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析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纹纹饰_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
 

浅析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纹纹饰_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2:24 影响了:

  [摘要]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彩陶几何纹纹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演变、发展脉络,本文主要探讨了几何纹纹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技术因素,以期对我国史前先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有所了解。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几何纹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027-03
  
   我国的彩陶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时代的变迁而沉淀下来的艺术内涵为后来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是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其几何纹纹饰虽然只是我国古代艺术形式中的一个简单门类,但对研究我国史前先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特点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特点是密集,以线为主且粗细不大,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变化表示旋转。这时期的旋动纹样,由于线的密集和加粗,动感特别有力,粗壮而深厚,像黄河旋涡,因而也称涡纹。这种动的纹样,往往配以规则的水平线,以静衬动,还常常用大的圆点压在线上。这是以前的彩陶纹样少有的,使流动感的线条上出现凝冻的效果,有相对静止的感觉,这样显得动中有静,增加了纹样的节奏美。可见,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装饰在形式规律上很讲究主次画面的安排及动与静的搭配。
  (一)石岭下类型
  此类型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地区,天水、武山一带为其中心区。鱼形花纹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而且这种鱼纹由起初的写实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使之抽象化、几何化、样式化,形成了横式的直边三角。从彩陶纹样看,几何化装饰风格的发展变化和线纹组织的几何纹样、单独的三角纹被分离出。随之出现的几何纹样还有折线纹、斜线纹、波形纹、连弧纹、锯齿纹、弧线三角构叶纹、叶形纹和草叶纹等。动物花纹有各种姿态的鸟形纹,主要表现鸟的头部和颈部形象。
  (二)马家窑类型
  此类型主要分布在河湟地区,以兰州、永靖境内的黄河沿岸为其中心区。彩陶的装饰多用大量的网格纹、点和螺旋纹、同心圆纹。大片网络纹线条工整,粗细线同时运用;在点的外面围有螺旋纹,产生旋动感;受圆点纹和平行条纹启发形成了同心圆。这时期人类对集合纹样形态的描绘,不仅显示出技法已经相当纯熟,更显示出创作几何艺术形态的成熟性。构成风格出现了中心对称风格,布局多而满,开始运用对比的艺术效果,如曲线和直线的组合,粗线和细线的组合,疏与密的组合。彩绘多用黑色,有少量红色,有一定数量的内彩。彩纹以钩叶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及带状网纹较多,有少量锯齿纹涡纹、葫芦纹、圆圈纹、“S”形纹等。
  (二)半山类型
  此类型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彩陶的装饰以曲线和折线为主,流行运用锯齿纹。在几何纹样形态方面并没有大的创新,但在纹样构成的几何风格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其图案组织大体可分为两种:用旋涡纹(或称螺旋纹)组成装饰,这种旋涡纹有的排成单独的个体,有的彼此钩连;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
  半山形彩陶,在运用线的对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旋涡纹的流动曲线和风格纹的静的直线取得了曲与直、动与静的对比美。几何纹样风格的装饰已经非常成熟,是彩陶工艺中最为精美的,并且开始大量运用于红色彩绘,红色和黑色交替或交割的处理,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获得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效果。这时期的几何艺术风格富丽而精巧,是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
  (四)马厂类型
  此类型的分布基本与半山类型相同,但更向西发展。彩陶保持半山类型彩陶的制作特色,并有新的发展。几何纹样常见的有折线纹、回纹。这时期的折线纹主要是三角折线纹,一般认为是由人形纹或山形纹演变过来的。在半山纹的圈纹基础上加以装饰,各种不同的填饰多达200余种,变化丰富多彩。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显得粗犷、庄重、豪放,注重大效果。常见的有简练的直线纹、回纹、旋纹、网纹等。旋纹发展成为简单的大圈纹。其中网纹最具特色,往往画上几根或上百根交织的方格形网纹,线条流畅规整,反映了当时熟练的描绘技能。
  
