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和对策建议:毕业生自我鉴定300字
 

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和对策建议:毕业生自我鉴定300字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2:58 影响了:

  胡锦涛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对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如果第一、第四项要求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具有特指意义的话,那么第二、第三项要求则对任何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今天研究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之本,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说:“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近几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都在95%左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逐年提高。《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13日报道,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级地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本科,2006年是6个省级地区超过本科。单从就业率角度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是好的,发展趋势也是好的。现在业内人士日益关注的是就业质量问题,因为就业质量问题是更深层次的,也是更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本文仅就就业质量问题进行探讨,然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职教界同仁参考并以资求教。
  
  一、对有关概念的初步认识
  
  从就业者的角度思考就业问题,就业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机会;二是就业质量。就业对于人们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主要也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与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着,人因为有需要,所以才有对于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的追求。
  人的需要是分不同层次的,人在满足了某种低层次需要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学界对“人的需要层次”有多种解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另一位学者阿德弗在1969年提出,人的需要分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三个水平。
  以我个人之刍见,人的需要只大分为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层次。其中生存需要是第一需要,在生存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别的什么需要都谈不上。当然,满足的标准会因人的价值观不同而有不同,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人们的生存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之后,发展需要就成了人们的主要追求。发展需要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开发并获得全面发展;二是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最大限度的得到施展,并获得相应的回报(物质的、文化的和精神的)。所谓“自己的意愿”是由个人不同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任何进步的社会组织都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当需要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规定:“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向全世界一再重申“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基本人权”的观点,这是完全符合时代潮流和顺应民意之举。
  多数情况下,“就业”是人保障生存和实现发展的主要载体。就业机会的充分程度首先影响人们生存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充分地提供就业机会是各国政府治国安邦的首要职责,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正因为如此,“就业率”成为一切就业指标中的首要指标。至于有的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除外)在不参加劳动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和某种意义的发展,或者说,他不就业也能生存和发展,那是社会的另外一个问题,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人们一当占有一定的就业机会之后,必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人们的发展需要,主要通过就业质量的有关方面获得满足。所谓“就业质量”的目标,包括利益目标和非利益目标两个方面。所谓利益目标,例如劳动报酬的高低;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工作对个性特点(天赋优势或劣势)的适合程度;工作对个人愿景和爱好的满足程度等等。所谓非利益目标,往往与个人的切身利益不直接相关,而是为了满足某种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例如献身于祖国或献身于某项事业。
  就业机会的紧张程度往往决定了人们对就业质量期望值的高低,就业机会越多,人们对就业质量的期望值越高。在上面列举的有关就业质量的四个“利益目标”中,不同的人和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轻、重、主、次,会因为生活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譬如当把劳动报酬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时候,其他三个目标都会适当地被降低要求,这既和这个人在这个阶段的经济贫富状况有关,也和他的价值取向有关。
  然而,对于就业问题的思考,除了就业者的角度之外,还有用人单位的角度和通过国家意志代表的全社会角度。用人单位对于就业质量的理解,往往更多的侧重于就业人员就业后的表现,例如稳定性、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等等。国家角度的看法则往往是更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譬如人才结构与职业岗位结构的匹配程度,人力资源配置在经济学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就业对社会稳定和谐的影响等等。下面我们将要讨论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就需要综合上述多种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虽然重点仍然在就业者角度。
  
  二、当前就业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
  
  我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中包括了升学部分,升学者的比重各地各校差异很大。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对11所中职校2000、2001、2002三届毕业生共计2.9万人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升学比例分别是17.4%、25.3%和37.7%。{1}该研究所去年对4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04届毕业生分流情况的调查,“很大一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占毕业生总数的近四成”。{2}也就是说同2002届的水平差不多。
  对于就业质量问题,当然仅指就业部分的毕业生而言。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调查的结果,对初次就业质量评价“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中职毕业生占13%,高职毕业生占15%,都是很低的。{3}
  根据本人在部分地区的了解和有关方面的调查资料,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当前存在的就业质量问题,主要是劳动报酬及其发展前景、就业稳定性、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四个方面。很显然,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甚至是互为因果的,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四个方面。其中的“就业满意度”,实际上又分为毕业生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也是互为因果的。
  
   (一)劳动报酬及其发展前景问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青世嘉教育机构联合完成的《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提供了如下数据:{4}
  
