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国传统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关于中国传统菜系文化的发展与概述]
 

中国传统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关于中国传统菜系文化的发展与概述]

发布时间:2019-07-19 10:16:24 影响了:

关于中国传统菜系文化的发展与概述

---------川菜

内容提要: 在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的影响下,中国被划分为若干个饮食文化圈。 本文通过介绍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菜系,来分析菜系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饮食文化区域性饮食文化圈菜系川菜

汉族人讲究并善于烹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

川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也叫四川菜。以其麻辣味闻名于海外,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美誉。川菜选料认真,且配料细,烹制考究,调味多样,尤其是味别多样,有百菜百味之称。常见味型有鱼香味、五香味、怪味、麻辣味、酸辣味;常见烹饪方法为干煸,干锅,水煮,爆炒之类。

即四川菜系。以成都菜和重庆菜为代表。四川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川菜馆。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小吃类菜系,也是西南民间最大菜系。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器、兼有南北之长。在味等上尤多突出,素以味多,味广、味厚著换称。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蜀人“尚滋味、好辛香”之说。

鲁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也称山东菜。鲁菜居各大菜系之首,是各大菜系的基础。鲁菜取材广泛,选料精细,讲究丰满实惠,烹调方法全面,精于制汤,善以葱调味。鲁菜在烹制海鲜上有独到之处,尤其对海珍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淮扬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注重刀工,讲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淮扬菜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工,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中。

淮扬菜以其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富而在中国四大菜系中独领风骚。特点是:用料以水鲜为主,汇江淮、湖南特产为一体,禽蛋蔬菜,四季常供;刀工精细,注重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咸甜醇正适中。适应面很广,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兼美、酥灿脱骨而不失其型。滑嫩爽脆而显其味。江苏素称鱼粒头,兼

各海产之利,饮食资源十分丰富淮南菜肴以清淡见长,味和南北,其中淮扬

地区菜肴素有饮食华彩、制作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客之誉。

粤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包括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以广州菜为代表。粤菜博采众长选料广博,奇而且杂,合、海鲜是食中珍品。选菜还讲究鲜爽滑嫩,夏秋清淡,冬春浓郁。除讲究原料新鲜、现宰现烹外,还讲究在火候上保持原料清鲜。

不同的地域与生活环境,及久远的历史塑造出了每个地域不一样的独具风格的菜系。 下面将重点介绍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菜系。

川菜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是在巴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按照中国历史的演变序号--朝代来说,川菜的发展经历了从春秋至两晋的雏形时期,隋唐至五代的较大发展时期,两宋出川至各地的交流时期,明末清初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以及清末明初形成菜系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春秋至两晋时期。这一时期,成都逐渐成为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江堰的修建,使蜀内经济大为改观,人民富足。再加上四川境内沃野千里,江河纵横,为烹饪川菜提供了多而广的原料,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时,无论烹饪原料的取材,还是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专业烹饪水平,均已具有川菜的雏形。

第二阶段为隋唐至五代时期。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地处西南一隅的蜀中地区的安定繁荣,使巴蜀地区的专业食店和酒肆增多,烹饪技术突飞猛进,为川菜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这一时期为川菜的发展期。

第三阶段为两宋时期。这一时期,川菜跨越巴蜀境界进入北宋东京、南宋临安这两个京都,流传各地,为众人所知。这时期有许多文献有关于川菜的记载,比如陆游的《剑南诗稿》,两宋时期为川菜的交流期。

第四阶段为明末清初时期。明清建都以后,随着入川官吏的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同时,运用引进种植的辣椒调味,继承并且发展了巴蜀早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因而使川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五阶段为清末民初时期。这一时期,军阀割据,各军阀在生活上极为奢侈,这客观上使川菜更加繁荣,逐渐形成为一个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体系,与黄河流域的鲁菜,岭南地区的粤菜,长江下游的淮扬菜同列。

川菜形成的原因

川菜形成为浓郁的地方风味体系,主要有下列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天府之国的地理物产优势

四川古称巴蜀之地,号称天府之国,全省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大部分,位于长江上游,气候温和,江河纵横,群山环抱,西面被青藏所扼,东有长江之险,南部有云贵高原所拱,北有秦岭巴山为屏障。

四川自然条件优越,得天独厚。56万平方公里境内沃野千里,江河纵横,为烹饪川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六畜兴旺,四季长青。淡水鱼中的佳品,有产于岷江乐山江段和长江重庆江段的长吻鮠,产于长江中上游支干流的原鲤,产于长江上游支干流、金沙江下游的圆口铜鱼,产于长江上游的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齐口裂腹鱼,产于岷江的石爬鱼,以及长江鲟、鲶鱼、鲫鱼等等,品种繁多。

