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在大众文化时代,电影的文化 冯小刚电影 中国大众文化品牌
 

在大众文化时代,电影的文化 冯小刚电影 中国大众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6:13 影响了:

  冯小刚历来不是那种考虑“应该戴着什么样的铐子来拍电影”的导演。他早年和郑晓龙一起在剧组里摸爬滚打、做美工,与王朔一起舞文弄墨、写剧本,直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一部接一部地拍电影。今天的“冯小刚电影”,不仅具有商业的票房号召力,而且也逐渐成为了本土电影一个知名的大众文化品牌。言下之意,冯小刚是一个在商业上可以信赖的导演,“冯小刚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支可以与海外进口影片进行博弈与角逐的有生力量。在日趋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冯小刚电影”依靠近几年来所创造的票房业绩,其经济地位与文化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中国电影界所确认。
  目前,中国电影已经连续4年击败了好莱坞的进口大片,赢得了电影单片票房的市场冠军。其中有两年的业绩都是由“冯小刚电影”创造的:2003年《手机》以0•56亿的收益战胜《哈利•波特2》0.52 亿的票房;2004年《天下无贼》的国内票房以1.2亿元(《十面埋伏》1.53亿)击败《指环王3》0.87亿的业绩。这表明我们的电影观众在对好莱坞电影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的同时,逐渐建立了对中国电影的信任与心理期待。其中“冯小刚电影”对本土电影市场的建构和扩展,对于电影创作机制的转化,都具有引领作用。
  我们应当在流行文化领域掌握主导的话语权,我们不能够再以远离大众的审美需求为代价、以放弃文化的消费市场为成本来建构我们的艺术圣殿。在大众文化领域,我们应当拥有自己的“梦幻工厂”、“金牌导演”和“超级明星”,我们不能把人类所有美好的梦想都让给好莱坞。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除了通过国家政府的公共机构进行贯彻之外,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进而建立公众对我们自己文化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不能说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欢,但是冯小刚导演的影片百分之百都没有赔过钱。他是中国内地从来没有赔过钱的导演――这样的导演是我们中国电影界的“紧缺”人物。冯小刚这个从来没有把电影观众视为上帝、而是把电影观众视为对手的导演,电影院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拳击场,是导演和观众搏击的擂台,是导演和观众对弈的棋局。事实上,电影导演与观众的心理较量,在市场上通常并不是一输一赢的结局,更多的不是双双失利就是两家共赢。冯小刚在这种较量中曾经屡屡得胜,他不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市场的奇观。现在,让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种知名品牌,“冯小刚电影”的神秘配方究竟是什么呢?
  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并不是一种按照类型影片的制作理念“照方抓药”的影片,冯小刚对观众审美情趣的把握始终是其电影创作的基点,他对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社会风俗的关注也是其影片创作的依据。除此之外,“冯小刚电影”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在于:他的电影始终是一种“讲故事的电影”,而不是一种玩儿概念、玩儿感觉的电影。
  从他和王朔写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1992年)开始,他就把电影、电视艺术视为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在现代的电影理念中,故事,恰恰是电影最基本的属性。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指出的那样: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在他看来,在现代确认电影的叙事性,就像电影初期人们确认电影的艺术性一样重要。冯小刚不是没有自己的创作理念,更不是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他的机智在于能够把所有这一切都演变成为一个个有悲有喜、有爱有恨的影像故事,然后,在电影院里向观众娓娓道来,加之其平民化的叙事视点和娱乐化的写作风格。当然,还有葛优、傅彪这些“冯小刚电影”一线明星的加盟,有海内外资本的有力支撑,冯小刚的电影故事便能够在本土电影市场上大行其道。他影片中人物的机巧对话,也成为继王朔的小说之后在中国大众生活中被经常引用的一种“高频词汇”,一种流行文化的时尚俚语。
  任何一个电影导演都无法在影片中掩饰其内心的喜怒哀乐,就像一个作家无法删除他在作品里留下的自己的影子一样。在被大众媒体目光紧锁的娱乐界,冯小刚从来不刻意修饰自己的形象,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更不回避自己的个人创作旨趣。他屡屡表示,他的电影不是拍给电影节、拍给少数人看的,而是拍给老百姓、拍给普通观众看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