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国共恩仇漩涡的中的《大公报》】 与大公报论国是
 

【国共恩仇漩涡的中的《大公报》】 与大公报论国是

发布时间:2019-04-01 03:48:51 影响了: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北洋时代,《大公报》衰落以至停刊,曾担任过《大公报》总编辑的胡政之和新闻界“名笔”张季鸾,找到商人吴鼎昌投资,将《大公报》连人带设备一起盘下。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张季鸾发表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声明言论独立,经济自存,不接受一切带政治性质的补助和投资。
  只有《大公报》拿共产党当人
  日军侵华之前,国民党军对红军发动围剿时,《大公报》就抵住各方压力,文章中一律称共军,绝不称共匪。张季鸾等人虽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他们把共产党视为在野党,给予应有的尊重。十几年之后,中外记者团到延安参观,毛泽东坚持让《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坐首席,还对他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拿我们共产党当人。”
  1935 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无意间得到一份《大公报》,毛泽东看到刘志丹建陕北根据地的消息,决定结束长征,在陕北落脚建立根据地。这则消息,出自《大公报》特派记者、26岁的北大哲学系学生范长江。
  1936年,范长江在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决定留下参加革命,但毛泽东希望他回《大公报》。归来后,范长江把他的政治主张写在社评中,措辞激烈,编辑修改他的稿子,他年轻气盛,屡有冲突。范长江1938年离职。
  中共方面对范长江的意气用事并不满意。抗战爆发后,一批地下党员“潜伏”进《大公报》,较著名的有杨刚,李纯青,徐盈、彭子冈夫妇等。周恩来惋惜地对他们说,范长江离开《大公报》,看来已经不能挽回了,希望你们继续安心在《大公报》工作,很好地利用这个舆论阵地。《大公报》领导层对这些地下党员的身份心中有数,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仍然根据才能委以重任。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时年53岁。张季鸾去世后,王芸生接替总编辑之职。王芸生的才华不逊色于张,但性格比他的恩师激烈得多。他对国民党官员极为不屑,连《大公报》前辈吴鼎昌他都不肯与之来往,只因吴已做了官。
  重庆谈判埋祸根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应蒋介石之邀飞抵重庆。
  9月1日一场鸡尾酒会上,经人介绍,毛泽东紧紧握住王芸生的手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希望你们新闻界的朋友多为和平宣传。”
  9月5日,毛泽东邀请王芸生、《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和采访主任王文彬长谈及吃饭。十几天后,《大公报》在李子坝报馆内设宴回请毛、周、王等。席间,王芸生以比喻的形式向毛委婉提出,“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毛也半开玩笑地答:“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炉灶里不许我们造饭。”大家一笑而过。这段对话为王芸生后半生的“反革命”罪名打下伏笔。
  与国共双方翻脸
  抗战胜利后,中共抢先武力“接收”东北,王芸生愤而写社评《质中共》和《可耻的长春之战》,谴责中共“进攻的战术,常使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毛先生在重庆时,曾几度在公开集会上大声地说‘和为贵’,‘忍为高’;目前这局面,试问中共究曾和了几许?忍了多少?”《新华日报》立即发表《可耻的大公报社论》回应:“……社论作者,原来是这样一个法西斯的有力帮凶,在平时假装自由主义,一到紧要关头,一到法西斯要有所行动时,就出来尽力效劳。”
  如果说张季鸾的温文尔雅让国共双方都想争取,那么王芸生的犀利孤傲则让双方都误会他是对面的人。国民党的腐败问题逐渐病入膏肓,王芸生的批评也愈发尖锐。蒋介石对陈布雷感慨:“张季鸾在世的时候,《大公报》还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还是比较友好的。王芸生当政之后,尤其是现在,是在恶毒地骂我们啊。”1948年,王芸生因激烈反对国民政府勒令《新民报》停刊,激怒蒋介石,《中央日报》在陈布雷授意下骂王芸生是“新华广播的应声虫”,王芸生与陈布雷就此翻脸。
  改组“反动报纸”
  1947年,胡政之去香港复刊《大公报》。王芸生坐立不安,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思何去何从。恰在此时,女记者兼地下党员杨刚奉组织之命,来上海动员《大公报》投靠共产党。杨刚向王芸生保证,沪津渝港四地报馆不易名,不换人,照原样出版。王芸生终于下定决心,北上平津,拼老命把《大公报》的基业保下来。
  此时已没有回头路。1949年2月27日夜,王芸生与柳亚子、叶圣陶、郑振铎、马寅初、曹禺等人,在乔冠华、潘汉年等人的周密安排下,登上著名的“民主之舟”——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华中”号海轮,从香港启程赴北平。在港期间,王芸生接到噩耗:解放军攻下天津,中共中央给天津市委的电报中说道:“《大公报》过去对蒋一贯‘小骂大帮忙’,如不改名,不能出版。”天津《大公报》改组为《进步日报》,杨刚为党组书记,创刊号发表同仁宣言,将《大公报》批为“彻头彻尾的反动报纸”。
  王芸生说,如果当年他及时看到了这份宣言,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北上。仅改名一事,已使他万念俱灰。中共中央决定,上海《大公报》不易名,不改组,王芸生仍任总编辑。
  大公报,你的阴影快散吧
  《大公报》在大陆只余上海一块阵地。王芸生认为一份全国性的大报不设在北京恐怕不行,郑重写了一封长信托陆定一转交给毛泽东。一周后,毛泽东召他进中南海,指示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报名仍叫《大公报》,负责报道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毛泽东拉着王芸生的手说:“大公王,恭喜你收复失地了啊!”
  报社虽北归,但社会环境已剧烈变化,全新的《大公报》作为一张社会主义财经宣传报纸,没有可能恢复往日风光。当年粪土万户侯的王芸生,脾气也不得不改变。1953年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与梁漱溟发生争执,毛在斥责梁的过程中,突然说,“当年有人不要我们另起炉灶!”列席会议的王芸生立即站起来:“这话是我说的。”然后就再没敢坐下。
  1966 年秋天,《大公报》停刊,王芸生下放劳改。十几年后,“文革”中停刊的报刊纷纷复刊,王芸生说:“《大公报》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文人论政已是明日黄花,已经没有必要恢复。”
  1962年,王芸生和胡政之继任者曹谷冰合著长文:《1926-1949的旧大公报》,将《大公报》和张季鸾批得体无完肤。王芸生至死不能原谅自己。张季莺病重时曾说:“能写我的传记者,惟王芸生一人耳。”1980年,王芸生走到人生终点,在意识模糊的状态下,他手里拿着一张白纸,不住喃喃地说:“寄给他,寄给他,我的白卷……”他还忿忿地喊道:“大公报,你的阴影快散吧!”
  (摘自《文史参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