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关于语文课堂的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关于语文课堂的提问

发布时间:2019-06-29 03:51:45 影响了:

  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都离不开发问,“提问”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充分表达了“问”的重要性,同时更强调了“问”的艺术。那么,如何增强提问的艺术效果呢?
  第一,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例如学习《端午的鸭蛋》,我先提出:过端午节时,我们这里有“门插艾蒿”的习惯,你还知道哪些?由于问题贴近生活,学生很感兴趣,我的话音刚落,学生纷纷抢着回答:“赛龙舟”、“手脖、脚脖和脖子都扎上五彩线”……我看学生的思维已经活跃起来,“那你们知道作家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一个学生喊:“吃鸭蛋。”我抓住这一信息提示:“想知道他们端午节怎样吃鸭蛋,请看课文。”这时大家兴致勃勃地读起课文,看着他们那股认真劲,我真高兴。
  第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背影》在开头部分,用了不少的篇幅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两件事,目的在于渲染悲凉气氛,衬托父亲的爱子之情,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背影》是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反映中心的,文章开头部分写的那两件事是否多余,去掉是不是更精炼,中心是不是更突出?
  第三,提问要把握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也等待足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也要耐心听答,不插进追问,学生心情紧张,思维就会活跃;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如果不耐烦甚至斥责,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提问要重视学生的反馈
  学生回答提问后,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回答只做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答错题的学生。学生答题的对与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状况,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学效果的优与劣。教师应根据学生答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地修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薄弱环节的教学,查缺补漏,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过程,也是知识信息传递的控制过程,要想学生让在愉快中掌握知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使教师教得更生动、更具艺术性,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充实。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市直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