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5 04:23:25 影响了:

  摘要在试验条件下,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的方法和人工催产受精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比不同的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的开口成功率,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开口生物饵料,提高仔鱼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2007年7―9月,人工催产了55尾鞍带石斑鱼亲鱼,产卵11 559 g,获得的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只有4.42%~8.78%,鞍带石斑鱼于3日龄开始摄食,投入原生动物的仔鱼成活率最高,投入轮虫的次之。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开口饵料
  中图分类号S965.334;S9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20-03
  
  ResearchonArtificialPropagationTechnologyofEpinepheluslanceolatus
  YANG WeiFU Shu-yuanGUO Ren-xiangWU Xiao-yiLI Xin-weiCHEN Guo-hua *
  (College of Ocea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ways to culture broodstocks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and the states about artificially spawning fertilized eggs in detail,and contras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outh-open preys on survival rates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July to September in 2007,fifty-five broodstock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were artificially spawned and produced 11 559 g eggs,but the weight of fertilized eggs were only 725 g.The fertilized rate was just between 4.42% and 8.78%.The survival rate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feeding on protozoa was the highest.Additionally,the survival rate of that feeding on rotifers was the second.
  Key wordsEpinephelus lanceolatus;broodstock culture;artificial spawning;initial feed
  
  亲鱼的培育和人工催产是鞍带石斑鱼人工繁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能否获得优质的受精卵,从而顺利开展人工育苗。因此,通过亲鱼的培育和人工催产试验,摸索并最终掌握催熟鞍带石斑鱼亲鱼的有效方法。一般认为,石斑鱼类属于雌性先熟鱼类,性转变通常发生在高龄,在自然海区,石斑鱼的自然性转化一般发生在年龄和个体比重较大的个体[1]。黄建辉等[2]报道了鞍带石斑鱼属于雌性先熟型的雌雄同体鱼类,最初性成熟时(野生鱼3龄,人工养殖2龄)为雌性,鱼生长至一定年龄(野生鱼4~5龄,人工养殖3龄),性转变为雄性但比例较小,表明雄性亲鱼较难获得。黎祖福等[3]报道了利用网箱和室内水泥池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获得低龄的功能性雄鱼,并进行了人工催产试验,获得一定数量的受精卵。在此则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的方法和人工催产产卵受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尽管亲鱼人工培育和催产是获得鞍带石斑鱼优质亲鱼和受精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的技术水平有限,亲鱼成活率及受精卵质量较低。为此,该试验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继续研究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和催产的最优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海南生利水产种苗公司三亚红沙港网箱养殖基地、海南海黎三贝珍珠养殖有限公司(英州基地)进行,所有亲鱼均饲养于该网箱养殖基地中。
  1.2亲鱼来源
  红沙基地于2001年购入海南东岸自然海捕的2~3 kg鞍带石斑鱼100余尾,饲养于网箱养殖基地中,养成并从3龄开始强化培育作为亲鱼,现存活34尾,其中8尾自然性转变为雄性亲鱼,英州基地从新村港等地收购到亲鱼21尾。
