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长江逆流 [长江逆流造就三峡?]
 

长江逆流 [长江逆流造就三峡?]

发布时间:2018-12-27 04:45:23 影响了:

  地质研究表明:距今约七千万年的时候,长江水确实是倒流向西的   尤以重庆美女最负盛名。有人曾经打趣说:“重庆美女一回头,万里长江水倒流。”虽不过是一句笑谈,但是你相信吗,长江真的曾经从东向西逆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提出过“古长江曾向西倒流,然后向东切出三峡”的主张;叶良辅等人也认为东长江曾经溯源西上,形成三峡。
  而今,地质研究表明:三峡诞生之前,即距今约七千万年的时候,长江水确实是倒流向西的。想象一下,雄壮的夔门也许只是一座苍翠的山峰;绝美的巫山神女峰还隐匿在崇山峻岭之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纤夫们撒下过汗水的险滩可能只是一条小溪;题刻着名家墨宝的绝壁、悬着巴人棺木的山崖都还藏在深深的山体内。人们在惊诧之余不禁要问:万里长江是怎么从向西流变成了现在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是如何造就了这般壮美的峡谷?
  古长江的雏形
  背向而流的东、西长江为什么会出现两条长江,它们是怎么汇合到一起的?
  综合地质学家们的观点来看,历史上可能同时存在过两条长江,一条向西流,另一条向东流;我们权且称之为“西长江”和“东长江”。简言之,三峡应是东西长江汇合的产物。
  然而,当你登船顺流东下,穿越这四百里峡谷,望着两岸嶙峋的怪石、近乎直立的崖壁以及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新的疑问又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两条长江,而它们是怎么汇合到一起的?
  这次地理巨变始于距今二亿年前的三叠纪。那时候,地球上只有一片古大陆,四周被超大海洋包围,现在的四川盆地是一片汪洋大海。长江尚不见踪影,三峡也还是这古大陆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面朝大海、植物繁茂的浪漫沙滩,哪里见得到现在这般山清水秀的景象。
  漫长的五千年过去了,古大陆上一次划时代意义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古长江的雏形――东长江和西长江。它使得三峡地区地面升起,海水被迫大规模地后撤。就在今天三峡大坝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斜面,地理上称作“黄陵背斜”。在黄陵背斜的西面,即现在的云贵川地区,出现了许多湖泊,比如大名鼎鼎的滇池。这些湖泊为一条水系贯通,即西长江。这条长江和现在的长江流向截然相反,向西经过南涧海峡(云南西南部)流入古地中海,即现在的印度洋。而它的另一面,众多我们熟悉的湖泊,比如鄱阳湖,也被一条河连接起来,即东长江。东长江可算是今天的长江中下游的原型。
  可惜的是,两条古长江就像几米《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男女主人公,尽管毗邻而居,却因流向相背而不得相见。大约过了上亿年的时间,即距今七千万年左右,这段眼看就要错失的缘分终于有了转机:西长江开始改变流向。这次名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使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隆起:四川盆地成了一个内陆海,西长江不得不向南流,从现在的澜沧江峡谷入海。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开篇的问题了:长江到底如何变为向东流,又是怎么导致三峡的形成呢?接下来,我们要穿越到50万年以前的巫山地区,那里山峰林立、植被繁茂,是大巴山山脉的一部分。
  
  两江汇合向东流
  壮美三峡是这样诞生的经过数亿年的等待,执着的东西长江终于切断山脉,融为一体。
  也许上天真是有情义的,不仅要在自然界留下一段佳话,让分隔上亿年的两条长江相会,还要为后人创造一处绝美的风景――长江三峡。
  喜马拉雅山持续的造山运动,使横断山脉隆起,封堵了西长江南流的出路,也形成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西长江顺着地势开始向东流,朝着东长江奔去。巨大的水流不断地冲击着巫山,试图强行在山间开凿出一条通路,掀起惊涛骇浪,时间长达数十万年之久。
  与此同时,东长江也在溯源西上,不断切割着山脉。这番不懈努力的诚意也许终于打动了巫山。巫山地区的断裂,加速了新河道的形成,为两条长江的交汇大开方便之门。今天被誉为“天下雄”的夔门可能就是西长江东流迈出第一步的地方。柔弱之水经过无数次的冲击,终于撼动了坚硬的山石;又通过万年的磨炼,一点一滴地切开山体,分作了英武的赤甲山和俊秀的白盐山,人们才有机会欣赏到这“众水会涪万,千里争一门”的壮观景象。尽管我们在三峡游览,看见的都是一派奇峰秀岭、田园农家的平和景象,但也许这绝壁上还能找到当年惊涛拍岸、水切石穿的痕迹,也许在巫山神女的裙裾上还留着激流涌进荡起的浪花,也许两岸啼不住的猿声里就传颂着这大自然造化的奇迹。
  就这样,经过数亿年的等待,不知是在风雨大作的夜晚,还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抑或是在彩云依依的清晨,执着的东西长江终于切断山脉,融为一体。这一刻,急流并进,浪花与漩涡交织,在新生的三峡峡谷间激荡,奏出一曲自然之歌。至此,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长江奔向了伟大的旅程,同时,三峡也迎候着人类的到来,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