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探源天津卫药业|天津卫
 

探源天津卫药业|天津卫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0:04 影响了:

  卫药,系指发源于天津地域的中药。天津早年曾称“天津卫”,“卫”是明代的一种军事组织。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天津卫,“天津卫”一名从此开始叫响。凡天津本土独具特色的事物多冠以“卫”字,如1436年建于天津东门内文庙的地方性学校就以“卫学”命名。“卫药”,则成了天津中药的标志。
  天津是中国中成药生产的摇篮。近代,水路往来的船只必经药香飘缈的三岔河口,运载着各地中药材进津贸易交流,海河多处码头帆樯林立,在绿柳翠槐覆盖中的子牙河南岸,竟成了北方最大的中药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初。天津卫字号、京字号等经营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药铺及批发行栈有800余家,多集中于针市街一带,其中卫药成为了贸易交往的主流。
  一、天津卫药业的崛起
  早在1739年(清代乾隆四年),天津东门出现了津门最早的中药店“润善堂”。嗣后,瑞芝堂、桔荫堂、宝心堂等字号先后问世。这些早期的天津中药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成为卫药的源头。当时,天津中药业主要经营汤剂饮片、丸、散、膏、丹及药酒,多为前店后坊的生产经营形式,规模较大的药铺能自制中成药,生产600多个品种。
  药铺独家自制自销的中成药俗称“独门药”,如同德堂的养荣百草丹、永春堂的眼药水、德生堂的平安散、瑞芝堂的红丸药、长春堂的避瘟散、义兴成的婴儿乐、体仁堂的一品膏、振兴药社的麝香回阳膏和大同药房的生乳灵等,这些独门药均隶属于卫药范畴,在国内有一定的声誉。
  天津早期的中药作坊,制药设备十分简陋,如手持切刀切制饮片,用脚踏“铁研船”粉碎中药材,手搓和坨泛丸及吊腊包壳。然而熟能生巧,那时,药工们练就了一套炉火纯青的娴熟技艺。例如被誉为“羚羊张”的张兰坡,他切制的饮片,状似蝉翼,片薄如帛,垂怜可爱。
  天津中药业曾经形成过“京通卫帮”之势,京,指北京,通,指通县,卫,指天津。京通卫帮是指这三大地区在天津中药市场各自的组织派别、经营风格、产品特色及文化特征。后来,京通卫帮又逐渐分化为两大派系,即是“京字号”和“卫字号”。京字号主要为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后人在天津的药商;卫字号是以隆顺榕药庄为主脉,汇合了松茂堂、聚兴和、大仁堂等卫字号的药商。而隆顺榕、松茂堂、聚兴和、大仁堂则成为天津卫药中的“四大干城”。
  京字号与卫字号所生产经营的药品分别称为“京药”与“卫药”。二者发展历史不同,文化理论体系也有差异,生产经营形式各有各的特点,因而也造就了其剂型取向、制剂方式、品种特点的各自不同。
  京药多属于继承型、传统型。中成药的配方及制作工艺沿袭古方,多为养生保健方,制药谨遵家传秘制,给药途径、剂型取向囿于传统;卫药多属于发扬型、创新型。药品靶向明确,机理清晰,便于应用,成为天津本地的优良品牌。
  二、卫药三魁
  遵崇卫药的典型代表莫过于隆顺榕。隆顺榕创始人卞树榕、开拓者卞傲成、创新家刘华圃,分别当属隆顺榕创建、发展、创新三阶段中的“卫药三魁”。
  隆顺榕创建于1833年(清代道光十三年),创始人为“津门八大家”之一的乡祠卞家后人卞树榕(1808-1883)。卞树榕兄弟四人,继承先祖商铺经营“隆顺号”棉布庄。卞树榕自幼勤奋笃学,尤其喜读方药医籍,在经营隆顺号的同时,研习经方,常为亲友临证诊疗,频愈病症,遂开设“隆顺榕药局”,自任经理兼坐堂医,集中医、中药为一体。其精制的中成药,生意日隆,誉遍津门。
  1915年(民国四年)卞家析产,隆顺榕药局由卞树榕之曾孙卞俶成继承,将原来药局更名为“隆顺榕成记药庄”。卞傲成(1889-1952)曾留学于英国伦敦大学,攻读财经专业,毕业后转入美国纽约大学商学院,攻读银行企业管理专业。他思想前卫,将国外所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思想融入隆顺榕药庄,使隆顺榕药业如日中天。卞俶成管理隆顺榕期间。所制售之药,以选料真、配料细和疗效显著而雄踞津门。
