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04:12:57 影响了:

  技术阶段的分目标,进行相应的课时设计,并且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来选择适合实施的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目标教学法为研究内容,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02-02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是整个高校体育改革的基本点。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方向和灵魂,是决定教学内容、过程、方法、评价和效果,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既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又是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不可分离、经常涉及的实际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首先应明确“教学”与“目标”的概念。教学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过程,或者说是以某种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所谓目标,是这个教育过程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境地和取得的结果。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大部分学者所表述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定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人的一生中,高校体育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实施终身体育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个阶段的学校体育所无法比拟的。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在生理上已过了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趋于成熟和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思考创造能力大大加强。在心理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虽然仍处在心理未成熟、不稳定、不平衡的阶段,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处在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和中、小学生比较起来,有较强的自律性,认知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因而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业,而且还应使体育成为贯穿其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使其终身受益。
  教学模式的变革始终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体育小组教学模式发展到了“引导——探究”模式。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划时代的大教育观。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模式”和“实践能力”,而目标教育模式则顺应了改革的趋势。所谓目标教学模式就是在遵循教育学原则和借鉴“掌握模式法”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育教学总目标和技术阶段目标进行课时的设计,选择适合实施的体育教学方法的一种理论。
  二、目标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目标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学目的都很明确和具体,但其在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目标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其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努力程度和韧性;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行动参与组织与体育相关的活动的积极胜;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练习技术的优缺点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编排竞赛的能力,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实施终身体育锻炼夯实基础。目标学习法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充分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目标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专项课教学中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有明确的方向性,优化了课堂气氛,促进了个体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一味地教,学生埋头学,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被抹杀,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习效果不佳。而目标教学法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下,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增加彼此的了解程度,对于课堂的知识传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学习目标达到的内在机制都有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标准。而且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
  由此看来,采用目标教学法教学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体育教学与目标设置时的应用关系
  (一)设置的目标既可操作又便于评价
  目标是人类活动提供的直接调节器,调节个体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活动表现,为个体的活动提供方向和重点,使个体通过内部的比较过程,运用主观掌握的标准,评价当前完成任务的情况,随时监控活动的进行。因此,目标可以通过诱导自我投入、坚持奉献和不懈努力,改善一个人的自我激励,从而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应当结合个体的基础、机能和体能等特点,设置相应的目标。机能可根据个体的肺活量提高程度和基础心率变化等指标作评价,体能可根据个体的运动基础,通过时间、距离、次数、重量等预期达到的目标作评价,向学生传授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课外自觉锻炼,达到目标。
  (二)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长期目标确定后,应注重短期目标的设置,对个体而言,合理科学的目标会使个体获得成功的信息和体验,这种体验越深刻,越能唤起和激励锻炼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使目标的实现。
  (三)具体目标和模糊目标相结合
  明确、具体、可进行数量分析的目标是精确的目标,它对于激发动机最有效;模糊的、无法进行数量分析的目标则少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四)现实目标和不现实目标相结合
  现实目标是指通过艰苦努力仍可达到的目标。不现实的目标是指不论通过多少努力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现实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一定的成功,自然会增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富有挑战性的、困难的,但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现实目标,对于激发动机更有效。高难目标可能有助于达到个人的最佳成绩,激发个人的最大潜力,但如果未达到所设置的目标,也可能造成失败感,使自信心和兴趣受到损害。
  (五)定向目标的评价
  任务定向是强调纵向的自我对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理定向。它有助于内部动机的维持和提高。自我定向则强调横向的自己与他人相比、注重社会参照、以超越他人为目标的心理定向。自我定向对内部动机有损害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营造一种高任务定向的气氛,以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学生设置任务定向的目标;第二,尽量多地以学生本人体育成绩的提高程度作为评价学生进步的基础,即多进行个人比较的评价,少进行社会比较的评价;第三,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淡化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制定定量目标(如距离、次数、时间、重量) ,使特定目标更具体化,便于执行。
  四、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教学,要求教师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精细的分解,目标面向全体,同时考虑最优化教学结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了此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更快地提高战术意识及技术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传统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教学,是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将目标教学法进一步实施于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并逐渐取替传统教学方法,这无疑是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我们的专任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相关交叉学科的先进教学思想和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更熟练地掌握专项训练的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参考文献:
  [1]刘伟春,李志清.明确目标与模糊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排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386-388.
  [2]姚亚飞.目标教学在专科学校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2)100-101.
  [3]王 华,王光荣.目标设置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7(1): 40-4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