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未来简史》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
 

[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未来简史》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

发布时间:2019-06-19 09:21:19 影响了:
文章摘要: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未来简史》读后感 | 嘉言《未来简史》是《人类简史》的姐妹篇,无论作者的思维是多么的开阔和独特,无论评价者是极度推崇还是鄙夷不屑,终究这两本都是史书或者称为历史读物.在评论这本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基本……

原标题: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未来简史》读后感 | 嘉言

《未来简史》是《人类简史》的姐妹篇,无论作者的思维是多么的开阔和独特,无论评价者是极度推崇还是鄙夷不屑,终究这两本都是史书或者称为历史读物.在评论这本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基本的问题,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

历史有真相吗?

正史未必都是真实发生的

有一句常用的话,历史就像天空中刚刚飞过的鸟,你知道它飞过了,却很难准确画出它飞过的路线.即便是正史未必都是真实发生的,这有史官的错误,也有胜利者的涂抹.

史书中记载的一些细节,是史家的推测或“虚构”.比如,太史公所记苏秦激张仪入秦的事,这是我极喜爱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具有好故事必备的多个要素:投奔、激将(羞辱)、报恩、各为其主、后来居上、一个不得善终一个封妻荫子……可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战国简(帛书)证实张仪苏秦(连横合纵)不是同时代人(这部分帛书内容后来被称为《战国纵横家书》),张仪在前,苏秦在张仪死后才开始活跃时期,所以二人没什么交集.故太史公描述的二人有交集的部分都是不实的,是子虚乌有,张仪连横就绝非为破苏秦合纵而出.

当然,这个话题极大,作为历史的爱好者和历史学的门外汉就不展开了.

为什么要读历史?

2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

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以史为鉴”,可是如果历史真的是导师,那么人们就不会一代一代地重复前人的错误了,如果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这事实上就是否定“历史是生活的导师”这一命题,实际上人们几乎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什么东西.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

可是,那为什么要读历史呢?

答案却依旧是:以史为鉴.(什么鬼?你玩我是吗?)

以史为鉴,从字面上讲,就是用过去的事情作为参照物,来明白自己、家族、国家的处境,这和“犯不犯错误”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以史为鉴,或者说了解目前的处境,是一个“是不是”,“是什么”的判断.和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扩大收益或者避免损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直接毁灭于农民起义的有秦、隋、元、明,隋炀帝博学多才、元朝末代丞相脱脱才华横溢,明末孙传庭、洪承畴,哪一个不是饱读经史?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政权处于类似秦末的境地嘛?可是,孙传庭即便有通天之能也不能让天下雨,让稻谷装满粮仓.但他“看懂了”这个局面,又决心做大明的忠臣,成就了历史上他的死亡.

要做到以史为鉴,就要去读懂你所看的历史,从史料中提取自己的观点,才能做到“是不是”或者“是什么”的判断.大部分史书,都是有着著书者自己的观点.正史的鼻祖,“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的《史记》说自己成“一家之言”.中国人把“家”这个字看得无比重要,不是什么人都能称“家”.称为“家”者必然是因为他有他独特的地方.而《史记》最难得的是它有自己史家独特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史书之法”,让后世“史官不能易其法”,所以它叫自己成“一家之言”.

而这种“一家之言”的累积和抽象,我们称之为“历史观”.

我们常见偏颇的“历史观”?

“后见之明”的成见

在bbc拍摄的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记录片中,将罗马军团的覆灭归结于天气原因,大雨淋湿了罗马人的弓弦,使射出的箭失去了威力;积水让罗马人沉重的铠甲深陷泥沼;两万多罗马士兵被日耳曼人屠戮.罗马人向北扩张在此役之后彻底停滞.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瓦卢斯的罗马军团覆灭,而瓦卢斯军团的覆灭成为罗马北进的战略转折点.这个逻辑链条让人不禁产生一个认识:一场大雨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命运.

这种结论看似不合理但却符合我们习以为常的一种历史观,而显然这种认识并不那么合理,我们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无法归结到一个原因上.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成为了历史,而你再回头去找寻找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你会发现影响这件事情发生的许多前置条件几乎是难以穷尽的.如果一环扣一环无限延展,甚至都可以推广到史前.还记得“如果潘金莲没有打开窗户”那个段子吗?