  卞傲成与孔祥熙在美国留学时交谊甚笃,1929年,孔祥熙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长,遂任命卞傲成为中央银行天津分行经理。从此卞俶成金融、药业相兼,工作繁重,故于1931年,掌管隆顺榕药庄的重任落在了刘华圃的肩上。
  刘华圃(1903-1968)继承与发扬了隆顺榕济世寿人的医药事业,创新经营管理,改革中药给药途径,确立与昂扬卫药文化,成为早期天津中药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在当代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刘华圃当选为新中国第一届天津国药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他提出“发展国药,研究提炼,改革剂型,进一步发展中成药”和“成药下乡”的建议,得到国家的赞同与支持。国家对天津中药事业寄予热望,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天津国药业同业公会题词:“精炼国药”。
  三、建国之初的天津中药业
  1950年,天津成立了经营中药的国营企业——华北土产公司药材部。1954年,随着形势发展,开始筹备成立药材公司,以天津市零售公司和土产公司药材部为基础,以原零售公司领导班子和干部为主体,组建起天津市药材公司。天津市药材公司依据中央和地方的方针政策,对中药进行调整、完善和开发,统一中成药的产、销、调、存,促进了天津卫药业的崛起。
  1、统一天津成方配本。生产中成药的配方及工艺,称为“配本”。为统一成方成药,使天津药品生产销售有章可循,1953年在天津市公共卫生局的组织下,由国药业同业公会具体实施,最终筛选了281种成方修订成《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发布试行。随后,又吸取部分外埠方剂和本地医院临床有效方剂,重新审订,最终共收载药方498种,更名《天津市中成药规范》。“规范”中除了配方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中草药原料及饮片的炮制、切制等工艺标准及规程。
  2、组建中药提炼部。建国后,隆顺榕朝着中药科学化的目标奋进,1953年10月,在刘华圃的精勤筹备下,组建起中国第一家中成药专业生产基地——隆顺榕国药提炼部,开始中成药剂型的改革,相继研制成功了中成药片剂、酊剂、糖浆剂等品种,源源投入市场。
  3、人工合成代用品。由于一些药材资源匮乏,特别是有些野生动物药材资源逐步枯竭,研究寻求中药代用品或人工合成品,成为天津药学界的科研课题。1955年,天津二区成药公司研究应用松节油、草酸合成冰片,取得成功,从而改变了冰片依靠进口的状况。同年,天津制药厂研究成功人工合成牛黄,1956年投入批量生产,解决了牛黄药源稀少的问题。
  四、中药剂型改革
  隆顺榕中药提炼部专家田绍麟、王药雨、张克让、甄汉臣四药师各司其职,发奋攻关,研究中药剂型改革。1953年12月,研制成功第一粒中药片剂——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片以其可靠的疗效成为临床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的首选中成药。1954年,田绍麟研制成功第一瓶中药酊水剂型产品——藿香正气水。田绍麟大胆采用酒精剂,将古方藿香正气散中的主药姜半夏改为生半夏,将白术更为祛湿能力更强的苍术,使得药效愈加明显。这项工艺的改进,还被国家卫生部收入《中国药典》。
  此后,又相继研制开发了黄连上清片、小儿金丹片、小儿导赤片、沉香舒郁片、牛黄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清肺抑火片、红药片、泻白糖浆、十全大补糖浆等33种中药新剂型产品。推出我国最早的全浸膏颗粒剂——当归四逆汤、首针中药静脉注射液——蟾立苏注射液。这些产品新出世,就行销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
  卫药是中药中的一脉,代表着天津的地域文化。然而,随着岁月的嬗变,曾经响遏行云的卫药之声,仿佛调低了它的音量。当年卫药“四大干城”中,松茂堂、聚兴和已不复存在,新恢复老字号的大仁堂仅剩门面零售业务。惟有卫药主脉隆顺榕始终高擎卫药的旗帜,弘扬卫药文化,毓造精品卫药,创立卫药品牌,驰骋于国内外医药大市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