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3000【阅读鉴赏版】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3000【阅读鉴赏版】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0:20 影响了:

  【主题导入】  时间缓缓流逝,校园陪伴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天真自由的幼儿时光,度过了美好的小学时光和灿烂的中学时光。在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中,有令你难忘的老师,也有与你心心相印的同学;有令你耳目一新的课堂,也有让你珍藏终生的往事;有师长的亲切关怀,也有好友无私的帮助……校园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让我们划动双桨,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张开双翅,在无垠的蓝天翱翔。走进校园,放飞心中的希望;走进校园,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选文1
  八十年代的乡村小学
  □郑传省
  西头三间是一年级教室,东头三间是二年级教室,这便是我曾经就读过的乡村小学——丁家洼小学。它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均是泥巴筑墙麦秸莛子苫盖房顶。
  教室的门是木板门,前墙上有两个小窗户,后墙没有窗户。
  这所小学里只有两位男老师,年龄都有四十多岁:一位叫郑华德,他教一二年级语文;另一位叫郑如军,教一二年级的数学。
  教室前面有一个一间房子大小的坑,那是为了建教室筑墙取土而挖的。坑北边有一棵高大的刺槐树,坑南边是一片茂盛的杂树林。
  教室里的黑板是几块泡桐树板刷上黑漆做成的,下端放在木架子上,上端倾斜着靠在墙上,和老师的头顶一般高。由于不断写字,黑板上的漆就掉得斑斑驳驳的,像是患了白癜风病。
  没有课桌。把教室分为南北两半,中间留一条走道,走道两端垒着每两个为一排的泥巴墩子,墩子上面横放一块木板——这就是学生的“课桌”。木板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是泡桐树板,有的是楝树板或者是枣树板,能清晰地看见木板上或宽或窄的木纹,还有调皮的学生用铅笔写的稚气的汉字或是画着缺胳膊少腿的小猫小狗。把鼻子凑近木板,还能隐约嗅到树木的清香。凳子是自己带的,高矮不一。
  老师把钥匙交给就住在教室后面20多米远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每天来得很早,把门开开,其他同学有的到教室里学习,不过大多数是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玩耍,有的摔跤,有的“叨鸡”。坑里如果没有水,学生们就从坑沿上双腿蹲着朝下滑,滑的次数多了,裤子就会磨出洞,回到家,少不了挨母亲几句嗔骂。
  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就拽着铃绳“当当当”地敲响了刺槐树上的铁铃,小学生们就像上圈的小猪跑到教室里坐好。
  夏天天热了,教室里闷人,老师就把黑板往树林子里一架,我们搬着凳子去听课。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投射下来,在地上照出大小不一的光斑。风吹来,凉飕飕的,很舒服。知了叫得太吵了,老师就跺跺那棵树,受到惊吓的知了就“吱——”一声飞远了。但过不了多久,知了又叫起来,老师也便懒得理它,只管讲课了。
  要是下大雨,房顶上就会往下“吧嗒吧嗒”滴水,有的滴在学生书上,有的滴在学生身上。老师就一脸愁苦地说:“这天老爷儿!咋下恁大?”
  冬天,下午日头落得早。由于门窗小,教室里光线很昏暗,几乎看不见书上的字,老师就叹着气说:“啥时候咱能安上电就好了!”
  现在,这所小学的所在地已被人建房挖土挖成一个深坑,曾经的一切早已荡然无存。我伫立在深坑前,眼前似乎浮现出同学们“叨鸡”、坐“滑滑梯”的情景,耳边仿佛飘荡着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
  (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年5月5日,有删改)
  选文2
  心香一瓣寄恩师
  □司葆华
  我们这儿把所有与自己发音不同的人一律叫做“蛮子”, 我们的历史老师就是个“蛮老师”,姓姜,50多岁,面容清癯,身板挺拔,灰白的头发纹丝不乱地向后梳拢着。
  现在想起,姜老师的斯文和儒雅是那些“蛮子”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更叫他们望尘莫及的是,同为“蛮子”,姜老师那口普通话,在我看来足以让广播里的播音员黯然失色。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固执地认为,如果给姜老师机会,当时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的男播音肯定非他莫属。
  姜老师字写得那个漂亮,以至于他板书后的黑板要是被谁不小心擦了,就会遭到全班同学的群起而攻之。他教的历史当时虽是叨陪末座的副科,可在我和同学们看来,语文数学和历史比起来,简直就轻贱得不值一提。每周几节的历史课,几乎成了大家掰着指头盼望的节日盛典。我和同桌把我们共用课表上的历史课,用不同颜色描了一遍又一遍,五彩斑斓,耀眼夺目,同时描进去的,还有我们追星一般的虔诚崇拜。
  姜老师上课绝对是轻车简从,来来去去一本书。不像有些老师,一上课堂,大本小本的那么一摞。其实,更多的时候,他手中的这本书也常常成为多余。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姜老师就能把课堂变成手里随意摆弄的面团,不拘程式而又中规中矩,如丸走坂,一气呵成。课本上原本干干巴巴的文字,在姜老师那里都能变成妙趣横生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鲜活逼真的场景。
  他还能兴之所至,在自己独有心得的地方不惜旁征博引,或典故,或史料,或传说,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那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和那一手怎么看都好看的粉笔字,对大家来说,真是再美不过的享受。声音悦耳,字体养眼,再枯燥的抽象理论也能刻印在你的脑子里。大家个个听得那个忘情呀,每次该下课时,巴不得学校的电铃变哑巴了。
  一身书卷气的姜老师,艺术才能令人绝倒。他能草草几笔,信手画出正在讲解的人物概貌,勾勒出一个古代器物的形状。记得在讲唐代诗歌时,到忘情之处,他会不禁吟唱起来。第一次,我在他那里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当然也是第一次听到他吟唱的这首同名民乐合奏。
  如今,我也做了老师,不自觉地把姜老师作为自己的标高。他醉人的风采,洋溢的才情,广博的学识,还有洒脱自适、特立独行的做人风格,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崇高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是我倾力为之的目标追求。
  (选自《中国教师报》2008年5月12日,有删改)
  选文3
  完美朋友
  □安 宁
  苏锦上转学来到我们这所县城中学的时候,全校男生的视线几乎都被她的美吸引了去。我坐在她的后面,看着她项上细细的红色丝线系着的小巧玉石,散发着迷人茉莉花香的秀发,阳光照射下闪烁着细碎光泽的耳廓,还有不经意间抬起的手腕上,叮当作响的银手镯,心里的嫉妒腾地燃起,火一样烧灼了我的眼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