  二、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趋向和规律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几何纹,另一类是人、动物、昆虫的形象纹,其中几何纹占绝大多数。①这种分类是相对而言的,其实形象纹和几何纹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如许多具有明确形象的象形纹,其结构元素、构成方式却是几何式的。
  几何化装饰风格是装饰中常见的艺术风格之一,它以简洁、有序、静美、易于制作等特点为人们所喜爱和采纳,被广泛应用到艺术设计各领域中。不难看出,马家窑文化各类型彩陶中为数不多的几种几何基本图形,是运用不同的几何组合方式,变成了丰富而多样的装饰形式,其风格称为几何化装饰风格。几何化风格可从两方面认识:一是纹样形态的几何化装饰风格。在平面几何中我们认识到点、线、面的概念,认识到直线产生三角形、矩形、菱形、之字形,曲线产生圆形、波状性、螺旋形等。这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形状经常被用作装饰,成为几何图形,以几何图形为主要纹样的装饰风格称为几何化风格。二是构成形式的几何化风格。通常我们讲的节奏、比例、重复、渐变等形式美的原则都是构成形式的几何化风格。②这些原则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得出的,使用数学的方法得出的研究,严格依照对称和节奏等最高法则组织的几何纹样,规则有序,统一和谐,是众多风格中最完美的。“几何化风格在全世界都是自发产生的,这个推测已经被认可为几何化风格起源的第一个原则性假设。”③“所有艺术形式都要以自然的范本为基础,几何纹样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艺术图案,最初是由柳织和纺织的技术产生的,这在今天被认为是适合几何化风格的第二个绝对的假设。”④几何化风格以自然为范本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编制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表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几何风格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有着一定的趋向和规律。下面以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风格为参考,探究几何纹的趋向和规律。
  (一)从具体到抽象
  几何化风格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它的发展过程是从自然形象到符号化演变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如马家窑文化由石岭下类型中较复杂的鸟形法,由起初的写实手法到后期的圆圈纹、菱形纹、旋涡纹等几何形简单的纹饰。
  (二)从直线到曲线再到螺旋纹
  “直线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创造,因为在图形出现之前,它就已出现。”直线先于曲线,曲线先于图形,与人类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有关。从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的彩陶几何化风格特点不难找出这一规律。
  (三)从线到点再到面
  在几何纹样中,线是最早也是最丰富的几何纹样,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点的产生起源于眼睛。如石岭下类型鸟形纹抽象分离为三角形和点,并且它始终处于线的辅助地位,真正被广泛运用是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而对面的装饰的认识则更晚于线和点,面的认识应该来源于对线的封闭和图底空间的处理,在半山类型普遍运用,是几何化风格获得更为有层次的装饰效果。
  (四)从单一到丰富的循环
  这些几何纹样即便最初不是为了美而产生,但它的发展一定与美有关,由先前的几种基本几何图形,从单一发展到丰富。人类从劳动、生活和自然世界中发现节奏、韵律、对称、重复等形式规律,逐渐被集中表现为几何纹样构成规律的发展中。马家窑类型的中心对称,半山类型的旋涡和葫芦式的分割,这些构成风格使几何纹样越来越丰富完善。
  (五)从统一到对比的循环
  人类对几何风格的运用是从统一开始的,如鸟表示的三角形、花瓣表示的圆形、流水表示的旋涡形等。对比效果出现于马家窑类型,说明 人类对美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曲线和直线的组合、粗线和细线的组合、疏与密的组合是马家窑类型的特征。
  
  三、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取向与影响
  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特点与几何纹的变化趋向与规律中,不难得出彩陶纹饰的重大意义。⑤陶器的绘画意义有三方面:一是开创了绘画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二是昭示了先民艺术的致思途径,三是展现了原始先民审美判断的发展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彩陶纹饰艺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⑥陶器上的许多彩绘笔触,与后来的中国画早期原始笔触似有共通之处。彩陶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形态方向,是书画同源之源。陶器绘画昭示了先民艺术的致思途径,因为其韵律感与大自然的韵律感协调一致,应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模式相关。“天人合一”思维模式造就了人的意识与大自然物我为一的创作心态,决定了陶器绘画的运思。如马家窑彩陶飞鸟纹,鸟之所以能穿梭飞翔,冲破气流,是靠流线型身体与弧线形翅膀,其物理、物性、物象简括在鸟身橄榄形和弧形翅膀上,衬出飞鸟形的留白圆形,能依据古代神话中太阳三足鸟转上了太阳的思路,几道同心圆则似太阳光的层层照射,网络纹的大圆象征了人眼看来比太阳暗得多的月亮。“日为阳,月为阴”,配上那些粗圆圈线,似乎着重说明了白天黑夜循环往复的永恒。彩陶纹饰从早期的写实描写到后来简约化、图案画、抽象化、程式化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先民审美理想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纹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男人耕种打猎、女人采集做家务的生动画面,重现了当时的平等和谐的社会景象。彩陶纹饰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精神。由于各种陶器出现时间不同,流行的地区也不一样,所以,各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各有特点。它们是原始美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彩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是原始美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技术和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彩陶的历史,记述了早期文化发展的特征与面貌,提供了早期文化发展的史料与成就,熔铸着许多历史的印痕,谱写了中华历史的早期文明史。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具有丰富多彩、聚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文化特征于一体的重要特征。彩陶艺术的纹饰图形借助线条等基本造型元素,完成原始先人的审美思想及创造心理表述。从其抽象化的装饰图案之中,可以窥见史前文化艺术表现出的审美特征及造型意趣。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文化精神源远流长,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传统精神,对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家窑文化彩陶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注释]
  ①陶洁:《彩陶纹饰意义与刍议》,《贵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②张洁玉:《从彩陶纹样看几何化装饰风格的发展变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③奥•阿洛瓦•里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④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⑤孔六庆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