  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的调查,2004届中职毕业后初次就业起薪水平为1182.16元,到2007年上升到1692.38元,三年增加了510元,而且仍有184人的就业单位尚未为他们交纳社会保障金,约占调查学生的四分之一强。而据上海市人事局最近在该市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今年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分别是每月1910元、2600元、4500元、7092元。另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布的上海部分企业生产技能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价位显示,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万元,而生产技能人员年平均工资仅为2.7万元。{5}说明差距是大的。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后不仅起薪水平低,而且对加薪或晋级的前景预期很低,即对就业前景不很乐观。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提供的情况如下表:{6}
  
  就业起薪水平低和对初次就业前景信心不足是就业质量问题的核心部分,是造成其他就业质量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就业稳定性不强问题
  根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提供的数据,{7}职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中职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单位服务年限的期望值很低:
  
  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去年的抽样调查,中职毕业生两年内离岗的占44.6%,其中在6个月内离岗的占一半。{8}
  就业稳定性不强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也是造成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专业对口率较低的问题
  有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比较高,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它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最近对2002-2007届共计6届5376名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人数占这6年毕业生总数的53.4%,调查结果显示,26个专业的平均专业对口率达到82%,这应该是很好的结果。当然,各专业之间很不平衡,最高达100%(如摄影专业),最低的只有34%(如旅游专业)。但是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并不理想。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跟踪调查的702名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届毕业生中,只有45%的毕业生认为初次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9}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青世嘉教育机构联手完成的《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就业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与就业从事职业的相关度很低:
  
   该《报告》对所调查的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做综合评价后,遴选出前100名的中职学校和前50名的高职学院。前100名中职学校的平均专业对口率为51.3%,其中最高达83%,最低是25%;前50名高职学院的平均专业对口率为49.6%,其中最高达76%,最低只有19%,平均水平都不算高。{10}
  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调查,中职学校毕业生择业时所考虑的多种因素中,认为收入待遇最重要的人数比例最高,占25%,其次是企业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分别占19%和16%,然后是发挥特长、工作兴趣、上下班路程远近,认为专业对口最重要的人数比例居末位。{11}
  
  (四)就业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就业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表现之一,也是上述诸多问题的综合结果。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12}显示,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满意度都相当低。
  
  据上海市职成教研究所去年对78家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单位表示他们今后基本上不要中职毕业生了。{13}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
  值得特别重视的是,用人单位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双方的满意度都不高,形成了雇主与雇员之间不很信任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之一是就业后的签约情况不理想。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提供的数据如下表:{14}
  
