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散文第一节作用有哪些_第一节,记人散文
 

散文第一节作用有哪些_第一节,记人散文

发布时间:2019-06-18 03:49:35 影响了:

  第一讲 记叙性散文  【概念阐释】  所谓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对人物经历、言行、事件发展变化的描述和对场面、环境变化的摹写,来传情达意。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将该类散文区分为记人散文和记事散文。侧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来表现人物的气质、性格、精神面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丰富。
  【鉴赏目标】
  散文是一种具有含蓄美的文体,面对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思想感情丰富多彩的记人散文,怎样阅读才能读懂文章呢?
  一、感知形象。散文一般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的形象特征,这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在记人散文中以记人为主,因而在阅读此类散文时,分析判断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读懂情感。感知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形式的初步体验,而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的主旨才是读懂作者写作意图的必经之路。在记人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往往寄托在对人物的描写中。阅读时,关注事件的发生背景,品析具体的人物描写,品读议论抒情的语句,是读懂作者情感的关键所在。
  三、鉴赏语言。散文的精妙除了体现在思想的含蓄深邃、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上,还表现在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练生动与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上。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感知作品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鉴赏作家的写作风格,挖掘语言的魅力,亦是读懂散文的重点。
  四、抓住重点。偏重于记人的散文,有的抓住人物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与精神风貌;有的从横向角度,剪辑若干的精彩片段,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和气质;有的着重突出对人物群像的描绘,等等。
  【经典品读】
  梦 痕
  □丰子恺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做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黏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母亲们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夹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像个锅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味道就是很好的。我往往吃一只不够,再吵闹一下子就得吃第二只。倘然吃第二只还不够,我可嚷着要替她们打寿字印子。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来一塌糊涂,看不出寿字;蘸的水太少了,打出来又不清楚;况且位置要摆得正,歪了就难看;打坏了又不能揩抹涂改。所以我嚷着要打印子,是母亲们所最怕的事。她们便会和我商量,把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一小粒米粉给我,叫我“自己做来自己吃”。这正是我  所盼望的主要目的!开了这个例之后,各人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米粉,就都得照例归我所有。再不够时还得要求向大盘中扭一把米粉来,自由捏造各种黏土手工:捏一个人,团拢了,改捏一个狗;再团拢了,再改捏一支水烟管,捏到手上的龌龊都混入其中,而雪白的米粉变成了灰色的时候,我再向她们要一朵豆沙来,裹成各种四不像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这一天因为我吵得特别厉害些,姑母做了两只小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外加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他的年纪比我大,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得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小型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后来我们争执起来,他拿了他的米粉菩萨逃,我就拿了我的米粉菩萨追。追到排门旁边,我跌了一跤,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晕迷不省。等到有知觉的时候,我已被抱在母亲怀里,外科郎中蔡德本先生,正在用布条向我的头上重重叠叠地包裹。
  自从我跌伤以后,五哥哥每天乘店里空闲的时候到楼上来审问我。来时必然偷偷地从衣袖里摸出些我所爱玩的东西来——例如关在自来火匣子里的几只叩头虫,洋皮纸人头,老菱壳做成的小脚,顺治铜钿磨成的小刀等——送给我玩,直到我额上结成这个疤。
  ……
  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勃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的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像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是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有删改)
  灵犀一点
  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叙写作者四五岁时家里“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们围在一起做米粉包子时,作为孩子的作者所获得的“无上的欢乐”;后半部分叙写作者儿时的伴侣五哥哥给作者的快乐。两部分之间用“梦痕”——作者左额上的伤疤联结起来。本文通过对欢乐童年的叙写,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烦恼尘嚣的不满之情。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