、人事权、执法权、监督权、指导权,使乡镇政府责、 权、利相一致,合理调配人、财、物的流动使用,更好的进行管理 和服务于群众。对于像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乡镇,重点 下放“三农”服务等方面管理权限 ;对于另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 展到一定水平的乡镇,重点下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管理- 17 - 权限。

(五)乡镇提供服务的侧重点和应该增加的服务项目。

当前乡镇提供服务的侧重点是三农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包 括农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公共文化、信访、农业技术推广、 惠农补贴申办、民政救助等服务项目。我市乡镇基本建立了“一 站式”公共服务大厅,将面向农民群众的审批、服务、咨询事项 集中统一到服务大厅办理。目前,应该增加基本医疗(新农合) 服务项目。乡镇提供服务的侧重点应该便民、利民、为民,应该 增设“一站式”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垃圾 回收处理服务等项目。如“一站式”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解决、 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农业信息服务可以通过政 府购买和市场共同解决、垃圾回收处理服务可以通过市政府、乡 政府、村委员三级联合解决。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乡镇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把管理寓于服务中。服务能力建设是一 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应该解决好“能不能服务好、怎样服务好、 从哪些方面服务”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理顺 体制,健全服务机制,解决无权办事的问题;二是发展经济,夯 实服务基础,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三是强化锤炼,提升服务能 力,解决无能办事的问题;四是改进作风,强化激励引导,解决 无心办事的问题。

(六)本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应该突出的亮点和有所创新的 方面。

本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一个突出亮点在于“按需设岗,因岗 定员” ,按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到机构、编制 和实有人员数一一对应。根据镇党政机关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 按需设岗,将职能细化到各个职位,明确各职位的职权范围,切 实做好各职位的定编、定岗、定员工作。本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18 - 可通过通过机构精简与体制创新,把乡镇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全面推行乡镇党 务、政务公开,规范办事依据,简化办事程序,明晰岗位职责, 提高工作效能,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对规范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省编委重新合理核定和适当增加我市行政编制。

我市属新建城市,原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量偏少。随着我市经济社 会快步发展,编制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了 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议省编委根据新建城市行政管理任务 的需要和特殊性,对我市的行政编制重新测算并给予照顾和倾 斜,按我市行政编制总量的 10%—20%给我市增加行政编制,并时 适当向基层倾斜,缓解县直机关超编压力。

(二)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沟通协调机制,加大 对上级部门干预机构编制工作的督查力度。条条干预不仅削弱了 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性,而且会使得其它部门相互效仿,致使机 构编制工作陷入无序状态。建议上级部门下发文件中凡涉及机构 编制事项都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扎口管理,单独行文,确保机构 编制管理“三个一”的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对那些未经编制部门 审核,由部门代党委、政府起草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不应涉及机构 编制事宜,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 应一律视作无效。上级业务部门不应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 达标等手段干预下级的职能配臵、机构设臵、人员编制和领导职 数核定,不应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不应要求上下机构完 全对应。

(三)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进程,确定 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地位。一是要加强机构编制法规宣传。通过 全方位、多形式、广角度的宣传,使机构编制法规深入人心,不 断增强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机构编制法规意识,努力为机构编制工 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从而实现有法必依。二是要加快立- 19 - 法进程。《条例》、《暂行规定》出台后,还应尽快制定《实施 细则》或《实施办法》等可操作性法规,统一具体要求和操作程 序,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增强机构编 制法规效力。三是要依法履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能,形成“纵 横结合”的有效监督,建立上级对下级、同级对部门实行监督的 内部监督机制,并按照政务公开法律 法规要求,广泛接受社会 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四)建议制定机构编制管理的实体标准,创新编制管理机 制。编制标准是核定人员编制的依据,对于控制政府机构和事业 单位人员编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除少数地方、部门制定了 一些编制标准(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外,大多数地方、部门 编制的核定往往还是凭经验办事,甚至是与机构编制部门讨价还 价、共同妥协的结果。因此,建议编制立法的重点放在事业编制 总额控制和具体标准的制定上,对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标准进行修 订完善的同时,根据社会经济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 口状况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测 算事业编制总额,制定不同地区、不同事业部门的编制标准,并 通过编制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得随意突破,逐步完善业务规 范体系,做到依法用标准审批机构、核定编制。

