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偏见打一成语【当科学趟了偏见的浑水】
 

偏见打一成语【当科学趟了偏见的浑水】

发布时间:2019-06-11 11:17:34 影响了:

  中国16岁游泳小将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连摘两金的优异表现,引来羡慕嫉妒恨。比赛刚结束,西方媒体就提出“兴奋剂”质疑,掀起舆论巨浪,而英国权威自然科学期刊《自然》在8月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更是将争论推向高潮。
  “绝对没有。”新闻发布会上,叶诗文的坦然回应掷地有声。网络上,中国学者则针对《自然》的报道进行了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反驳,中外网民也纷纷吐槽。一周之内,《自然》编辑三改标题、两发声明。
  《自然》四问
  由记者尤恩·卡拉威(Ewen Callaway)撰写的题为《奥运壮举缘何引来猜疑》的报道最初于8月1日出现在《自然》“解释者”(Explainer)专栏,他的副标题是“‘历史成绩分析法’可能有助于抓住作弊运动员”。网站文章的配图,赫然是头戴中国泳帽、上书“YE”字的中国泳将叶诗文。
  拥有美国华盛顿大学微生物学硕士学位的尤恩是2010年加入《自然》杂志的。在报道开头,他这样写道——“在奥运赛场上,多快算太快?在年仅16岁的中国游泳选手叶诗文于周六(注:北京时间7月28日)的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以后,质疑也随之袭来。一些游泳专家怀疑叶是否在强化运动表现的药物帮助下才获胜。她从未在违禁药检中呈现出阳性反应,国际奥委会在周二(注:北京时间7月31日)也声明,她的赛后药检是清白的。关于结果的论战已经含带着种族与政治的色彩,却缺乏科学理论。《自然》探讨了通过对一个运动员的历史成绩以及人类生理学极限的分析来抓出兴奋剂服用者的可能性和方法。”
  开头看似是科学探讨,后面的行文却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尤恩提出的第一问是:“叶的成绩反常吗?”“是的,她在4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的成绩比她在(2011年,注,该时间是8月3日更正文中补上的)7月一次主要赛事相同项目中的成绩提高了7秒多。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她在最后50米的表现,甚至比美国冠军选手罗切特(Ryan Lochte)在周六(注:北京时间7月28日)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最后50米游得还快,而罗切特的成绩是该项运动有史以来第二快的。”
  “比赛期间清白的药检结果也无法排除服用兴奋剂的可能性吗?”尤恩继续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并且采访了两个运动生理学家。南非开普敦大学运动生理学家罗斯·塔克(Ross Tucker)表示,确实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运动员很可能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药物,而平时(训练时)的药检并不是很严格。“每个人都会通过奥运会药检。几乎没有人会在赛内药检中被抓住。”塔克认为,赛外检查更容易抓住用药者,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做全年的常规检查。
  而德国弗莱堡医科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家约克·奥拉夫·舒马赫(Yorck Olaf Schumacher)说,长期跟踪一个运动员并且记录其反常的成绩将会帮助反兴奋剂机构更好地利用资源。2009年舒马赫曾在一篇合作发表的文章中提议,将运动员的历史成绩分析作为反兴奋剂一个手段,“我认为这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将关注范围从大量运动员缩小到少数可疑的运动员,毕竟,服用兴奋剂的反应就是成绩提高。”
  尤恩的第三问是,“如何利用成绩分析法抓住兴奋剂服用者?”舒马赫表示,反兴奋剂的权威人士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发现反常的成绩或者其变化趋势。运动学家们应该建立数据库,按照运动种类和比赛项目分类,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如何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提高的。将这些纵向的历史数据输入统计学模型,并根据运动员的过往成绩以及人类生理学的运动极限,去计算运动员们跑或游得过快的可能性。
  尤恩举例,冬奥会现代两项运动(越野滑雪和射击)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历史成绩分析法。来自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国际冬季现代两项联盟”以及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个软件程序,通过回溯分析180名冬季两项运动员在过去6年中的血检结果和比赛成绩,锁定最可能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并进行进一步的药物检测。
  最后一问:“有可能某位运动员仅仅因为超水平发挥而遭到惩戒吗?”“这将是不公平的”,塔克说,“最后的裁决只能依据检测结果而定。必须这样。”塔克表示,现在还不完全清楚服食禁药对成绩的影响,而且运动员的成绩还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以此为依据而起诉某个人使用了兴奋剂。“当我们看到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不能说明什么(注,即不能说明叶服用兴奋剂),(但)会引发疑问。”
  中国式反驳
  尤恩此文一出,激起轩然大波,如《自然》杂志编辑在8月6日的“编者按”所言:“引起了异常愤怒的反应,评论数量之多使得我们的在线评论系统无法应对,只能移除老的留言来容纳新的留言。”
  《自然》创立于1869年,堪称世界最权威最有名望的科学期刊之一,这样一篇欠严谨的报道,引起了许多中国科研人员的抗议。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饶毅8月4日向《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发出公开信:“你可能因尤恩·卡拉威对叶诗文的报道而被e-mail狂炸,过去二十小时,给你e-mail的人里面小部分也给我来信。如果你奇怪《自然》非本质部分一篇报道为何带来这么大的反应,你应该高兴中文读者比世界其他读者更看重你们的新闻报道,与科学相关的(即使关系很小)也可能重于《纽约时报》,中文媒体报道用你们的新闻也远多于一般西方媒体用你们的新闻。”
  饶毅指出,“卡拉威的报道说得好听是草率,说得难听是种族偏见。1)最初的副标题暗示叶可能舞弊;2)卡拉威用了两件‘事实’说明叶惊人地异常,而两件都错了;3)卡拉威没咨询意见不同的专家,导致报道不平衡,低于公平报道的最低标准。所以,卡拉威至少不负责任,可能太快就暗示中国运动员容易舞弊。他肯定没有达到新闻报道的通常标准。”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分子和细胞生物研究的王立铭博士阅读《自然》的这篇文章后,也当即草拟了给《自然》杂志总编辑的公开抗议信,在多位华裔学者参与修改后,立即向全美和全球的华裔自然科学家发出并征集签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