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佛图关屏障 佛图关
 

佛图关屏障 佛图关

发布时间:2018-12-27 04:44:19 影响了:

  要想拿下重庆城,必先攻陷佛图关   佛图关难度系数虽高,挑战者依然不断――历史上,凡是打算拿下重庆城的,必先攻陷佛图关,概莫能外。那是因为,佛图关的地理位置实在太特殊。离城十里的佛图关,是古时从陆路进入重庆城的必经之地。
  重庆经过数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整座城市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重庆人提及佛图关,多半是将它作为重庆轻轨线路的其中一站。人们早已淡忘,佛图关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是作为山城最重要的关隘存在的。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水道的关键处,在宋代,重庆逐渐成为了全国的军事重镇。于是,宋朝政府在重庆设立了三道关卡――龙洞关、二郎关、佛图关,史称 “巴渝三关”,它们都在古巴县城西通远门外中大道上。三关之中,离主城最近的佛图关,则是山城最为重要的屏障。
  
  欲取重庆城,必先拿下佛图关
  
  建成之初,佛图关便是一座独立的城堡,它海拔388米,雄踞峰顶、俯瞰两江,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四座城门。关墙南北逼近两江河滨,以悬崖为屏障,整座关呈三角形,高大坚固,极难攻破。不过,佛图关难度系数虽高,挑战者依然不断――历史上,凡是打算拿下重庆城的,必先攻陷佛图关。那是因为,佛图关的地理位置实在太特殊。
  重庆城建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石山之上,三面临水,只有西南山脊这一线与陆路相通。重庆城的整个城防,便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城墙顺山而筑,将重庆母城牢牢包裹,城高十丈,只留下了城门十七座供人出入;在重庆下游四十里,有悬岩临江,易守难攻,被称为重庆东面门户;而离城十里的佛图关,则成为重庆西南的陆上咽喉要道,这也是古时从陆路进入重庆城的必经之地。
  佛图关所在的位置,也恰是长江与嘉陵江相距最窄之处,“万仞深壑,一门壁辟”,堪称佛图关锁孔。三国时期蜀国的郡守李严,曾打算在佛图关所在的那个位置开凿运河,断掉重庆唯一与陆地相接的一条路,使重庆成为孤岛,在军事上便于防守。但丞相诸葛亮担心李严要在孤岛上占山为王,不同意李严开凿运河,因此这个计划并未贯彻到底,不过开凿运河的痕迹至今犹存。从那些痕迹我们能清楚知道,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便已意识到那是一个黄金关口。
  古时候没有公路,只有可供马匹、轿子行走的官道。官道上每隔数十里设有驿站,从主城出发,步行一天可抵达白市驿。从宋代开始,佛图关便是从重庆通往成都的官道――东大路上一座重要的检查站。客商通过佛图关,必须接受检查,确认没有携带违禁品方得放行。作为官道东大路的起点,佛图关至今还留存了不少与之相关的题刻,还有一些歌颂卸任清官的颂德碑。
  起义军进入佛图关,
  宣告清王朝在渝统治结束
  佛图关极难攻破,但历史上却有那么一次,佛图关的大门主动为“敌军”洞开。
  1911年11月20日,起义的原清军将领夏之时,率领部队抵达佛图关,被拒之关外。重庆同盟会员朱之洪闻讯赶来,与守关的水警巡防营谈判,告诉他们推翻封建统治乃大势所趋,不可抗拒,乘早立功,免得做清王朝的殉葬者。水警巡防营中也有与同盟会联系者,鼓动士兵反正,于是大开关门。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佛图关。
  朱之洪回城,向同盟会负责人杨庶堪报告援军已到,杨庶堪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起义。会议商定,将新政府定名为“蜀军政府”,以朝天观为起义会场,以旧巡警署为办公地点。22日早晨,夏之时部队从佛图关进城。重庆知府钮传善急令关闭主城城门,并调兵遣将,准备负隅顽抗。朱之洪到通远门迎接夏之时,守城士兵拒绝开门。朱之洪明言,佛图关已被起义军占领,水警舰艇已挂白旗,不投降死路一条。正在劝降中,同盟会员朱蕴章率领体育学堂学生,手持自制炸弹蜂拥而来,吓退清军,开门迎进夏之时。
  得知天险已失,水军尽叛,川东道台朱有基弃印而逃,重庆知府钮传善、巴县知县段崇嘉不得不交印投降。清王朝在重庆的统治,至此寿终正寝。
  镌刻着全重庆的心灵标语
  进入新时代,浮图关不再是扼守一城的重要关口。从硝烟深处缓缓走出来的佛图关,没了鼓角争鸣,却继续着其他的跌宕故事。
  解放初期,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重庆。当时困难重重,沿海被国民党军舰封锁,原料、器材和零配件进不来,工厂只得暂时停工。水电厂、煤矿曾遭军统特务破坏,供给生产还谈不上。由于经济停滞,重庆的物价好似断线的风筝,一个劲往上窜。薪水发不出,全市的学校也在无形中停了课。还有60万解放军、90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和俘虏人员,加上重庆原有的10万公教人员、10万旧企业职工、数十万私营企业员工,包括居民在内,起码有上百万人等着吃饭。当务之急是要发展生产。经刘伯承、邓小平提议,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项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中共中央同意西南局的报告,批复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
  佛图关上,锤声彻夜未息。扬眉吐气的石匠,长绳系腰,攀援在悬崖峭壁之上,细心镌刻着一行工整的楷书。天刚破晓时的曙光,透过松脂馥郁的树林,撒在鹅颈岩上。过了片刻,朝阳冉冉升起,长江、嘉陵江波光粼粼,反射出万道霞光,照亮了那条鼓舞山城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心灵的石刻大字标语:“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的红色浪潮中,佛图关连同肖家湾一起,改名八一村,新时期改还旧名。
  是险关,也是胜景
  