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川菜形成为浓郁的地方风味体系的首要因素。

二是尚滋味的饮食习俗

四川历代居民的饮食,不仅追求生存的生理需要,还特别追求享受的心理需要,把享受食之乐、饮之乐、味之乐、筵席之乐看作是人生乐趣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回顾四川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四川个阶层人士都不停地在追求美味的享受。这种追求,由于历代战乱相对在四川这块土地上发生得少一些,加之又有雄厚的烹饪物质基础,因而得到了强化,形成了《华阳国志.蜀志》中早就描述过的“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仅从四川的宴饮习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史料记载,四川上层社会宴饮不仅名目繁多,而且颇具“川味”。野宴或设于茂林修竹之处,或设于散发着荔枝果香的园林。五代是后蜀宫廷在江河中举办“船宴”,宋代盛行在高山流水奇色美景之地举行“游宴”,都别具风采。

普通平民经济条件虽然不可能有豪华的宴饮,但对于“尚滋味”的美食追求亦不示弱。清代开始四川民间娶亲是举行的“上马宴”和“下马宴”,以及婚丧寿庆在田地头院坝举行的“田席”,都是深入人心的民间宴饮活动。特别是至今仍广泛流行于农村乡镇的“田席”,它那“三蒸九扣”独特的菜肴格局,丰富而实惠的菜肴,筵席前和席间伴随着唢呐吹奏的曲调,热烈的锣鼓敲动着赴宴者的心扉。最富有情趣的是在散席时,热情好客的主人还让客人带点杂糖、

酥肉、烧白、点心之类的杂包回家,让没有到席的人也分享一下快乐,使尚滋味的饮食习俗扩展成为饮食情趣,无形中推进了川菜的发展。

三是乐于对烹饪不断研究,不断开拓,不停地创新

在川菜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拥有今天这样的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菜点,4000多个品种的菜肴风味体系。

川菜烹饪的广泛普及到家庭,促进了专业烹饪工作者和热心饮食之事的文化人对川菜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使四川饮食烹饪文化相对地得以发达。

四川的专业厨师,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近代名厨蓝光鉴、罗国荣、范俊康、黄少清、廖青亭、孔道生、周海秋等等。当代名厨刘建成、曾亚光、张德善、曾国化、黄子云等等,就是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出类拔萃之辈。他们对于当今川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是多民族口味的融合,善于吸收,化他为我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古代的巴与蜀,巴有濮、苴、共、奴、夷等民族居住,蜀有楚、邛都、徙、笮都、冉等民族居住。秦灭巴蜀之前,巴蜀人口75--100万左右,秦灭巴蜀之后,不断将中原贵族豪富罪犯和一般人民迁入巴蜀,元末明初,湖广移民大批入川。时至清初,湖广滇等外地人入川户更多。因而《成都通鉴》说:“现之成都,原籍皆外省也。”外地人入川变成四川居民,各民族的人在四川共同生活,既把他们的饮食习俗、爱好、烹调技艺带进了四川,也受到四川土着居民原有饮食传统习俗、爱好的影响,互相交融,口味融合,形成四川地区特有的菜肴风味。

川菜从未停止过吸收中国各家烹饪之长,对于历史传承下来的官府菜、宫廷菜,道、佛、宫、观的寺院菜,少数民族的民族菜和汉族各地的市肆菜,都拿来为我所用。正如川菜烹饪大师蓝光鉴所说:“所谓川味正宗者,是在原有基础上,用南北之秀而自成格局也。”实际上,所谓川菜就是以四川擅长的烹饪方法和调味方法为基础,吸收各方烹饪精华而制成的四川风味菜肴。

从历史上溯,当今的不少川菜烹饪原料、调料、菜点,都是吸收外地甚至外国之长而来的。原料中的胡瓜、胡麻、菠菜、南瓜、莴苣、茄子、番茄、圆葱、马铃薯、花生,调料中的胡葱、胡椒、大蒜、辣椒都是从外国引进,由“洋货”变为“土货”。要是没有辣椒作调味品,今天的川菜风味就不复存在了。现在四川还流行的蒜泥白肉源于满族的白肉片,炒野鸡红源于道家菜野鸡红,叉烧鸡源于美国的红鸡,苕菜狮子头源于扬州狮子头,八宝豆腐源于清宫御膳,八宝锅珍源于回族锅珍,烤米包子源于土家族,山城小汤圆源于杭州汤圆,这样的情况追溯起来还不少。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使川菜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成为了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的过程中,川菜形成了三个流派,就传统流派来划分,可分为上河邦,以成都为中心;下河邦,以重庆为中心;小河邦,以自贡为中心。不同地区,川菜的风味特色也略有差异,成都地区口味较

温和,重庆地区较为浓烈,而自贡地区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川菜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等优点,有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味菜肴体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