  1.3试验方法
  1.3.1亲鱼培育。所有亲鱼均饲养于5 m×5 m×3 m的网箱中,每天投喂新鲜下杂鱼、虾、蟹或鱿鱼等,进入3龄后每天还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6~8 g/kg、微量元素6~8 g/kg、高级鱼油和多种维生素(主要含VC、VE 2~4 g/kg,以α2淀粉作为粘合饲料,混合调均匀后塞入鱿鱼外套膜内投喂,投喂饵料量为鱼体重的2%~5%。在饲养过程中,保持网箱水流畅通清洁,定期更换清洗网衣,每天检查网箱,发现网箱中有破损或有漂浮污物时必须及时处理。当水温低于21 ℃时,每3 d投喂1次,水温在22~29 ℃之间时,每天投喂1次,每天9:00前完成,高水温期间适当减少投饵量。饲养海区远离内港,海水清澈交换量大,无富营养藻类,海水盐度常年保持在3.0%~3.3%之间,pH值保持在7.95~8.35之间,溶氧6.8 mg/L以上。
  1.3.2人工催产。进入繁殖季节(7月)后,便开始挑选体色鲜艳、完整、健康无伤、腹部柔软膨大、显露性腺轮廓的亲鱼,雌鱼挑选腹部膨大且较为柔软的,雄鱼为轻压腹部精液流出的个体。雌雄判别根据2个原则:①在繁殖季节雌性鱼腹部膨大并有3个孔,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生殖孔呈暗红色向外微长,而雄鱼只有2个孔分别为肛门和泌尿生殖孔;②进入繁殖季节前雄鱼背部体侧呈暗褐色,腹部发白,呈深红色[4]。按雌雄比例1∶1移入产卵网箱(80目)中注射催产激素催熟,在网箱中排卵受精。为简化操作过程,减少亲鱼的损伤,人工催产应与亲鱼的选择同时进行,将挑选好的亲鱼放入施以丁香酚浓度30~50 mg/L的海水溶液中,待亲鱼麻醉侧卧时,即可实施催产。催产激素种类和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00~500 IU/kg・体重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 40~50 μg/kg・体重,2种混合使用,用0.6%生理盐水稀释,制成悬浊液。注射量为5~10 mL,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1/2,胸鳍基部注射,注射时针头朝向头部,与鱼体呈30°角。
  1.3.3产卵与受精卵的收集。将经催产待产亲鱼移入产卵网箱,放养密度为1尾/m2,若条件允许,可在网箱内部设气石,适量充气,在28 ℃水温条件下,效应时间大约32 h。亲鱼一般在夜间产卵,卵在水中自然受精,第2天早上用捞网收集,将上浮好卵打捞,并经过滤海水洗涤,计数后移入孵化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4开口饵料的筛选和仔鱼的培育。用3口10 m2的水泥池(池A、池B和池C),分别记为处理A、B、C。处理A、B、C各投放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密度为37 500粒/m2,任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孵化出仔鱼,仔鱼继续在池中培育。育苗开始的水深为50 cm,从孵化后第2天开始每天早上添加5 cm的微绿球藻藻液,育苗池气石布置为1个/m2,微充气,温度24~26 ℃,pH值7.95~8.10,盐度2.7%~3.1%,光照度0~3 500 lx。仔鱼开口时(孵化后3 d和4 d),所用的牡蛎受精卵来自于当地性腺饱满度较好的牡蛎通过挤卵受精获得。小型轮虫采集自用鱼浆培育的池塘,多为褶皱臂尾轮虫,经120目筛绢网滤去较大个体。原生动物采集至对虾养殖池塘,并于室内扩大培养,多为海水纤毛类。处理A投喂原生动物(450目筛绢网收集)50个/mL,处理B投喂轮虫幼虫(250目筛绢网收集)10个/mL,处理C投喂牡蛎受精卵10个/mL,仔鱼开口期间,育苗池中保持稳定的饵料密度。至孵化后第5天,3个处理均改投轮虫(150目筛绢网收集)。
  每天晚上于育苗池中4个角落气头处用烧杯取水样,测定存活仔鱼的密度,并以初孵仔鱼的平均密度数量作为基数,计算仔鱼当日的存活率[5],连续测定至孵化后第7天。
  存活率(%)=■×100
  仔鱼孵化后第5天,在投喂中型轮虫2 h之后,从每个育苗池中随机取10条仔鱼,在解剖镜下取消化道内容物观察,检查并计算每尾仔鱼胃中的轮虫个数,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仔鱼孵化后第5天对轮虫的摄食强度[6]和摄食发生率[7]:
  摄食强度=仔鱼胃内轮虫总数/10
  摄食发生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亲鱼养成
  营养强化培育后,共存活18~63 kg的亲鱼有34尾,其中8尾自然性转变为雄性亲鱼;同时,英州基地从新村港等地收购到亲鱼21尾。
  2.2亲鱼产卵行为观察
  2007年8月14日将挑选好的亲鱼于16:00注射催产激素,之后放入产卵网箱(80目),雌雄比例1∶1。注射后直至次日21:00亲鱼都无异常活动,大部分时间都隐蔽于网箱底部,偶尔上浮。从15日9:00起发现4条亲鱼两两配对在网箱中层缓慢游动,游动时雌性的亲鱼在前,雄性亲鱼尾随其后,偶尔用头部紧挨着雌性亲鱼胸鳍后端的腹部做轻微的接触。至24:00,发现两两配对的亲鱼静止于网箱角落上层,头部相互紧挨着,又约过了十几分钟,产卵网箱中开始出现受精卵。
  2.3催产结果分析
  2007年7―9月催产结果见表1。此次试验所获得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比较低,只有4.42%~8.78%。卵细胞受精后8 min吸水,卵周隙稍有增大,17 min后卵细胞内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集中,胚盘隆起。受精卵为圆球状,卵径0.75~0.83 mm,卵膜光滑,卵周隙较小,富弹性。受精卵清澈透明,内有1个圆形的油球,油球直径0.185 mm;已与卵巢滤膜分离、但未成熟的卵细胞,卵周隙较大,卵径0.37~0.56 mm,白色不透明,呈近圆形或椭圆形;过熟卵细胞,卵周隙较小,卵质呈淡黄色或乳白色雾状,油球1个或2个,卵膜皱折,无弹性,易破裂,常无法发育变成死卵沉于水底层;已成熟但未受精的卵和受精卵比较类似,但无法正常发育,在盐度为3.1%的海水中孵化9 h后大部分仍然保持透明上浮状态,但镜检发现卵膜上黏附的脏物较多,卵膜内容物也出现凝结块状物质。
