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莫水生,文化站走出的董事长:文化站
 

莫水生,文化站走出的董事长:文化站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1:50 影响了:

  内心浓得化不开的群文情结,最终让他实现了自己的追梦人生  在梧州市的地产商圈中,广宇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莫水生显得很“另类”。  或许是经过了多年群文工作的渲染,今年五十出头的他,身上除了企业家的睿智与沉稳之外,还多了分群文人的才情和洒脱。采访中,讲到有趣的经历时,他便会表情丰富,附加极强感染力的手势,有一霎那间,宛若重新站上了舞台。
  “我就是从文化圈里走出来的嘛。”坐在办公室精美的根雕功夫茶桌前,莫水生手法娴熟地为记者斟上梧州名茶六堡茶。
  从1977年算起,莫水生在群文工作道路上挥洒了30年的时光。2007年,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却一直坚持以“做文化的方式做房地产开发”。他欣赏文化人“有艺术家的右脑思维方式”。
  “有人说,文化人只会唱歌跳舞,搞房地产开发行吗?”他哈哈大笑,然后扔出一句:“让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
  事实证明,这条路,他走得很好。莫水生说,是内心浓得化不开的群文情结,最终让他实现了自己的追梦人生。
  文化站的“万金油”
  1988年秋。
  天色迟暮,一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出现在从红旗乡文化站到新民村的乡间小路上。
  车队由十几个人组成,为首的便是文化站站长莫水生。与他同行的,是他从各个村召集的文艺“骨干分子”。不顾乡间小路崎岖不平,他将自行车踩得飞快。碰到老乡远远地跟他吆喝:“莫水生,你去边度(哪里)啊?”
  他便会拉长了声音回答:“去村里演出!”
  乡村的娱乐活动,不到晚上十点钟是开不了场的。村民们干完了一天的农活,吃完晚饭,搬着小板凳围聚在一起,一边闲话着家常,一边等待着演出开始。
  所谓舞台,也不过是简易的木头架子搭起来的。文化站设施设备非常简陋,没有音响,莫水生就发动村里先一批致富的人,将自己家中的电视机、音响搬出来。做了多年的文化工作,他在村中人缘好,组织能力极强,村民都愿意听他指挥。
  一台演出就这样开始了。群众纷纷拿出自己的才艺,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莫水生自然当仁不让,群艺工作者本身就是“多面手”,唱歌跳舞主持他全在行。
  “在文化站做辅导啊,有‘三大’就行了。”莫水生有自己的经验。“第一,大胆;第二,大声;第三,”他声音一扬,“大概。”
  “做一个文化站长不容易,虽然莫水生不是专业出身,但他什么都懂。群众文化搞得很红火,鬼点子多着咧!”原梧州郊区文化馆馆长唐秉良回忆。
  莫水生是1983年来到文化站的。在此之前,他曾在新民村文化室工作。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秀才”,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他的同龄人还在“修地球”的时候,他便已经身兼多职——新兴小学代课老师、生产大队播音员、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面条厂厂长。
  乡镇文化站是国家设立的最基层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也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在那个缺少电脑、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的乡村里,群众文化生活很贫乏。莫水生的出现,让整个红旗乡的群众文化事业红火起来。
  与市区的文化馆不同,文化站的任务更加“五花八门”。从组织群众唱歌跳舞,开展晚会,办识字班扫盲,到推广农业技术,为各种政策宣传办墙报,传达政策写标语,应有尽有。群众艺术工作需要“多面手”,而莫水生形容自己就像“万金油”。
  由于文化站只有莫水生一个人,他将所有精力都投身于群众文化工作上。无论酷暑严寒,只要有任务,莫水生就充满干劲儿。从文化站到各个村子的乡间小路上,经常能看到他“风风火火”的身影。有时妻子不在家,两岁的儿子没人照看,他便会一手抱着孩子,一手骑着自行车,去到村里辅导。到了村里,先把孩子哄睡着,放在村民家的床上,晚上辅导结束后再带儿子一同回家。
  唐秉良说,当年,国家拨款文化站,一年1500块,莫水生有时候都领不到工资,搞活动的话有可能还要自己补贴。
  “很辛苦的。”回想起那段日子,莫水生感叹到。
  然而,比起自身的辛苦,莫水生更苦恼于工作上的难题。
  有时,他兴致勃勃地组织群众:“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啊!”
  村民们却面露难色:“哎呀,吃饭要紧啊,吃不了饭的我不去。”
  莫水生就想办法。改革开放初期,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单一灰暗的中国人来说,一种叫“的确良”布料成为那个年代时尚的代名词。“洋气!”村里面的人啧啧称叹。
  “当时城里面一些人,尤其是女孩子,很喜欢做裁缝,我就请我的同学,开一个裁缝班,免费教学。”
  “哎,你学裁缝了吗?明天晚上参加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再组织群众,莫水生底气就足了。
  “就是要这样吸引他们。”他笑了起来。
  1987年,由莫水生辅导的新民村文化室,被广西自治区精神文明检查团评为“梧州市两颗精神文明建设夜明珠”之一,莫水生被评为梧州市唯一的“全国先进文化站站长”。
  “一不小心,得了全国先进文化站站长,这对我的前途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莫水生笑着说。
  文化圈里的地产商
  1993年,莫水生告别了十年“单打独斗”的文化站工作,调到了郊区(现长洲区)文化馆。从一名农村青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莫水生实现了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他不知道,这并不是命运中唯一的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初,梧州市兴起了一股全民办实业的大潮。“几乎每个机关部门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办实业。”
  当时,虽然文化馆的办公设施要比文化站“好很多了”,但仍然是一穷二白。50平方米的办公室,9个人一起工作,“连个电话都没有”。正因为这样,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唐秉良交给莫水生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抓“以文养文”工作,解决文化经费不足。
  他找到莫水生:“我知道你在文化站里面鬼点子是很多的,你看看,把你的聪明才智用我们文化馆看看管用不管用?”
  面对这个局面,莫水生困惑了。文化馆是众所周知的“三无单位”——无权,无地,无钱。当时跟“文”搭得上边的几家电子游戏时和桌球室都面临倒闭,再增加是不可能了,怎么办?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让他深受启发: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