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极地开发,中国人来了]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官网
 

[极地开发,中国人来了]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官网

发布时间:2019-06-27 04:12:53 影响了:

  来源:詹姆斯顿基金会 2012年7月  执笔:Anne-Marie Brady  编译:高达  7月2日,中国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开始进行第五次北极考察。在为期90天的行程中,雪龙号将完成中国首次横穿北极圈东北部战略要道的任务。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均势的转移以及石油储备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极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就是这些国家中的一个。
  过去十年间,北京用于极地探险的支出翻了三番,并且对极地相关的基础设施作了大量投资。很多观察家推测,中国日益增多的极地活动可能会挑战其他极地国家的利益,这些争议也成为了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更广泛争议的一部分。对中国极地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全球行为及外交政策。
  有基建,无科研
  随着北极地区环境的迅速变化,中国对北极的兴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希望参与新的规则制定过程,通过融化冰面给航行、采矿和捕鱼创造新的机会。不过,中国对于北极项目投入的资金并不多,极地探索资金中只有20%是用于北极,投资的不足被大量的烟雾弹与豪言壮语所掩盖了。
  受到台湾问题的阻碍,中国直到1983年才加入了《南极条约》,于1984年派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并迅速地建立起了两座基地。中国在南极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存在感,以此来加强制定政策时的话语权。
  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极地活动实现了大跃进。2004年,中国在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规模较小的黄河站。2008年,中国又在遥远的南极洲冰穹A上建立了昆仑站。尽管中国科学家一年中只能在这里工作两个星期,但该地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正考虑建造第四座南极基地,希望在冰穹A上收集世界上最深的冰核,从而重建远达130万年前的气候记录。
  冰穹A上的望远镜还可以用于远太空研究。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计划,但中国媒体只对中国进行了报道。中国科学家希望能够凭借这项研究首次染指诺贝尔科学奖项。
  冰穹A的新基地标志着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投资热潮,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极地的影响力。北京对科研的投入有限,与其他极地国家不同,中国并未设立专项的科研资金,因此极地科学家必须与其他领域的同行就资金展开竞争。
  中国每年用于极地考察的资金约为1500万美元,用于基地维护和研究中心运营的经费约为6000万美元。与中国进行的大规模投资相比,老牌的极地国家如美国就相形见绌了。美国于2008年削减了极地支出,并迫切地需要新的破冰船。
  觊觎资源宝藏
  在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后,中国在南极的工作能力将能够媲美最为发达的国家。此后,由于对科研的投入有限,中国的支出将不会太多。2011年至2012年在长城站工作的科学家仅有17人,在中山站工作的科学家仅有6人。中国在北极的科研项目更是微不足道了,但中国人在北极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国内媒体向国内外读者进行大篇幅报道。
  有些中国学者将《南极条约》称为“富人的俱乐部”,是“集体霸权”的体现,并表示中国在条约内只是“二等公民”。理论上,南极不归任何人拥有,并且向所有国家开放,但是,经济上的限制使得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无法从事南极科考项目。此外,用于研究和开发资源的最佳地点早就被先行者占据了。
  中国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批评围绕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源的分配。决定谁能够控制极地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作为对能源十分饥渴的国家,中国对开发极地资源非常感兴趣。中国学界关于极地的讨论围绕的主题几乎全是关于中国该如何分享能源。而在更加强大的极地国家中,类似领域几乎是学术研究的禁区。如今,这些国家的学者倾向于关注如何保护南极洲及附近海洋的环境遗产,但中国的学者、官员和媒体几乎一致认为,对南极的开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国应该未雨绸缪。
  外交政策风向标
  中国在极地事务上的表现,为观察家提供了许多更好地理解北京对国际体系态度的线索。大体上,这些行为有助于解答北京在国际体系中究竟是“不情愿的利益攸关者”还是会在崛起过程中继续支持现行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的问题。以下是极地行为所揭示的当前中国的外交政策。
  1.内外脱节
  中国的南极事务存在着明显的官方声明与内部政策争论之间的脱节。尽管中国官员也许会对南极的现状感到不满,但还是不得不在现存的政策框架之内行事。唯一可能的替代选项是退出《南极条约》,但目前中国并不太可能走出这一步。尽管如此,类似的政策争论还是不容忽视,因为这表明了中国想要改变国际秩序的某些方面,并正在探索可行的选项。类似的内外脱节的情况应该被视作是“让我们走着瞧”的信号。
  2.韬光养晦
  尽管中国总在抱怨《南极条约》的不公,但中国同样从南极目前的治理模式中获益匪浅。目前在南极对国家行为的监管极其有限(理论上,任何国家都可以检查其他国家的南极基地,但实际上很少有国家费心去做这件事);此外,大多数国家都无视法律要求,没有公开自己的行为。这种不可问责、不透明的治理环境不仅对于制定规则的大国十分有利,对于中国同样如此。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国才会公开接受现状,并继续追逐自己的利益。北京在南极的表现与在其他国际组织中类似,中国也许不满意当前秩序的某些方面,但却会尽其所能地从中谋利。
  3.有所作为
  当关乎北极事务时,中国对外发表的官方声明听起来就和学者们提出的政策一样尖锐了。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了“做而不说”的倾向。但是在中国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北极,北京甚至连力所能及的科考项目都受到限制。北极的气候和政治环境正在快速变化,快到超过了中国能力的发展。于是,北京开始表明自己的利益,用刺耳的语调主张自己在未来北极的治理结构中的权利。对于北京的这一动向需要加以仔细观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正在找寻能够宣示自己力量的途径。北京决心重建国际地位,极地和外太空一样,正是证明自己地位的恰当场所。
  4.攘外安内
  出于国内政治因素的考虑,中国媒体奉命大力宣传中国在极地取得的成就。媒体此举还有利于造成这样的印象:中国在北极享有广泛、合理的利益,因此应该获得治理南极的发言权。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外宣工作的投入,目标在于提升软实力,在国际舆论中塑造更加正面的中国形象。
  中国希望制定更有利于自身国家利益的北极治理规则,但中国的实力尚不足以独自挑战现有秩序,因此,政府列出了几个关键的北极国家,试图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的基础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共同的战略利益。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在南极事务上再现。
  中国不仅通过向三个北极国家进行投资换取他们的支持,当在南极的扩张引发了澳大利亚的不满时,同样通过向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慷慨地提供科研资金平息了对方的怒火。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的南极支出增长速度就再没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只有中国、印度和韩国仍在大幅增加南极预算。极地对中国的吸引力来自潜在的资源储备,这也是中国目前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动力。居于次要位置的问题是中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对此,中国的态度和在其他地方完全一样:发展优先,环保靠边。
  观点:1由于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极地地区越来越成为大国关注的焦点。在其他发达国家受困于经济危机,纷纷减少对极地投入的同时,中国反而加大了在两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中国对于极地科研项目的投入仍处于落后的状态。
  2中国在极地事务上的行为可以令观察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行事风格。中国一方面批评现有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也在现行框架下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利。
  3对于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中国的态度与在其他地方一致:一切以经济建设为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