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浅谈_新农村建设政策2018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浅谈_新农村建设政策2018

发布时间:2019-07-09 04:00:32 影响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业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最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具有群众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等方面特点,起到了教育、娱乐和社交调节的作用,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充实了当地文化内涵,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群众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业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最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广场文化活动,顾名思义,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比如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业余的各种艺术性表演或展示;广场中群众性比较强的各种娱乐、体育等休闲活动等。它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一是教育作用。在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各种文化因素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人们在各种娱乐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这对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场文化活动起着无形而巨大的教育作用。
  二是娱乐作用。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广场文化活动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劳动之余放松身心的娱乐平台,在活动中,没有年龄、性别和身份地位的局限,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邹平县各镇办近几年来形成的广场文化为例,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只有几支秧歌、腰鼓队,到今天的太极拳剑、广场舞、门球、曲艺表演等健身娱乐队伍越来越多,广场文化活动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各类人群都有一定的娱乐作用。
  三是社交调节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多人从独门独院搬进了新建的小区楼房,由于钢筋水泥和防盗门的阻挡,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也感染到农村。虽然现在信息传播媒介比较发达,各种信息都能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千家万户,但这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情冷漠现象严重,邻里之间交往甚少。在广场文化活动中,由于没有性别、年龄甚至身份地位的限制,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到相应人群中,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抚慰,情绪得到调节,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
  如何建设新农村的广场文化?
  首先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针,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繁荣农村文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二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农村为工作重心,以三级文化网络(县、乡、村)为依托,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艺活动为内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使广场文化活动有组织依靠,有政策扶持。
  其次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电影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但这已经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改变策略,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培养“乡土艺术家”,戏曲、书画、民间工艺等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务。
  第三、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领导。镇办要建立健全文化服务站,配备专门人员,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各类文化设施,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站工作职能,协助村建立并完善文体大院,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开支需求,同时,积极派员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辅导活动,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力量。
  广场文化的发展前景
  乡镇广场文化活动是在广大群众交往最集中的地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传播着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熏陶,既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充分展示了本地特色的文化风俗。综合分析社会各方面因素,乡镇广场文化具有十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府持续投入使广场文化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共识,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逐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随着政府对广场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加,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高。
  广场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本地乡镇企业的产品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媒介上走下来,利用广场文化把自己的产品真实的摆到人们的面前,直观性更强,真实可信。企业利用广场文化这种宣传形式进行产品宣传,无形中降低了宣传成本,提高了宣传效率,更容易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广场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广场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将逐步退出舞台,在没有行政部门干预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将更加生动活跃、丰富多彩。
  频繁的广场文化活动给文艺新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文艺新人充分利用广场文化活动这一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确实有能力的往往能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文艺新人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熟,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后备文艺骨干力量。经过文化部门的培养,就会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性的文艺骨干。
  广场文化活动为各类新信息技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广场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这一特点使各类新信息技术因人流汇聚被带向这里,再由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传到千家万户。频繁而有规律的广场文化活动将广场变成了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有效地传播着各类文明成果。
  总之,新农村广场文化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占着很大的比重,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是联系千家万户,影响亿万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陶冶着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的需求。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美好前景,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增加色彩和活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共同的文明乐园。
  参考文献:
  [1]欧阳晓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要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7).
  [2]司芳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蒋述卓.论广场文化的特点与价值[J].人民日报,2003(4).
  [4]戎刚.当前农村道德文化建设问题浅析[J].农村发展论丛,1997.
  (作者单位:邹平县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