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天气【甘肃省古浪县林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天气【甘肃省古浪县林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25 03:57:11 影响了:

  摘要:通过分析古浪林业结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林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在具体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业;结构调整;思考   
  1基本概况
  
  古浪县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青藏高原东和阿拉善蒙古高原西南三地交汇处,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高度1 550~3 469m。气候属祁连山高亚干旱区和河西冷温干旱区,年平均气温4.90 ℃,7月份平均气温17.50 ℃,元月份平均气温-26.40 ℃,无霜期146d左右,≥10 ℃的积温 1 940 ℃,具备了一般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全县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部山区平均降水量360mm,北部风沙沿线为200mm左右。蒸发量在1 777~2 800mm之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递增。因此,山区气候温凉,降水较多,适宜山地森林灌丛的发育。平原和沙漠地区,风大沙多,降水较少,地面水资源短缺,受蒙新荒漠气候、青藏高原环流和黄土高原气候的综合影响,仅有荒漠植物分布,在农业生产上既有属于中部干旱地区的旱作农业区,也有属于井河黄绿洲灌溉农业区,一般年景农业收成基本稳定。但是,由于森林面积少,生态环境恶化,水分供应不足,一些农作物常受干热风、干旱、霜冻以及风沙的危害,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因此防护林体系建设是调节古浪生态向良性循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2林业结构现状
  
  古浪县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生态资源制约型县份,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9.40%,其中有林地54万亩,灌木林地19.5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8.30万亩,苗圃地0.20万亩,宜林荒山(沙)荒地72万亩。森林覆盖率7.26%,储备效益198亿元,2006年林业总收入466万元,人均11.90元。
  2.1结构调整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2.1.1产业结构传统经济体制下,古浪林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较快,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只有少量的林果产品粗加工,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得到较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已有单一的果品、木材逐步扩大到药材、蔬菜、野生植物等领域,产品得到了较大的丰富,第三产业中,林产品贮藏、流通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专业营销队伍,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昌灵山、十八里堡森林旅游,马路滩观光农业,八步沙沙漠旅游为骨架的生态旅游业雏形。
  2.1.2树种及品种结构就树种结构而言,防护林中二白杨、新疆杨、沙枣、白榆、花棒等乡土树种优势明显,银新杨、国槐、白蜡、金丝垂柳、紫穗槐、樟子松等一批名优新树种、新品种等到了引种推广,并在通道绿化和村镇绿化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初步效益,丰富了种质资源,优化了树种结构。经济林中,苹果占到70%,梨、杏、桃占14%,枣树占6%,葡萄占10%。近几年来,传统的苹果、梨、杏、桃等品种主要以更新改造为主,比重趋于下降,而以枣粮间作、庭院鲜食葡萄和酿造葡萄发展较快,比重迅速提高,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1.3所有制结构1999年县上做出《古浪县林地、林木经营权属改革方案》,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实现林地、林木依法流转,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使以大户承包治理造林的私有林业步入快车道,仅3年时间,就有60多户造林大户承包治理“四荒”地29.6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封育治理29.60万亩,并且呈迅速扩大趋势,林业所有制结构已实现了从国有为主,到国有、集体、个体“三分天下”的格局。
  2.2存在的问题
  2.2.1产业结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表现为林产品结构性过剩,有优势的产品无规模,有规模的产品无特色,积压滞销,整体效益不高,第二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产品加工尚停留在粗、浅加工的层面上,附加增值少,第三产业虽具雏形,并有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因起步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迅速掘起。
  2.2.2林种、树种结构比例失衡,结构单一。在林种上,生态林比重大,商品林比重小,特别是用材林尚处在空白阶段,林业经济效益低,利益驱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发展动力,人工林树种结构上,乡土树种比重大,且结构单一,部分优良树种虽被引种推广,但所占比重很小,影响了绿化水平,特别是在农防林中,二白杨所占比重过大,且多为纯林,给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济林中大部分品种老化,果品质量低劣,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低。
  
  3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发展对策
  
  3.1总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巩固提高第一产业,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林业,扩大林业资源,拓宽林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深化林产品加工,实现附加增值,并通过兴办森林旅游、观光农业、沙产业开发,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3.2重点与对策
  3.2.1大力引进推广新树种、新品种,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林种结构中北部以防风固沙林,中部以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南部以水源涵养林为主,适度发展用材林,在树种结构中,引进推广适合我县栽植的新品种、新树种,并加速国槐、云杉、油松、樟子松、金丝垂柳、白蜡等园林绿化树种的培育,农防林以新疆杨、银新杨、白蜡、紫穗槐等乔灌树种为主,经济林以更新改造现有品种为基础,巩固现有优质基地,着力发展枣粮间作、杏粮间作、庭院葡萄,试验推广农渠、地头沟枸杞、玫瑰等高效经济林及优质果品反季节栽培,提高林业在农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防风固沙林以灌木为主,乔灌结合,以沙枣、花棒、白榆、红柳、毛条、梭梭为主,并逐步推广樟子松等针叶树种,针阔混交,提高防风能力。
  3.2.2努力培植龙头企业,深化林产品加工,实现产品附加增值。以马路滩林场为龙头,扩建野生植物、高效蔬菜生产加工线,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绿色食品生产能力,筹建酿造葡萄榨汁及果品、木材精、深加工生产线,对酿造葡萄等进行就地加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定单农业,降低林农生产风险,努力培养一批生产技术、科技带头和市场营销人员,加大企业宣传力度,及时提供科技服务,掌握市场动态,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
  3.2.3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我县昌灵山景点集中,宗教文化悠久,素有“翰海明珠”和“西北小武当”之誉。马路滩林场集沙漠综合治理、优质果品栽培、高效蔬菜种植、节水灌溉、野生动植物繁育加工、沙漠生态圈模式为一体,两地各具特色,具有潜在的旅游观光开发价值。当前应抓住首届天马国际旅游节的机遇,在产业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方式、多形式、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旅游商品开发与旅游服务,带动全县旅游业的迅速掘起。
  3.2.4将节水灌溉与沙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根据“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开发思路,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沙漠中或沙化严重的耕地中,大力发展麻黄、甘草等中药材,并扩大种植理想大根、荷仁豆等出口创汇蔬菜,形成一个集节水灌溉、沙产业开发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优化模式,尽快建成一批林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培育特色产品,形成规模优势。
  3.2.5科技兴林,优质服务,提高林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多层次的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带头人,培养一批能够带动一片的林业科技户、专业户,示范带动林业结构调整。二是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初步建立适应林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服务网络和体系。三是狠抓科技推广,大面积推广经济林改造、容器育苗、地膜覆盖、ATP生根粉、高效蔬菜、中药材种植、节水灌溉等适用新技术,提高结构调整中的科技含量。四是狠抓品种引进推广和种苗建立,引种和栽培优质适生苗木,推动树种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29-245.
  [2] 黄大�.甘肃植被[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5-5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