   总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十分值得关注,它关系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的水平和效益,关系到社会和学习者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关系到职业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建设方向。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互为因果。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和应对这个问题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学习、研究和工作中获得的一点心得。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如上所述,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复杂,大体上可分为社会因素和职教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技能人才的劳动报酬过低的问题,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歧视和身份歧视问题,就业过程涉及的户籍政策、职称评定政策等问题,都必须全社会来解决。我国今后每年的中职毕业生多达七八百万人,除升学部分外,约有六百万左右需要就业,可是在政府的就业计划中只包括高校毕业生,很少看到有关部门把中职毕业生纳入到当年的就业计划之中,我认为是很不应该的。这些问题,本文仅仅把它们提出来,需另作专题研究和讨论。本文重点讨论职业教育自身针对改善就业质量的问题如何进行改革和建设。
  在研究相关对策之前,不仅要把就业质量问题的表现列出来,而且还要对这些表现作理性分析,例如对于专业对口率不高的问题,须同时注意如下三种现象:
  一是提高对口就业率的难度很大,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有一年湖南省职成教研究所对农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专业对口率只有22%。
  二是专业对口率不高会削弱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如果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后的初始收入为1,那么,中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的初始收入为1.2,专业不对口的初始收入为0.8。{15}湖南省也做过同样的调查,其结果同美国人调查的结果很相似。说明专业不对口,不仅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不能说完全浪费),而且也将削弱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三是不对口就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是最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研究的现象。2006年底,在笔者曾经参与工作的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举行的一次企业招聘会上,发现有三位企业招聘人员是本校的上届毕业生,她们分别在三个企业的人事部门工作,因为工作出色,所以被老板派出来做招聘工作,说明她们就业相当成功。可是她们原来都不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我们当时一方面为她们的成功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不敢过分宣扬,只怕在校学生产生错觉,影响专业学习。实际上反映了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矛盾和不足。
  据我所知,类似这三位毕业生的案例在许多学校都有,这类学生的共同特点是,较早的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入学之后认定所学专业与自己的生涯目标不一致,然而又没有更适合的专业可以变换,于是在勉强学习已入学的专业的同时暗中寻求专业外的学习机会,主动拓展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自然努力寻求与他们的生涯目标一致的就业机会,一当如愿以偿,就能如鱼得水似的获得事业的成功。
  这种现实存在的矛盾状态说明什么呢?说明现有的教育服务满足不了多样化的生涯发展目标,或者是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不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如果我们的教育服务更多样、更灵活,能够使各种各样的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都同他们的生涯发展理想一致起来,那么他们的学习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必将更好,最终也更加有助于他们事业的成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进一步深切地感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和紧迫。针对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反映的诸多问题,当前似需特别注意如下几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一)谨慎而灵活地设置专业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最深的方面之一是专业化程度很高,它的重要特点,一是专业界限很明确,相互之间很难沟通;二是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很清晰,很适应人才的计划管理;三是培养目标比较狭窄,强调针对性;四是教学计划很严格,一经审定很少改变。这样的专业概念和专业管理体制,直到现在还留下深深的烙印,而且已经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它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表现出许多长处,但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则暴露出许多弱点,它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的工具化,而不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它容易导致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僵化,而不利于弹性教学体制的建立和人才的合理流动。针对改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建议在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如下两点:
  1.要联系就业去向的明朗程度决定专业面的宽窄。凡“订单培养”的学生,不能不按提供订单的单位所提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该宽则宽,该窄就窄。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告诉学生今后在相关设备、技术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应该如何通过再学习去从容应对所发生的变化,以免受到“下岗”的威胁。对于就业去向尚不十分明确的学生,专业设置则宜宽不宜窄,同时设置若干专业方向,以便随机应变。
  一般而言,专业面宽一点,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可以相对强一点,但是专业面宽的专业也应该有很明确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专业化程度更高,职业针对性更强,而普通本科往往倡导通才教育。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一般不能过泛,譬如机械、化工、信息技术之类,那都是些行业名称,容易使招聘人员产生疑惑。就专业对口率而言,空乘服务、烹饪、护理、商品经营、金融营业、数控技术、宾馆服务等培养目标比较明确的专业,对口率都比较高;机电、化工、化纤、机械维修、计算机应用、商务外语、环境监理、物业管理、文秘、电气技术等培养目标相对模糊的专业,对口率比较低。本人曾经所在的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其护理专业去年就业的340多名毕业生,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人在别的岗位就业。
  2.专业设置要灵活却不能过于随意。“专业设置要随行就市”的说法,一般是对的,不能让专业设置僵化了。但是基于教学工作需要相对稳定;专业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建设都需要条件,需要时间,要讲效益;人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人才需求预测具有相当难度。所以,专业设置又必须适当谨慎,不能过于随意。
  设置专业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社会需求,也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二是必要的教学资源条件。当然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努力开辟的。许多经验证明,开辟的空间和途径是丰富的,例如地处偏僻的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十年磨一剑”,开辟出广阔的就业市场,其事迹很感人,经验很可贵,但离不开“需求”和“条件”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准确把握。由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十分庞杂而又多变,我们一方面要经常做人才市场调查,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上做必要的灵活安排,留有灵活调整的余地,使自己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争取主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其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有利于“以不变应万变”。
  
   (二)活化教学制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权
   这个问题涉及专业管理和学籍管理。
  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有一个同专业管理相联系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就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学籍,甚至连大学都是如此。现在涉及专业管理和学籍管理的弹性化改革,我认为首先是管理部门放权,使学校的“弹性学制”能够真正的“弹”起来;其次是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设置一些实用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三是实施真正的学分制,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款式”更加多样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体特性的多样化。
  人才市场需求既多样又多变,学生的个体特性也是多种多样,这两者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合理匹配,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毕业后放弃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要通过教学制度创新来促进这两者的合理匹配,增强学校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人才“款式”的多样化需要通过学习计划的多样化来实现。
  第一,活化专业管理。我们不能把专业设计成一条一条“死胡同”式的“不归路”,而应该设计成为相互可以沟通和变换的新的“交通体系”,给学生有自主变换专业的机会。学校的责任是科学地制定学习规则,然后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悉心组织指导。职业指导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教育质量的作用是无需再论证的,但是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制度配套,在活化教育教学制度基础上实施好职业指导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活化教学过程。每个专业的必修课都有个最低限,这个最低的“底线”实际上就是本专业的“基准”,在这个“基准”之上尽可能多设选修课程,构建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特性的学习路径,形成多种多样的人才“款式”,使社会人才需求与学生个体生涯发展需求这两个方面更好地相互匹配,从而达到改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的。
  第三,开展创业教育,活化学生思想。国家号召“以创业带动就业”,其目的当然要“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其主要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使学生都成为老板,而是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激情,活化学生的就业思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负责精神和就业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首先进行创业的通识教育。
  培养就业者往往强调对上级、对工作规范的服从精神;造就创业者则需强调闯关夺将、抢占先机、卓尔不群。
  活化教学制度的结果必然增加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将会提高人才培养成本,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师资力量(包括数量、结构和水平)和教学设备设施的匮乏,经费投入不足。所以制度创新过程有赖于有关各方对改革方向的高度认同和实施过程的共同努力,首先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然后是学校领导班子,最后是全体教职工的认识和行动,因为这项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利益。
  
