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现状研究|云南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现状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现状研究|云南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9-04-29 04:12:4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现存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渠道权力偏离生产者,批发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脱节,农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与掣肘。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 流通体系 战略分析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PEST分析:PEST分析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用于分析所处宏观环境对于战略制定的影响。结合北京市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现状及相关行业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针对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PEST分析内容, 如图所示:
  1.政治环境分析
  1.1鲜活农产品流通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尽管北京市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但是仍然存在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包括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认证制度等。尤其是关于鲜活农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还没有统一的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己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加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实施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的效力。
  1.2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能力弱
  农部门齐抓共管,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由不同部门分散管理。这种分散管理造成部门之间扯皮内耗,农产品的计划、生产、加工、运销、出口等环节分散独立,宏观上很难形成农产品营销的统一性。
  1.3国家、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对于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领导人、各相关部委、各地方政府,均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以促进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项配套措施。在这8项措施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政策,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和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便利停靠政策;加快发展粮食和棉花现代物流。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细化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这一系列措施无疑为北京市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带来了利好的发展方向。
  1.4北京市交通问题愈加严重,政府政策限制愈加严厉
  在物流和运输系统中,不正当竞争和市场不规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物流配送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体现在超限、超载等方面。因而,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治理力度。经国务院同意,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中宣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法制办等八部委,从2004年6月起在全国集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针对人口攀升现象,北京市政府同时颁布了很多缓解北京市道路交通压力的政策,如尾号限行,大型车辆限行等。也给北京市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技术环境(Technical)
  2.1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存在不足
  近些年,尽管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产地预冷缺失、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断链”现象突出,全程冷链比率过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0.3.三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规模小。四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少统一标准。
  2.2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仍需要提高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物流市场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信息标准、服务规范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提供市场信息的各种渠道,如“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信息量还远远不够,许多地区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缺乏信息指导,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质量也不高。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展的滞后,很容易造成市场供求脱节,价格波动紊乱的市场局面。
  2.3物流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虽然我国的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我国总体物流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GPS、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
  3.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3.1流通中物流损耗大, 流通成本较高
  在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中, 由于流通设施功能不全, 缺乏对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储运、加工、包装、品级分类等商品化处理程序, 导致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过大, 流通成本过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5% - 30% , 而发达国家在流通过程中能够把水果、蔬菜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尤其美国在这个环节的损失率仅为1% - 2% , 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物流成本的增加导致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
  3.2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主体虽获得较快发展,但仍缺乏物流龙头企业,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不能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流通企业,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带动作用较低。另外,规模问题引发的恶性竞争使得物流资源浪费严重,设备设施利用不合理,农民以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面对社会上各利益集团的权益侵蚀和不正当竞争,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3缺乏物流人才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尤其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极度缺乏。根据国外资料统计,在美国物流管理者中,大约有92%的管理者有学士学位,41%的管理者有硕士学位,具有正式的仓储工程师和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的有约有20%,可见在国外在物流行业中非常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占715%。同时,国家缺乏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全国也只有10多所高校拥有物流管理专业,仅占全国高校的1%左右。
  4.经济环境分析( Economical)
  4.1国内农产品市场仍是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生产制度
  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散到每家每户手中,农业生产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专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职业化程度低,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要产还要“销”,缺乏组织性,谈判能力弱,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
  4.2我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民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的行业协会和流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普遍存在。农民除了将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在附近市场直接出售,大多要经过中间商贩使其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农民运销商、农村经纪人在鲜销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中个体商贩居多,他们大多是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的,组织化程度低,知识水平低,不能适应农产品开放市场的需要。
  5.结论
  通过对以上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存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和企业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管理力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