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小学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训练100篇
 

[浅谈小学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训练100篇

发布时间:2019-06-28 04:06:10 影响了: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教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的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改进现在的阅读教学呢?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展现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元解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这客观的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倾听,面对学生的“众多声音”,教师既要听出“杂音”,分辨对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知水平的高低,还要听出“奇音”,察觉出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二、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对“多元解读”的理解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把“多元解读”误解为“多元化价值观”。例如,在多元解读的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赋予了新的含义。“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而“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对此,一些教师不但不给与正确的引导,反而对这种解读大加赞赏,给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三、读前活动:积累词汇,创设问题,激活背景
  读前活动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导入,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相对应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接触大量的生词做准备,从而不断排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障碍的过程。课前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词汇。博格林曾经站在语言学家的高度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基本上掌握一门外语的人都相当清楚,学习语言浪费最多时间的环节就是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词汇一切都无法表达,哪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词汇积累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越大,那么他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越少,其阅读的速度也就会加快,写作时也就能胸中有词、下笔如神了。
  第一,读前活动除了处理生词外,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导入。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并且每个话题都是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的,这些话题很容易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激情。因此,只要我们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引起他们对将要学的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去接收信息。阅读任务就会变得容易的多。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非常注意导入这一环节。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和学生实际对文章进行设问,引发他们的联想。
  第二,读中活动:活化教材,摄取信息,挖掘课文资源。
  读中活动一般分为跳读、掠读、精读和诵读四个步骤。跳读是指阅读时扫描每段的中心句及每句中的实词而获取信息的一种阅读技巧。要求阅读者要集中注意力,做到眼中有问,脑中有义,浏览全文,领会主旨,把握文脉。掠读则要求阅读者在教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活动的信息筛选。精读关注细节,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阅读材料中语言点处理上,使学生领会语法形式的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诵读着重在多次重复中沉淀已知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点。
  读中活动有利于对阅读材料进行梳理总结,摄取一些重要短语和句型为已所用。课文阅读教学,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领悟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材料的语言、结构和组篇技巧。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吸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素材,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升华。这是一个综合性活动,要求学生把文章中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思想联系起来,然后运用一种新的连贯的表达方式把信息和思想重新表达出来。
  第三,读后活动:提取精要,写作延伸。
  有了前面两个步骤的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量,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输出训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内化所学到的知识语言,巩固课堂效果。这里所进行的输出训练是指基于课文阅读的写作训练。教师在阅读教学后,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在接收到新的语言信息、提取精要、经过加工立即进行反馈式写作输出。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进行阅读后延伸写作的尝试。利用课文采取阅读缩写法、阅读仿写法和阅读改写法等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就是充分认识并利用课本资源的过程,就是将写作潜移默化到日常阅读教学之中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等.语文阅读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2]教育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侯兰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