   (三)强调全面素质,慎提“零距离就业”
   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交往、团队合作、独立思考、事业心、责任心、意志力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看重,我们许多就业失败的毕业生,往往失败在非专业能力上。因此我们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强调学做人的首要地位,实现学做人和学做事在理念上的统一和方法上的结合。
  所谓学做人,就是自然人通过学习成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自然人的社会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个性发展,即潜能开发和才能施展,分享社会权利;另一方面是融入社会,服从社会运行规则的约束,不妨碍别人,为社会尽义务、做贡献。我国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金怡濂,不久前在“原声讲堂”回答听众提问时说:“不管哪种价值观,至少包含国家的利益、国家的需求在内,尽量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16}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再中肯不过了。
  日前我看到蒋乃平先生最近主持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以大量的调查数据说明中职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应有要求,其中关于“用人单位的需要”部分的若干结论与本文主题相关。鉴于他的成果尚未公开发表,所以我无权公布其中的核心内容和有关数据,只对有关全面素质培养的几个要点,根据我的理解引证如下: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高度重视一线岗位求职者的文化基础,其中对语文、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要求,几乎是对所有专业毕业生都有较高要求的。对于数学、外语则因不同专业而有不同要求。
  ――大部分用人单位十分重视求职者的学习能力、理解力和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合作能力和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
  ――用人单位自然更关注一线岗位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把专业水平、道德水平作为录用一线劳动者的首选要求。
   现在有一个口号叫做“零距离就业”或者叫“无缝对接”。我主张这样的口号主要应用于“职业培训”和完全“订单培养”的学生,而不是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普遍要求。其主要理由是:第一,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如学习期间对于就业去向能够明确到具体岗位,用人单位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后期能在即将就业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等等,如果缺乏上述条件,在就业初期都很难避免一定时间的适应过程;第二,“零距离就业”容易忽视(不是必然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蒋乃平先生主持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只考虑“岗位现实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而极少考虑员工的自我发展需要;第三,就业上岗后对环境、规章、设备、产品及人际关系等等有一段适应期是正常现象,我们要求这个适应期尽可能短些,但把“零距离就业”作为所有“职业学校教育”的理想标准是不恰当的,因为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毕竟是两个领域,各有不同的运行规则。学习环境要尽量贴近工作环境,应该强调学和做的零距离,做中学,学中做,这些原则无疑都是对的,但是,这些过程的核心仍然是“学”,不能认为“做”就是“学”;第四,就业后完成一定的适应过程原则上应该是用人单位的责任,不能把这个责任完全转嫁到学校。
   根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提供的资料,目前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期,高职近60%的毕业生是一年左右,中职近60%的毕业生在三个月左右。{17}我们可以要求更短一点,尤其对高职,但不宜要求都是“零距离就业”。“一刀切”地要求“无缝对接”的后果,将助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不合理要求,从而有可能损害毕业生的正当权益,影响就业质量。
  
  结束语
  
  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潜能开发和人的才能施展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增长和进步。教育是通过就业联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纽带,它既服务于人的发展,又服务于社会发展,这就构成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教育服务的三维关系。然而教育服务是有主次先后之分的,它必须优先服务好人的发展,更多的关注人的潜能开发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才有可能实现人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良好匹配,从而使其双方都获得充分发展。这是我对“人的因素第一”、“以人为本”理念的粗浅理解,也是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粗浅理解。
  在教育大众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现代职业教育,是大多数人的发展与大多数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过程也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是本文论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并提出上述思考和建议的基本出发点。
  其实,黄炎培先生对此早有结论,他说:“教育是什么呢?教育以‘人’为本位。不是把课本或学校做本位,亦不是把地方或国家做本位”。{18}
  
  注释:
  {1}{11}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3).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5}{8}{9}{13}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4日第3版.
  {3}{4}{6}{7}{10}{12}{14}{17}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青世嘉教育机构.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36期第54-64页.
  {15}余祖光.调动办学主体积极性,消除供需错位,转化潜在需求.中华职教社编.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2000.12.
  {16}北京青年报.2008年3月12日,D2版.
  {18}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第32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