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孔子有资格谈孝道吗?】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有资格谈孝道吗?】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5:33 影响了:

  孔子是一个相当聪明、而且极其坚强和勤奋的人。从他常常梦见周公以及“窃比于我老彭”等古怪行为来看,他在骨子里无疑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然而,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在心中产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一种近乎“自觉奴性人格”的思想呢?
  早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得出的结论是――
  孔子心中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孤儿情结。
  我一位幼年丧父的朋友对这个结论大为赞赏。他回顾说,在童年时代,他曾把父亲想像成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的人,对那些有父亲的小伙伴无比羡慕。
  孔子正是一个幼年丧父的人,他的父亲孔纥(也称叔梁纥)比他母亲大了三四十岁,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据《史记》等书透露,孔纥在遇到孔子母亲之前已经有一妻一妾,他与孔子母亲并没有举行正式的婚礼。也即是说,孔子不但是一个幼年丧父的孤儿,而且是一个私生子。不难想像,生活在看重周公之礼的鲁国,孔子与其母亲面临的生活压力是多么巨大。古书上常说,孔子小时喜欢玩“陈俎豆,设礼容”之类的游戏,这大概也是他不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缘故。
  《史记》上说,“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因为生计的艰难,孔子少时曾到大贵族们家中任过委吏和乘田之类的小职员。大约在17岁那年,孔子前往鲁国最大的贵族季孙家中参加“飨士”宴会,结果被认为没有“士人”资格而遭挡驾。
  处在孤独而被歧视的环境中,孔子童年时代肯定没少向母亲询问父亲孔纥的情况。而孔纥恰恰是一个大有说头的父亲。首先,孔纥是一个大力士大英雄,在鲁襄公十年(即孔子出生前12年)的一场战争中,他曾独力举起巨大的城门;在鲁襄公十七年(即孔子出生前五年)的另一场战争中,他曾与另两位将士一起率领300名甲士夜袭入侵的齐军,迫使对方退兵;其次,孔纥曾做过陬邑大夫,得到了“陬人纥”的美誉,说明他可能是一位很有政绩的官员。假如孔纥活得更长的话,孔子作为孔纥晚年所得的爱子,必然会从父亲那里得到强大的保护。
  现实中“贫且贱”的经历,想像中强大而仁慈的父亲。这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必然使孔子潜意识里神化父亲、并因神化父亲而走上强化父权的道路――这就是孔子新孝道观形成的思想根源。
  一个从未和父亲有过互动经验的人,他对父亲以及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情感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不可能是客观的。
  一个完全依据自己需要而想像出来的父亲,当然不可能对自己造成任何伤害,也当然不可能和自己形成意志冲突。
  孔子的新孝道观,与其说是对父亲意志的肯定,还不如说是对自己意志的肯定;与其说是对父亲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自己想像的崇拜。这样的孝道观,怎么能代表天下所有儿子的看法呢?
  与孔子有着不同人生经验、对父子关系有着不同认识的人,他的孝道观和孔子是不一样的。战国初期对儒家发起全面挑战的思想家墨翟,即是这些人的代表之一。墨翟从个人经验和社会观察出发,提出“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的观点。这种观点,和今天科学研究发现的“父爱是有条件的”这一规律完全一致。墨翟认为,既然父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做儿子的也就没有必要以父亲的意志为意志。与xxx的观点相似,墨翟认为只有上天才会无条件地慈爱每一个人,因此他主张以上天的意志为意志。而所谓上天的意志,墨翟认为就是兼爱、非攻、尚贤等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行为。
  放眼整个儒家发展的历史,我曾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每当儒家面临衰败的时候,率先起来为儒家的复兴摇旗呐喊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幼年丧父的孤儿。例如战国中期以攻击墨家出名的孟子、唐代以攻击佛老出名的韩愈、宋代前期力主排佛并提倡复古的欧阳修,没有一个不是如此。
  再回过头来说孔子。孔子主张像对待神道一样对待父亲,那么,他本人是否一定能做到呢?
  孔子几乎没有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经验,但是,他的母亲却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很长的时间。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样对待母亲的。《庄子》的《盗跖》篇保留了一个对儒家集团来说讳莫如深的秘密――
  孔子是不与母亲见面的。
  《庄子•盗跖》记载满苟得与孔子弟子子张的谈话说:
  比干剖心,子胥抉目,忠之祸也;直弓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鲍子立干,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同‘罹’)其患也。
  满苟得在这里提到的其他事件均见于儒家典籍,都是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但“孔子不见母”这件事不见于儒家典籍,其具体情形已不得而知。有人认为它说的是“孔子滞耽圣迹,历国应聘,其母临终,孔子不见。”(见成玄英《庄子义疏》)但这是晚出的一种猜测。唐初陆德明编著《经典释文》,则只在此句之下引用晋朝人李颐的话注上“未详”两字。满苟得当着孔子弟子子张的面将“孔子不见母”与另一些著名历史事件相提并论,而子张却未加反驳,说明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事件的真实性乃不容置疑。满苟得引述此事,将其与匡章不见父并列在一起,并批评说这是“义之失也”,可见它是孔子故意的行为,不可能是因为“滞耽圣迹,历国应聘”而造成“其母临终,孔子不见”的遗憾。
  当我从故纸堆中发现这一历史秘密时,心中曾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