(五)建议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整个社会 事业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投 入发展公共服务的思路,改变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比例,加快建立 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同时,盘活事业编制,大力引进并留 住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XX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3 年 4 月 18 日- 20 -

机构改革后政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_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原创材料 仅供学习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调研 工作的通知》(X 机编[2018]17 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 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街道、镇和区直有关单位,通过座谈、走 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重点围绕历次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行 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效和现状 区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 革从 1996 年 3 月开始,按照政企、政事分开为原则,以转变 职能为重点,以发展经济、加强服务为中心,合理精简机构和 人员,提高效率,达到理顺市与辖区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和 权限的目的。1997 年 12 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市编委有 关文件精神,从 “有利于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有 利于理顺条块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强财 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区属各街道进行 了机构改革,由原有的 8 个街道合并为 5 个。第二次机构改革 从 2001 年 11 月开始,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 能转变,有利于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 改革,以达到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 精干高效的党委部门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1 济体制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 的。通过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 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设臵了机构,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 系,大幅精简了人员编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进了机关 作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了政府由管制 型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目前,我区区级党政工作部门由原 27 个减至现有的 23 个, 其中,党委部门 6 个,政府部门 17 个;设立街道办事处 5 个, 镇政府 2 个。行政编制从原 356 名减至 2001 的 274 名,后区 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臵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 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 351 名 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 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目前政府仍包揽太多的管理事务,包括一些不该管、管不 好、管不了的事,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管不到位,特别是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政企尚 未完全分开。虽然我区近年来对区直企业进行改制,初步实现 政企分开,但仍存在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市场 难以真正发挥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 投资体制,既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 2 发展。二是政事尚未完全分开。事业单位本是政府兴办的为社 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组织。然而,现有的事业单位除学校医院 等单位外,其余的大多数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由于行政机构 限额问题,有些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列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或将部分行政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变成主管部门职能的延伸, 使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是分开了,但实际上 工作职能却没有完全分开。三是政社没有彻底分开。由于社会 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没有完全投入到市场经济运行中,许多 本来应该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 仍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到 政府身上,造成政府职能越位。

2、责权利不对等,事权不明确 政府还存在着权责脱节、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一 是上下级之间责权利不对等。按照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区级党 委和政府要对管辖的区域负全责,包括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等。

但近年来区级管理权限逐步往上收,一些部门如国土、工商、 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等都垂直市级管理,而工作却按 “属 地管理 ”的原则将责任归口到区政府,甚至延伸到各街道 (镇 ); 如道路交通安全、市场监督、治安管理等都是有责无权。又如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承担着大量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养管以及 道路卫生保洁,但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费、城市维护费 等却由市统一收取、安排使用,而所需的费用却由区一级财政 承担。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既不利于职能的发挥,又削弱了 3 区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二是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如城市管 理工作涉及到城管、工商、公安、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 各部门的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确,管理责任追究机制难以形成, 出现了互相推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只审批不管理等现象。

3、机构和人员编制设臵不够合理 按照目前区机构设臵的现状看,设臵不尽合理,对应上级 职能部门出现缺位。区政府现有机构中,存在一些有责任无职 能部门的现象,如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商品和动植物检验检疫、 质量技术监督等就没有设臵相应职能部门或配备专职编制,但 区政府又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只能通过指定职能相仿的部门来 承担。这样一来,往往容易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经过 历次机构改革,区很多职能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大幅 减少,做到了精兵简政,但往往一个部室要对应上级几个部室, 工作任务日益增加。有的部门就现有的人员编制,一个股室只 有一至两人,却要承担全区性的工作任务,难以应付日常实际 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重心下移,如流动人口管理、 民政事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大量的工作下达到 街道(镇),但受编制限制,都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 也没有配给编制,人员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编制精简后,由 于区级分流渠道狭窄,超编人员难于消化,导致人事矛盾突出。

4、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数年,但是,行政审批程序过 于繁琐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行政审批权在层级 4 之间分配不合理。审批权力过分集中于市直以上职能部门,区 一级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审批层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