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我院2011年1~9月门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门急诊院感工作总结
 

我院2011年1~9月门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门急诊院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6-13 04:12:43 影响了: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其耐药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9月份处方3720张,抗菌药物处方952张,点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42张,占抗菌药物总处方的25.6%。不合理问题主要有:无指征用药、选择抗菌药物不适宜、使用频次不合理、用法用量不适宜(单剂量不足或超量)、联合用药不合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通过处方专项点评,并实施适宜的干预,使抗菌药使用更趋合理性。
  【关键词】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处方质量;减缓耐药
  抗菌药物不同于普通药物,滥用和过度使用,都会出现耐药性,而且耐药性是不断发展的,对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耐药性一旦出现,消失较慢,耐药性可以传播,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迫在眉睫。为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处方质量,我院2009年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了专项点评。现将点评我院2011年度1~9份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1~9月份处方,每月抽取2天的处方,共计3720张,依据卫生部颁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等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类。
  2点评结果与分析
  抽取9月份372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占952张,使用率为25.6%,其中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342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35.9%。其中,无指征用药59张,占不合理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7.3%,选用抗菌药物不适宜的处方有107张,(包括违反(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的处方4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1.7%),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31.2%,单剂量使用不合理处方有4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4.3%,使用频次不合理的有5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5.2%,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29张,占不合理总处方的8.5%,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46张,占总不合理处方的13.5%。具体不合理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2.1无指征用抗菌药物
  门诊患者:诊断胃痉挛用药:依替米星50mg*4支,200mg/次1次/d静脉滴注。分析;诊断为胃痉挛,此种疾病多种原因引起,并非完全细菌感染引起,若确系由细菌感染引起,诊断应明确标注急性胃肠炎等感染诊断方可用药,按此诊断用药属无感染用抗菌药。另外用抗菌药的还有以下处方诊断:腹痛待查、发热待查、疣、湿疹、腰痛、胆结石、肾结石、泌尿系结石、尿石症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上诊断用药均为无指征用抗菌药。
  2.2选用抗菌药不适宜处方
  此类处方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我院处方点评结果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2.2.1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用抗菌药
  门诊患者: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1.5g,2次/d静脉滴注。分析: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70%~80%左右为病毒感染,少数患者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继发细菌感染,且其主要致病菌为感嗜血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1],首选青霉素类,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此类细菌亦敏感。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阴性杆菌更敏感,用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显然不适宜。
  2.2.2违反(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文件规定
  门诊患者:诊断盆腔炎用药:左氧氟沙星100ml1次/d静脉滴注。分析:(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文件指出,氟喹诺类药物用于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并且指出严格控制氟喹酮类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而医师处方中,宫颈术后、手外伤、头外伤、上呼吸道感染等均选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此文件的目的是因氟喹诺类药物抗菌谱广,滥用此类药物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人类带来安全隐患,文件规定严格控制此类药物的适应证。
  2.2.3没有考虑患者特殊生理情况而选用肾毒性较大的抗菌药。门诊患者:男,年龄70岁,诊断患支气管炎,医师处方依替米星0.2g,1次/d静脉滴注,疗程4d。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70岁的老年患者,肾功能减弱,应首先选用肾毒性较小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针对下呼吸道感染可选肾毒性小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广谱青霉素类。如头孢曲松、美洛西林等。处方医师没有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殊生理情况,选药物不适宜。其次,使用剂量也没有考虑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情况而做减量使用,老年人用量应为正常量的1/3~3/4[2]。
  2.3用法用量不适宜
  2.3.1单剂量不合理
  门诊患者,其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用药:雷贝拉唑口服20mg/d,克拉霉素胶囊2次/d,0.25g/次。此处用抗菌药的目的是为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单剂量应为0.5g/次,3次/d,而上述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单剂量及频次不足,不合理,这样使用影响治疗效果。
  2.3.2用药频次不合理
  用药频次不合理,其中使用次数不足的比例较大,多见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比较常见的有多数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注射剂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门诊患者:诊断为支气管炎,用药:0.9%氯化钠250ml,3瓶,美洛西林钠1.0g,12支用法:4.0g/次,1次/d静脉滴注。分析:美洛西林为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R的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3]。减少给药次数的做法不仅增加不良反应,而且减少细菌暴露于药物有效杀菌浓度的时间,大大降低药物疗效,延长了疗程,而且明显增多细菌耐药的机会。
  2.4联合用药不适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