而选择对历史进行回溯的时候,我们又会遇见另外一个问题.举个中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唐朝在黄巢之乱后逐渐瓦解,最终在907年被朱梁所取代.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来梳理唐代的政治、社会史,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就雄风不在了.然后我们考察九世纪的进程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宦官专权.有意无意之间,我们就会忽略许多同样重要的现象:新的政治文化的扩展,清流文人群体的兴起,文官政治向地方藩镇渗透等等.事实上,九世纪的唐帝国依旧是充满活力的.它的瓦解事实上有某种“突然性”.

对结果的已然认知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现象上,忽略了另外一些在当时看来同样重要的事件或者过程.这种“后见之明”会让我们有一种成见,以某种固有的判断来梳理历史,这就是所谓对历史现象选择性的漠视.而这种选择性的漠视是我们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平面化的根本原因.

怎么去评价一本历史书?

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

历史书大致分为三类,叙事、宏大叙事和元叙事.

叙事(narrative):其实就是讲故事,讲述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主角可以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观点.叙事的核心是内容,不是探索如何呈现内容,而是穷尽收集材料,辨别其真伪立场.这类历史书以史料为核心.

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就是描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再用既有的规律解释历史事件.如果说叙事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grand narrative就是给历史一个一以贯之的解释,前者是为了呈现历史,后者是为了解释历史,这类历史书以观点为核心.虽然呈现中多少带点解释,而解释中不免要有所呈现.(虽然,我们往往对grand narrative这个词的使用是用于贬义.因为,往往这类书籍会犯第三个问题中所讲到的“后见之明”的偏颇历史观的错误.因为想用一个规律总结历史和想用一个标签描述人都是一样,不免陷入扁平,不免出现选择性漠视.)以中国近代史而言,从范文澜先生开始构建的以“反帝反封建”政治革命为主线,考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就是一种宏大叙事.不迷惑于繁琐且局部的碎片故事,以雄壮的笔触来著史.

元叙事(metanarrative):这是grand narrative的一种特殊情况,这种叙事不光想告诉我们历史的规律是什么,还要告诉我们,因为历史演进的规律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这样做.简单说,metanarrative不仅要解释历史,也要改变历史.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贝尔马斯都是其中的代表.

但不管是哪一类叙事模式,对历史产生认识的主体是人,既然是人,就脱离不了人的视角,人的观点和人的立场.我们评价任何一本历史书一看史料,二评观点.我们常说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的境界,理工科的我们着重的是山,而文史哲的着眼是看.在历史学中,史料是山,关隘却在看上.

读历史书,除了了解历史,知道那些历史的八卦之外,就是为了让你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渺小,“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既能抬头仰望星辰,也能低头看到自己.而著书者的“一家之言”正是让你看到他人眼中的世界,才能清楚知晓当下的自己.所以,一本历史书的好坏除了史料的详尽和真伪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打开了你另外的一扇门,让你看到了另外的世界.

《未来简史》是怎样的历史书?

它让你看到另一个世界了吗?

读《未来简史》完全比不上作者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的惊艳感,很大一部分是《未来简史》的很多信息和观点,其实都是《人类简史》的重组.

《人类简史》最后提到幸福的真正定义,在序章《人类的新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全书最重要的三个观点:永生、幸福和神性.

第一部分《智人征服世界》和第二部分《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基本上所有的章节都来源于《人类简史》的各种相关内容,不仅与《人类简史》中提出的人类三次革命作为基准之外,甚至很多例子都是一样一样的.

整个《未来简史》直到第三部分《智人失去控制权》,作者才开始真正的创作部分,对未来的预测,所以,《未来简史》这本书,2/3是改写了《人类简史》,只有最后1/3才是《未来简史》.

作者对人类未来的预测是悲观的,提出了两个概念: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我们该如何评价《未来简史》这本书呢?

延续第四个问题,首先这本书的作者,这个才华横溢的跟我一般年纪的社会学者,是想完成《人类简史》到《未来简史》这一部宏大叙事甚至是元叙事的作品.

但预测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不如说这简直就是一种神迹,宏观层面的蝴蝶效应,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都极大程度的阻碍了对未来的预测.

