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
 

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

发布时间:2019-02-19 03:54:51 影响了:

  【摘要】志愿精神作为现代文明的体现,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以往有关志愿精神的研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志愿精神;志愿动机;综述
  
  1.志愿精神的相关概念
  志愿精神(volunteerism)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目前对志愿精神最具权威性、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的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积极态度;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志愿精神具有自愿性、慈善性、非强制性和高尚性的特点。
  2.志愿精神的相关研究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西方对志愿精神的研究较为成熟与丰富,其对志愿精神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研究大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动机以及影响力等方面。
  2.1.1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
  关于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者多从人格特质、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人格特质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Gillath等用VFI量表对自愿教学、帮助有困难的人和照顾病患等志愿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属于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个体会更少地参与志愿服务,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会有更多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Carlo等人针对五大人格特质与志愿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怡人性和外向性可以通过个体的亲社会动机来影响志愿行为,其中外向性与志愿行为显著相关。Matsuba等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志愿者在与志愿行为有关的正性情绪、社会技能、同情心和情感调节等人格特质上表现得比非志愿者明显。Yates 和Youniss指出高自尊是促进和维持志愿精神的一个诱发因素。
  然而人格特质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并非是最直接,个人因素和志愿者行为之间都存在着中介因素,比如公民义务、身份认同、机遇、亲社会动机等。
  2.1.2志愿动机
  对志愿精神的内在动机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Glary等人通过自编的VFI问卷,提出并验证了志愿者行为的六种动机类型即价值表达型、学习理解型、社交型、职业生涯型、自我保护型和自我提升型。价值表达型指表达或实践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如利他主义或人道主义;学习理解型指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或者练习一些平时很少使用的技能;社交型是指增强个体的社会关系;职业生涯型指获得和丰富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经验;自我保护型指减少如内疚之类的负面情绪或者解决个人问题;自我提高型指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发展。Tschirhan等人通过对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研究发现了志愿者的五种行为目标:工具型、利他型、社会型、自尊型以及回避型。
  2.1.3志愿精神的影响力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和被服务者双方都是有益的。Hunter and Linn(1981)发现从事志愿者的人会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强烈的生存意识,更良好的自我感觉,和更少的郁闷与焦虑情绪。专门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参加越多的志愿者活动,个体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程度就越高。而在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7年纵向研究中,Lum等人发现,每年参加多于100小时志愿者活动的被试的健康和身体功能水平下降更慢,抑郁水平更低,并且比一般被试的死亡率低28%。志愿行为与受助者的抑郁发生率也呈负相关, Clary 和其同事研究发现, 有志愿者陪伴的艾滋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倦怠等消极情绪更少。当然,志愿者行为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比如感染传染性疾病;志愿者的身份如艾滋病志愿者,可能会使志愿者感到尴尬不安, 甚至蒙受耻辱;而与身陷苦难的人接触或者服务对象中途死亡等都可能使志愿者遭受心理的创伤。
  2.2国内关于志愿精神的研究
  国内对志愿精神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大多是对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的)进行回顾,并进行一些理论分析和探讨,当然近几年来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志愿精神的内涵,动机以及激励机制。
  2.2.1志愿精神的内涵
  关于志愿精神的内涵,国内学者丁元竹从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联性着眼,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一种软实力、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品质。祝灵君则认为,互助与自助是志愿精神的基础,慈善与为人服务是志愿精神的核心,参与是志愿精神的本质,独立与自治是志愿精神的前提,倡导运动是志愿精神的结果。王志军认为,“奉献”是志愿精神的精神基础,“友爱”是志愿精神的精神本质,“互助”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归宿。
  2.2.2志愿动机
  与国外的研究一样,对志愿动机的研究也是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蔡宜旦等人把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划分为组织和群体的压力、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以恩报恩”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段世江,王凤湘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老年志愿者的深度访谈探讨了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包括四个即实现角色转变、实现自我价值、保持人际网络和履行社会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提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存着阶段性,参与动机不是静态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如吴鲁平中提到了“结构转型”和“多元共生”。他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成了以“责任感”、“发展”、和“快乐”为轴心的传统性动机,现代性动机和后现代性动机三种类型。提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正从传统性动机转变成现代性动机和后现代性动机。并认为不同类型的动机是可以并存的。
  2.2.3志愿行为的激励机制
  对志愿者激励方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研究的重点。张燕红提出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方式有:在组织目标上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建立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建立社会荣誉激励机制、建立社会回报激励机制、完善政策法规等。许多研究提出根据不同的志愿动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如张向群按心理需求的不同将志愿者分成六大类,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提出不同的激励方式。林敬平在对志愿动机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采用与动机类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除此外,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开始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讨了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但是对激励机制的研究多是针对志愿行为本身,而对如何提高志愿精神的研究很少,这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3.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分析,激励方式以及志愿动机上。余蓝总结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障碍性因素是:(1)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2)志愿服务没有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3)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模式趋于行政化。(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相应提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方法。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大多都是根据自己提出的参与动机的理论构想,采用自编的动机问卷进行调查,而研究对象主要以体育赛事志愿者为主。
  目前国内关于志愿精神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的研究不多。目前关于志愿精神的研究大都从伦理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研究。(2)研究大多还是定性的讨论,很少有定量的研究,特别是几乎没有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调查问卷和标准化心理测验进行的定量研究。(3)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志(下转第9页)(上接第52页)愿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的研究上,目前还没有全面了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标准化问卷。■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J].人民论坛.2008,(8).
  [2]丁元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3]徐步云,贺荟中.西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4):75-79.
  [4]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029(3):42-47.
  [5]祝灵君.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与政党领导[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8):34-36.
  [6]王志军.论志愿精神之于和谐社会[J].当代青年研究.2006(5):11-1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