  佛图关险峻奇凸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军事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佛图关绝美的景致。
  清代长期担任巴县(重庆主城区前身)知县的王尔鉴,是进士出身的文人,他在主持修订巴县县志时,评选出了他心中最经典的巴渝十二景,其中就有“佛图夜雨”。王尔鉴还以此景为名,写了一首诗:
  何处花菲雨,石灵露自生。谁曾收玉液,我欲叩精英。
  江鼓云根动,山含夜气清。悬崖犹润竹,风动碎琼声。
  所谓“佛图夜雨”,是指关内的夜雨寺。史料记载,夜雨寺建于明代,原有三重大殿,巍峨雄壮,可惜毁于兵火。仅存的后殿在佛图关职业中学内,学校改造时拆毁。据传说,从前寺门壁上有青石一块,即便大旱数月,早上去抚摸它,仍然十分侵润,好像夜里下过雨。因此,老百姓视之为圣物,干旱之年,四乡乡民前来祈祷求雨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不料寺内和尚普能贪财,认为夜雨石中有宝物,半夜将其砸碎,只见一道红光冲天,并无金银财宝,于是畏罪潜逃。最后,普能和尚没有抓住,夜雨石也不复存在。
  1985年,重庆市政府投资,在关上建成了具有人文景观和园林风光的佛图关公园,在大门石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佛图雄关”四个大字。园内有唐、宋、明、清时的石刻、佛像、佛洞、功德碑、节孝碑及观景阁“西枕双江”、“钦贤亭”,还有杨�公烈士的塑像。关下林木葱茏,雄关宛如浮于两江之上的仙岛。站在佛图关的视线开阔处远眺,江南江北美景尽收眼底。关外两侧悬崖峭壁,长达1800米,极其壮观。岩下洞穴零星分布于峭壁上,千变万状,深邃幽奇。整个佛图关,可谓首屈一指的巴渝胜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