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在浪尖上【焦点在浪尖上】
 

在浪尖上【焦点在浪尖上】

发布时间:2019-04-07 05:03:22 影响了:

  几年前,面对农村乍起初发的改革之浪,有的人观望,有的人回避,有的人徘徊。而他却冲上浪尖。  讥讽者说:“他是打瞌睡碰到了枕头上。”称赞者日:“这才叫改革者投身于潮流中。”毁与誉俱增,所以然者何?
  黄河两岸,中华民族的摇篮。
  谁曾料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鲁西北的黄河岸边,竟出现了一条条农民领救济粮的长龙,出现了逃荒的人流。一位年轻的新华社记者举起了相机,又沉重地放下。踏进饭店,他刚端起饭碗,眼前伸来十几只又黑又瘦、冻得龟裂的小手。为什么四千多万亩丰腴的大平原,养活不了两千万黄河儿女?他深沉地思索、探求、期待…
  (一)
  他叫李锦,一九七九年初春,第一次来到鲁西北最穷的茌平县。李锦上集市闲转,这场所是农村经济兴衰的晴雨表。几位老农在神秘地交谈:“俺队分啦,可好。你们呢?”“凑合。分了才翻身哪!”李锦借了自行车,跟踪而去。
  他来到马坊队。“马坊马坊,穷得叮当。女的外嫁,男的逃荒……”。他问村里人,怎么个分田法?一位老人说:“分田包干,又土改啦,有饭吃哩……”李锦回到县委,兴奋地向县委书记讲起这事,说明天就下去采访。书记显然有些紧张,赶忙定正调子:“这不叫包产到户,叫大队分小。”尽管干部们一再纠正农民在交谈中的“冒尖”提法,又对当时的一些惊人之举多加掩饰,李锦还是摸清了马坊的变化—
  这是个老大难队,土改时分了地主的十一条牛,现在只剩下九条。有七条已躺下了,孩子们整天围着它们扔石头,盼着快点分牛肉。另外两条要人扶着才能断断续续犁地。唯一的柴油机,零件让孩子拆去当玩具了。再加一个算盘和十斤吊在墙上祈求上苍保丰收的陈年老谷,就是全队的家产。人家去年十一月种的小麦已长好高了,这里今年三月还没下种。
  公社书记召集全队人,发火了。老人们来圆场:“你让大伙分开干,俺们讨饭不登你家门。”一位八十四岁的老太太冲他下了跪。书记对工作队说了句,“看着办吧。”走了。工作队长对支书说:“看着办吧。”也走了。聪明的会计振臂一呼:“他们不表态,没人管啦,分吧!”当夜就分田到户,连夜就有人下地干活了。柴油机竟在三天内凑齐零件,转动了。当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七十斤增加到六百来斤,棉花亩产从七两猛增到七十多斤。人们第一次领到了七十元钱。变化不算大,但这是历史性的转折。
  李锦被振奋了。照相机快门一次次打开,拍下了农民盖了六十六年的“百补被”,拍下了队里几条皮包骨的老牛,还拍下了农民庆丰收的镜头。夜深了,他情不自禁地挥笔写出调查见闻。
  然而,人们尚未理解这个刚兴起的潮头,李锦暂时绕开人们忌讳的提法,用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的形式忠实地反映:逃荒五十三年的沙老大爷,听说家乡有了奔头,便带着儿女还乡,苦干一年,分粮三千,收入千元,从此改名“沙到家”;二十三年没娶过媳妇的村庄,治穷变富,迎来五位新娘……
  在茌平县李寨大队的场上,他的镜头追掠着舞龙灯的人流。呵,那巨龙为什么舞一阵停一停?人说,那是老人们掌的龙,累了。龙怎么舞断了?人说,那是青年人舞的,这里三十年没舞过了,他们是新学的。李锦几次掉过头去,悄悄擦去眼角的泪珠,才拍下了十二位老人舞龙灯的感人场面。
  这张照片新华社编发,国内三十多家报纸刊登,最后又上了电视屏幕。东方巨龙就要腾飞了。
  (一)
  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黄河两岸。
  在李锦遇到成群要饭孩子的那个县,就有七百多户农民结束了逃荒的生活。他那曾觉得十分沉重的相机,此刻觉得轻松多了。
  镜头对着博平公社杨庄大队发承包超产奖的场面。杨成海老汉胸佩大红花,手捧2206元奖金,开心地笑着。照片很快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十三家报纸上。
  昔日逃荒到了宁夏的成海老汉的弟弟,拿着报纸,细细辨认哥哥的面孔,笑得直掉眼泪。他把同是逃荒到此的乡亲们请来,念报送酒,千杯嫌少。
  数以百计的信从四面八方飞到李锦的手里。针对农民领奖的照片,就有十三封信向摄影者提出质问:这是谁家政策?记者要把人们引向何方?这逼着李锦认真思索。他习惯于追寻瞬息万变的社会动态,他又善于潜心静想唯物论最基本的原理。在变革与守旧,解放与僵化之间,他坚持着自己的选择。李锦决心用无声的却是最雄辩的新闻照片予以回答。
  “农村集体经济破产了”吗?李锦向商河县委的同志了解。一位农民在一旁搭腔:“俺张迈范大队几十年没见过机器啥模样。去年搞了责任制,一下子添了四条牛,九台大机器。”听说队里要安装抽水机,李锦背起相机就到,拍下这安装的场面。这难道不是集体经济发展的例证吗?
  “五保户没人管了”吗?李锦登门访问定陶县中沙海大队的敬老院。十二位五保老人掰着手指争着点数:队里分给他们每人每年五百斤细粮,夏天一身的确良,冬天又发一件新皮袄…。一张“五保老人拍打新皮袄”的照片,解除了多少人的怀疑和忧虑。
  “农民更自私了”吗?平原县城关公社干部提供线索:女社员侯俊香卖了棉花,回家一算账,多出五百元。她立即送还收购站。李锦跨上自行车去找她。到家扑了空,又赶到收购站。遇上她正在喜气洋洋交棉花。快门一响,拍出一代农民新风貌。
  有人问李锦:“农民一年收入几千元,谁还去当兵?”李锦赶到新兵集结地,往高台上一站,大声问:有没有万元户送子当兵的?有没有兄弟俩一起当兵的?有没有哥哥在部队,弟弟又当兵的?话音刚落,一位老汉应声道:“俺家就是。”他叫王传典,大儿子在部队。他觉得过了好日子不能忘了保卫好日子,又送二儿子去部队。李锦拍下了父亲送子当兵的照片。
  新华社一位著名摄影家说:“这些照片,叫我们不能不编,不能不发。”一九八一年一月六日这一天,全国就有六家报纸采用李锦的十一幅新闻照片。在责任制受到种种抵制,人们对鲁西北农村变革毁誉俱增时,这些照片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中全会后的四年里,李锦拍摄的照片有三百五十四幅被采用。他连续三年都有照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三)
  摄影是瞬间艺术,然而,在这瞬间的背后,却是长期的艰辛的劳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