  2.4仔鱼的存活率
  仔鱼孵化后7 d内的存活率见图1。处理A在孵化后7 d时仍有28.12%的存活率,只有在孵化后3 d时略低于其他处理,此后便一直维持着最高的存活率。而处理B在孵化后7 d时仔鱼存活率为2.3%,大大少于处理A,但仍高于处理C。处理C在孵化后5、6 d时便发生了大量死亡,导致了存活率的大幅度下降,至7 d时便只有0.8%。
  2.5仔鱼孵化后第5天时对轮虫的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
  仔鱼孵化后第5天时对轮虫的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见表2。在孵化后第5天,处理A的仔鱼对轮虫的摄食强度最大,为4.8个/尾,摄食发生率为90%,处理B、C与处理A差异较大,证明此时处理A的仔鱼已经能够正常摄食轮虫。而处理B、C的摄食强度较低,分别为0.6、0.1个/尾,摄食发生率也分别只有20%、10%。
  3结论与讨论
  3.1亲鱼的培育
  鞍带石斑鱼人工培育条件下尚未见有自然产卵的报道,生产中往往必须通过注射催产激素来获得产卵。而在鱼类生殖过程当中,有关的激素由鱼脑、脑下垂体和性腺合成并释放出来,控制生殖活动[8]。当鱼体的激素(内源性激素)分泌不足,整个生殖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时,人工注射催产剂(外源性激素)能使已接近成熟的性腺在短期内过渡到成熟状态,起到推动生殖活动正常进行的作用,但对于成熟度差的性腺,即使多次注射也难奏效。因此,性腺发育是否接近成熟(性腺达Ⅳ期末),是催产能否奏效的基础[9]。人工繁殖的成败,关键在于亲鱼培育。亲鱼产卵前1个月或产卵期间,应注意加强亲鱼的营养,这与亲鱼的产卵量和受精卵的质量关系密切。刘付永忠等[10]在对斜带石斑鱼亲鱼强化培育研究中,设置了仅以新鲜下杂鱼做饲料的对照组和除饲料外还添加了亲鱼强化剂的营养强化组,发现营养强化组在15 d的时间内卵巢从Ⅲ期发育到Ⅳ期并产卵,而对照组中亲鱼卵巢并没有进一步发育。石斑鱼的亲鱼培育又以雄鱼的培育更为关键,经常出现转化出的雄鱼数量太少或精量不足,这种现象在鞍带石斑鱼的亲鱼培育当中尤为突出。此次试验中所产出的卵大部分为正常成熟的卵子细胞,表明雌性亲鱼发育较好,产卵量也较为正常。黎祖福等[3]于2004年7月26日人工催产了3龄以上的鞍带石斑鱼亲鱼62尾,产卵17 kg,其中受精卵11.6 kg,受精率为68.2%,相比之下,该试验中受精率低,这很可能与该试验中自然转化雄性亲鱼的数量不足和培育的雄性亲鱼成熟度不高有关。因此,如何提高雄性亲鱼的数量和成熟度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黄建辉等[2]则报道了为解决人工繁殖中雄性亲鱼的不足,采用埋植法将17 α甲基睾丸酮植入鱼体,来诱导鞍带石斑鱼提早“性转变”,获取有生殖功能的雄性亲鱼,取得一定的成效。
  3.2自然产卵和受精
  鞍带石斑鱼属于多次产卵型,生产上在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育便又可恢复产卵,产卵量和亲鱼的年龄、大小、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及其他条件有关[11]。鞍带石斑鱼产卵周期为每年的下半年高水温期[12],这可能与其性腺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有关。因此,饲养海区每年的平均海水温度变化应会对鞍带石斑鱼的繁殖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海南,鞍带石斑鱼2006年的繁殖时间为6―12月,进入2007年则是8―11月,繁殖周期明显缩短,其原因可能与2007年“拉尼娜”现象有关。2007年在“拉尼娜”现象的干预下,大气环流异常,冷空气频频南下造成南方下半年降雨量激增,近海表层海水温度与2006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产卵受精时除了和亲鱼的成熟度有关外,还与交配时的雌雄比例有较大的关系[13],黄建辉等[2]报道由于鞍带石斑鱼的雄性亲鱼精量少,雌雄比例必须保持1∶1~3,以保证受精的顺利进行。此外,网箱中较为狭小的空间也有可能会限制了雌雄追尾,从而导致了雌雄亲鱼配对同步的失败,邹记兴等[11]对点带石斑鱼的研究认为,室外池(大)培育的亲鱼产卵受精率较室内池培育的要高。因此,在人工繁殖中有必要选择面积宽敞的培育场,所以提高亲鱼的产卵受精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开口饵料的筛选
