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1:35 影响了:

  摘要 研究高中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的重难点突破策略并进行实践。通过教学实验。分析前后测调查和随堂检测结果,发现实验前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都没有明显变化。但实验班学生对部分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班。还探讨了两种教学方案导致不同教学效果的可能原因等。
  关键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策略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1.1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节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相对抽象、微观,新的专业名词多,重难点为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种,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的不同,核苷酸分为8种。学生对碱基的记忆有一定的难度。在一节新课中,学生要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新的名词,所以学生容易相似,造成概念混淆。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大部分也是教学难点,如核酸的分类、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核苷酸的种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总体思路
  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步骤,编写问卷,研究教材,确定教学方案并完善。前测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出现的重难点的看法,根据反馈完善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观察,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比较哪种教学策略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前测结果,对知识点进行不同处理,设计出不同教学策略的方案,即对照方案(按教材知识顺序即现成的教学方案1以及实验方案(根据前测结果和教材分析重新设计的方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后对前后测调查问卷、考查问卷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2 问巷设计
  问卷分为前测问卷、后测问卷、知识点考查问卷三大块。前测问卷与后测问卷题型、题量相同,各8小题。其中1-5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课程的认识、生物学习的兴趣以及生物学习的动力;6~8题调查学生对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方案的看法。知识点考查问卷有10题,主、客观题各半。其中1-6题考查学生对这节课重难点的把握;7~10题针对同一节课不同知识点设计习题(客观题),考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3.1.1 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按选择的频次高低排列,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依次是:①教师讲解,学生听记;②教师结合教具、模型讲解;③实验;④用多媒体播放教学短片;⑤指导学生自学;⑥组织小组讨论。其中,第一种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前3种方法在所有教学方法中占了约77%(图1)。
  3.1.2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是:①教师结合教具、模型讲解;②教师讲解,学生识记;③用多媒体播放教学短片;④实验等。其中,前3种教学方法受欢迎程度相当,共约占3/4的比例(图2)。交叉分析发现,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中,①②④点也是教师采用较多的,而第③点教师应用略少。总体来说,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相符。
  3.1.3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法
  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法较分散,按出现频次多少依次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品表演;组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图3)。前四种教学方法总和超过了3,4,其中名列第一的“指导学生自学”比例最高,占了1/3。组织小组讨论这一方式处于“尴尬”的地位,既是一部分学生(13.0%)最不喜欢的教学方式又是少数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图2)。
  学生希望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如希望教师多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透彻、归类总结并板书列出重难点。此三者共占学生总数的82.7%(表1)。
  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才可能达到这几项要求。
  综上,现实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得较多,而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师较少采用。故在教学方法上不必有较大的变动。高中学生不喜欢教师上课有太多花样,如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而希望教师能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突破重难点。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很扎实,还要有深厚的教师基本功,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
  3.2 学生学习兴趣:前测、后测问卷调查分析
  在本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都有所提高,但都没有达到统计学上差异显著的水平(表2]。这可能是因为相关教学改革尝试的时间较短。
  3.3 课堂检测分析
  在考查的4个知识点中,2个班对于其中的知识点二和三都掌握得较好,尤其是实验班仅有2人没有准确掌握知识点三。而实验班对知识点一和知识点四的答题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表3)。
  知识点一考查的是核酸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题目选项中设有(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等概念。在实验方案中,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笔者将DNA和RNA这两块相似的内容分开讲述并进行对比,这一安排使实验班学生对该知识掌握得更好,正确率比对照班高23.3个百分点。
  知识点四考查的是核酸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备选项有: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正确);B、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无关(错);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错);D、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错)。这道题目的难度较大,正确率都偏低,对照班很多学生选择C(23.3%)或者D(34.9%),答对率仅4成。实验班除了选择A以外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的比率为B(9.3%)、C(13.0%)、D(7.4%)。显然,实验班排除混淆选项的能力比对照班高得多,说明笔者设计实验方案的目的达到了,即通过类比、加强名词的解说让学生深入掌握这一节内容中出现的名词的准确含义。
  4 讨论
  4.1 实验方案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能原因
  本节课的实验方案分四个部分:①核酸:讲明其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是由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3部分组成的;②DNA:强调DNA的中文名称,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结合中文名称进行记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进行第一次知识回顾;③RNA:强调RNA的中文名称,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又一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又能复习旧的知识;④DNA与RNA的异同。从整体来看,实验方案的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总――分一总,不同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结构安排看起来比较累赘,明明是相似的知识点却重复讲,但对于刚接触这么多陌生名词的学生而言,这点“累赘”还是必要的。正是因为实验方案“累赘”的处理方法,学生对知识点一和知识点四掌握得更好,教学质量比对照班好很多(表4)。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层次、归纳、总结、比较显得尤其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些。为了使这节课的教与学效果更好,结合本节课不同概念相似度高的特点,在实验班的教授过程中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名词、概念进行反复比较,每个知识点环环相扣,学生即使第一个知识点听不懂,教师在讲授下一个知识点时会帮助学生攻破上一个知识点;若学生对第一个知识点已经听懂,则可以在教师讲授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进行两个知识点之间的比较。这样就很好地突出了本节重点,讲透了难点。
  本研究做到了将重难点突破方法与生物教学实践相结合,实验方案达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实验方案也应该适合大部分中学,实验相关资料(包括问卷、习题检测及实验方案等)齐全,能够随时供一线教师查阅、借鉴,为今后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4.2 在一定条件下对照方案也是可行的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教学质量比对照班好,实验方案在教学设计上略胜一筹。但并不意味着对照方案一无是处,其教学设计条理很清晰,依次讲授核酸分类、核酸分布、通过比较基本单位的不同讲授DNA和RNA的区别,知识点一条线到底。与实验方案相比就是少了归纳、类比,而且节奏较紧凑,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方案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郑云郎.解决生物化学教学难点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2,(05):59―60
  [2]张日新.“突出重点,讲透难点”之我见[J].医学教育,1994,(09):22―23
  [3]宋秀和.层层分析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难点的突破[J].科学教育,2009,(01):19
  [4]周照县.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技巧[J].中学生物教学,2004,(06):35
  [5]王斌.谈生物教学中难点的处理[J]生物学杂志,1992,(05):43―4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