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案例

发布时间:2019-07-20 04:00:59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086-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进行教学。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探索,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和数学的魅力,进而喜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一、数学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了学生走进数学、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不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数学与儿童的生活、数学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是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数学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二、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不太了解,自己创设的情境往往不尽人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还部分教师缺乏运用情境教学的意识,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怕麻烦。因此,每次上讲台就直授新知,结果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吃力。再者,教师之间评课交流时对教学情境的评论很少,对教学情境如何运用、如何运用得好等,还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
  三、改进的方法
  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数学内容去思考,一般可从民主化、趣味化、生活化和问题化等几个方面去考虑。
  1.讲究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情境。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害怕、恐惧等消极情绪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安全感,从而打开思维闸门,畅所欲言。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教师可用谈话法创设一个导入情境:“昨天布置了作业,请同学们回家观察周围的小动物。现在,谁来描述一下观察到的情况。”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不同习性进行分类,想一想,可以把动物分几类?”学生畅所欲言,生:“按照吃肉与不吃肉分两类。”生:“按照跑得快与慢分两类。”生:“按照高矮分两类。”生:“按照爬、走、飞分三类。”在这样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敢于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学习热情高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敢想、会想、敢说、会说、敢问、会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趣味性情境。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提高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可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设冲突情景。利用隐含于教材中的矛盾因素或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设计矛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来解决矛盾。如在解答时,可有意出现差错与疏漏,形成学生思维上的正误冲突,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正确与错误的强烈对比,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例如,在处理“青蛙跳井”的题目时(一口井深10米,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上跳,每一跳跳3米,共几跳能够跳到井口),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是一道有趣的、简单的题目,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跳4次就能跳出来,而且还多跳2米。粗略的看,解答过程有依有据,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解答过程是错误的。这就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与思考,从而唤起思维:还有什么条件没有注意到呢?经过思考,学生认识到:青蛙只能跳3米高,永远不能跳到井口。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辨析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商场计划在“五·一”节举行商品降价酬宾促销活动,有两种方案,甲方案是打9折销售,乙方案是销售满100元赠奖品(价值15元)。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这个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联想、抽象、概括、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