  由于仔鱼开口时处于混合营养阶段,一旦内源性耗尽而未能建立起外源性营养关系,仔鱼将会出现大量死亡。殷名称 [14]认为仔鱼从初次摄食到PNR(不可逆点)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仔鱼建立起外源性营养关系,反之则越不利。这也可以理解为仔鱼开口的时间窗口,其时间长短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卵黄囊卵黄内容量和孵化温度条件[15]。而在实际的石斑鱼育苗生产中,仔鱼往往在开口后的第3、4天时出现大量的死亡,在图1中仔鱼孵化后,处理C仔鱼的每天死亡损耗都很大,这可能与鞍带石斑鱼的仔鱼无法成功开口摄食和受精卵质量较不稳定有关,可以推断其仔鱼初次摄食到PNR的时间将会比一般的石斑鱼仔鱼要短,这也很可能是鞍带石斑鱼育苗中经常导致开口失败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在鞍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时必须及时提供良好的开口饵料条件和环境条件,才能保证仔鱼的顺利开口。魏开建等[16]和张海明等[17]认为,大多数的鱼类早期仔鱼阶段视网膜网络会聚程度最低,视敏度较高,且感受细胞为高密度的纯单锥细胞,适应于感受强光,而较高的视敏度有利于辨认运动中的浮游生物等小型水生生物,为成功捕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提供足够强度的光线条件下,投喂适口性好且容易发现的开口饵料成为关键。相对于仔鱼的口裂大小(0.112~0.120 mm)来说,表3显示试验所用开口生物饵料大小基本未超过仔鱼的开口口径,但日本学者代田昭彦[18]曾对不同的仔鱼口径与吞食的饵料生物大小做了系统的比较之后认为,仔鱼仅能吞食下其自身口径50%~75%大小的饵料生物个体[19]。因此,如果单从仔鱼开口的口径来考虑,则在一定范围内开口的效果和饵料生物的大小成反比,但实际上在试验中以原生动物为开口饵料组的存活率最高,小型轮虫次之,牡蛎受精卵最差。可能是由于原生动物和轮虫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都比较相似,相对而言,仔鱼更容易辨认运动中的个体。
  孵化后第7天时处理A的存活率远远高于B组,是因为原生动物的大小更适合仔鱼的开口口径。处理C存活率低,这可能与投放牡蛎受精卵对水质污染较大有关。对仔鱼孵化后第5天的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的调查表明,以原生动物为开口饵料的处理A中,其仔鱼不仅能够开口摄食度过了混合营养期存活下来,还能够捕捉更大型的浮游生物个体,顺利进入了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也证明了原生动物更适合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而应用于育苗生产中。
  4参考文献
  [1] 葛国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131-133.
  [2] 黄建辉,吴天明,林秋生,等.鞍带石斑鱼养殖技术初探[J].科学养鱼,2002(5):20.
  [3] 黎祖福,陈省平,庄余谋,等.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6,27(3):78-85.
  [4] 黄建辉,吴天明,林秋生,等.龙胆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2(6):57-63.
  [5] 谢仰杰,翁朝红,苏永全.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123-130.
  [6] 李大勇,何大仁,刘晓春.光照对真鲷仔、稚、幼鱼摄食的影响[J].台湾海峡,1994,13(1):26-31.
  [7] 王涵生.赤点石斑鱼早期仔鱼轮虫日摄食量的研究[J].水产学报,1996,20(4):365-369.
  [8] 林浩然.神经内分泌因子调控鱼类生殖和生长的相互作用[J].动物学研究,2000,21(1):12-17.
  [9] 张海发,王云新,刘付永忠,等.网箱养殖鞍带石斑鱼的生长及性腺发育[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3):82-84.
  [10] 刘付永忠,王云新,黄国光,等.斜带石斑鱼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6):81-85.
  [11] 邹记兴,常林,向文洲,等.点带石斑鱼的亲鱼培育、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J].水生生物学报,2003,27(14):378-384.
  [12] 杨洪志,梁荣峰.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02,17(7):20-21.
  [13] 何源兴,陈文义,廖一久.鞍带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之人工繁殖[J].水产研究,1997,5(2):129-139.
  [14] 殷名称.北海鲱卵黄囊期仔鱼的摄食能力和生长[J].海洋与湖沼,1991,22(6):554-560.
  [15] BLAXTER J H S.Pattern and variety in development of fishes[M]//HOAR W S,RANDALL D J.Fish Physiology:Vol.XIA.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8:1-58.
  [16] 魏开建,谢从新.乌鳢早期视网膜发育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 (5):408-412.
  [17] 魏开建,张海明.鳜鱼视网膜发育的组织学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3):263-269.
  [18] 代田昭彦.水产饵料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323-325.
  [19] 宋微波,马洪钢.我国海洋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0,35(5):10-1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