我相信,你再伟大,你的预测也是愚蠢的,因为我们永远是拿现在的思维去衡量未来.三十年前,我们能预测到大家都拿着这样的手机看我这样的文字吗?

但,我敬仰一切敢于预测未来的学者,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人类不思考,上帝就连嘲笑也不屑了.

如第四个问题所说的,评价一本历史书,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打开了你另外的一扇门,让你看到了另外的世界.《未来简史》让你看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吗?对我来说,答案是确定的,虽然我对未来并没有作者预测的那么悲观,但作者在四十岁,博古通今,以全新的角度至少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信手拈来,以希伯来文,预测未来,试图揭露真相,为人类的整体命运担忧,并追赶着他眼中的前辈马克思,他说,“预测的重点并不是要提出预言,而是为了让我们讨论现有的选择.”“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在这点上,这两本书无疑是极为精彩的历史书籍.

额外的话题:科技到底会不会毁灭人类?

《未来简史》一直悲观的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毁灭掉人类.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巨变,尤其是思想领域的巨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信息传递和承载成本的大幅度递减,其直接后果,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扩大,而大幅度的冲击旧有的思想体制,这就是老子说的“圣人辈出,而大盗横行”.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成就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是在欧洲人没有接触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没人知道中世纪什么时候结束,也没人知道人文主义描绘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造纸术和印刷术并不是第一次缩减信息传播的成本.

第一次是竹简,竹简扭曲了西周;

第二次是造纸术,造纸术扭曲了西晋;

第三次是印刷术,印刷术扭曲了北宋;

…….

而最近的是facebook、微信、google、amazon,扭曲了我们现在.

《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写下了12个他认为的人类历史上的“星光璀璨的时刻”.

当你读到为了逃债的巴尔博亚篡夺殖民地权力,又为了逃命而寻找黄金国,最终成为“第一个横穿巴拿马海峡到达通向印度南海”的西班牙占领者,让狼狗撕咬手无寸铁的俘虏.这和《未来简史》中智人征服世界是一样的.

而当你又读到拜占庭里被围困的人们最后的殊死搏战,却忘了关上内城墙的那个废弃了的竞技场门,让土耳其大军长驱直入,攻占了欧洲对伊斯兰的屏障.这和我们对人工智能、对生物科技,对我们智人未来失去对世界的控制力的担忧又何其的相似.

科技在不断发展,人性从来没有变过,我们总是担心科技会给人类带来恶果,科技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只有人性才分善恶,或者说只有使用科技的人才分善恶.可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到底是善还是恶呢?

曾加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假如我们有10个苹果,分给3个人,a得到6个,b得到3个,c得到1个,但每个人吃2个苹果才能吃饱,吃3个苹果才能过的不错.如果什么都不发生,c不太开心,有造反的可能性;那么:

1. a主动把自己的1个苹果给c,这叫善;

2. a主动把自己的2个苹果给c,这叫正义;

3. a说服b把他的1个苹果给c,这叫精明;

4. a抢走b的3个苹果中的1个,这叫剥削;

5. a抢走c仅有的唯一的那个苹果,这叫恶;

可是苹果还是10个,没有变多.

它们的区别是:

1. 在前两种情况下,大家都开心;

2. 第3种情况下,b不开心,但大家相安无事;

3. 第4种情况下,b,c都不开心,危机四伏;

4. 第5种情况下,c特别不开心,一定会革命.

如果有人不开心,就会有争斗和损失,也许10个苹果就变成9个8个了……所以,推动文明的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善能减少内耗,恶会增加内耗,仅此而已.

真正推动文明的,是第11个苹果.

而这就是科技正在干的事情.

毁灭人类的本来就是人类本身,我们本来就一定会被自己玩死.所以,最重要的是当下,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每逢佳节胖三斤,你们说实话,你们到底胖了几斤?

本文作者

doctor 刘嘉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者社会化网络的挖掘与分析.

南京大学耿强教授,对经济的原创评论,经济政策解读,经济周期趋势判断,新闻评点,原创的行业分析.

微信号: gengqiangnju

点击阅读原文

获得刘嘉老师更多原创观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