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大学生,网络创业主力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主力军
 

【大学生,网络创业主力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主力军

发布时间:2019-06-25 04:08:44 影响了:

  未来,将属于网商。据淘宝网对外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报告显示, 大学生已成为淘宝创业主力。网店投资小、成本低,对刚刚走出校门的“三无”大学生来说自然是创业首选。  又到一年毕业时,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开始为找工作“忙并烦恼着”。事实上,面对日益紧迫的就业形势,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网商行列,通过低投入的网络创业走向了成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大学生成网商百强
  据淘宝网对外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报告显示,在淘宝网不断增长的就业指数中,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的贡献率较高。报告指出,淘宝网有一半以上的网店店主年龄在20~32岁。这部分人群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其中在校大学生比例约占8.1%,人数约有3万人。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大学生已成为淘宝创业主力。网店投资小、成本低,对刚刚走出校门的“三无”大学生来说自然是创业首选。如今,大学生“网商”队伍正日益壮大,而成功者亦不乏其人。毕业于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的淘宝网商林佐义,创业前的资产仅仅是“1.1万的学费、并不顶尖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一群同样是学生的朋友”,然而敢想更敢做的他在帮助家居铺做网站失败之后,从自己开“家具淘宝店”帮别人卖家具,再到成立“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帮自己卖家具,昔日的“三无”大学生迅速占领了C2C领域“家具行业”领头羊位置,月净赚10余万,并入选2009年全球网商百强。而入选2010年第七届网商百强名单的林思明同样是80后创业的杰出代表.这位来自厦门伊尔信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大学生,借助阿里巴巴平台通过在产品、服务、管理方面的创新经营,短短几年内书写了从38元做到3800万元的神话。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曾表示,未来将不再是粤商、晋商、浙商的天下,最流行的商人将会是网络商人。
  网络创业的集群效应
  不到一年的时间,浙江女生宋雅丹被罩上了一个迷人的光环。如今,她已是一名拥有30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女大学生。此外,她还要肩负50多个人的生计问题。而就在一年前,她还是一个时常为生活费焦虑的普通学生。这一切源于她“生活费不够,想要赚点零花钱”的日常愿望。
  2008年4月末,宋雅丹在淘宝网上开设了店铺。她试图售卖的产品是自己设计的女装。具有鲜明个性的设计,引来了顾客。标价45元的公主裙一下子卖出10条。此后,她一边设计一边找人加工,还要在网上推广,她的财富如滚雪球般递增。2009年春节,她注册了自己的工厂。如今她已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团队中有助理,还有工人、客服人员以及临时雇用的摄影师。
  宋雅丹只是网上创业的年轻人中的一员。互联网为宋雅丹这样的年轻人带来了无法预测的商业机遇。出于改变现实的目的,更多的人像宋雅丹那样探索着网上开店的经验。
  如今,在全国2000多所院校中,已经有100余所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网络创业的集群效应正在形成。在诸多的学校中,浙江义乌工商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以及浙江师范大学等学校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学院”中,1200名学生在淘宝网上开店创业。他们共享供货平台、商业资讯和物流系统。在他们中间,钻级卖家达到400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在河北金融学院,200名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为本地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提供网络推广和服务。此外,北京联合大学也有60名学生通过阿里巴巴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营销服务,好评率达到90%。
  在这个创业者群体中,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杨甫刚成为学校树立的典型。出生于1985年的他已有几十万的固定资产。2007年5月,他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天然优势,在淘宝网上开店创业。
  现在杨甫刚的淘宝店月纯收入有3万元。他时常忙到凌晨3点。中午11点起床,然后接单,打包,发货,进货。他还雇用了几个客服,每人每月发给他们1600元钱。因为他时常要面对每天100笔的网购订单,每月约20万的营业额。
  浙江义乌工商学院也鼓励学生在网上开店创业。学校规定创业实践可抵学分,杨甫刚用自己的创业成绩抵了6个学分。
  在实体创业领域,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门槛,成功率不超过10%。而网络创业的低门槛,增加了创业者积累财富的速度。据义乌工商学院院长贾少华介绍,该校有15%的学生以小老板的身份毕业,其中13%又是以开网店小老板身份毕业,其中有的学生还雇用了10多个员工。
  开个网店卖特产
  在山西运城市机场大道豪德贸易广场一家正在装修的门店内,有两个曾经也为工作奔忙的大学生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一个叫杨少锋,一个叫杨海军。现在两人是生意合作伙伴,他们虽然创业仅仅两年多,却已经有了上百万的年收入。
  2006年7月,杨少锋毕业离校。这时阿里巴巴正招人,对网络本来就感兴趣的他毅然辞职来到了阿里巴巴求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刚开始时,杨少锋很自豪,但过了不久,他发现他还是不适应。杨少锋说:“我可能一直渴望自己创业。经过毕业后几年的打拼,我觉得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可以独立创业的时候了。要不我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我开始琢磨干点什么好。想来想去,就是开个网店。”
  2009年下半年,杨少锋回到了芮城老家,与童年伙伴杨海军商量一起开网店。
  说干就干,两人做了一次市场调查,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叫“原春味”的网店。一开始,他们试着把自家的枣、花生、绿豆还有野花、野菜等几种产品的介绍和图片放到网上,没想到第一天就有了订单。
  杨少锋讲,他的第一个订单是小野花,当时看到有订单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赶忙用袋子包好,骑了20多分钟摩托车到县里的快递公司邮给买家。
  接着又有了惊喜,当时全国市场紧缺绿豆,买家看到他们网店有绿豆,就向他们大批量订购,哥俩这回可就忙起来了,白天在本村以及周围村子挨家挨户收绿豆,晚上和家人一起帮着挑拣和筛选,第二天发货。几个月下来,哥俩憔悴了很多,但收入也多了起来。
  眼看着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开网店货源至关重要,但是农产品有季节性,杨少锋的网店不断出现缺货断货的事情,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有的农产品不易保存,卖不掉只能白白扔掉,造成不小的损失。另外,两人资金周转不灵、人手也紧缺,物流渠道也不畅通。
  面对一大堆问题,两个小伙子一时间摸不着了头脑,偶尔还会发生争执。但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放弃。没钱了,放下架子,向亲戚朋友借,并保证一定尽快还上。人手不够,就把村里闲着的人拉过来帮忙,给他们发工资。
  针对货源问题,他们可没少功夫,周围的十里八村跑遍了收购货物,还把自家的院子和房子改成了仓库储存,对于不易贮存的,把它们腌制起来同样可以放到店铺里卖。就这样,两个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研究、一起开拓市场,产品数量也从最初十来个品种做到了现在的80几个品种,每天的订单数量也从几十个增加到上百个。现在他们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深圳、广州、香港的买家居多,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高,有的买家还把他们的槐花、蒲公英等特色产品带到了日本,让日本人也品尝到了他们家乡的野味。
  现在哥俩的生意做大了,收入节节攀升。他们还找了十来个老乡帮忙整理包装,每人每年可以挣到1.5万元左右,村里的几家农户还和他们签订了合同,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他们需要的品种,然后哥俩来收购,收购的价格也相当可观。这样既给村民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又解决了货源问题。
  (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