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故城印象_故城吧
 

故城印象_故城吧

发布时间:2018-12-27 04:52:53 影响了:

  比起喧嚣而日新月异的大城市来说,在幽静闭塞的小城镇,传统文化保留得更加完整一些,仿佛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大城小事      一张寄于1906年的明信片,至今依然是留在西方人脑海中的关于北京的印象――拖着长辫的男人、马车、汉白玉桥、蓝天白云下的牌楼。
  在明朝的时候,北京就已经规划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从皇城,从内城到外城,从中心辐射出的街巷,从住宅区生活区到商业区――城市的功能分配得非常之合理完美。到了清代,北京仍然是一个水源比较充沛的城市,城里有无数条河流能为北京带来湿润。尤其在明末清初,满族人进了北京城之后,看到美丽的北京城,他们一方面从心理上产生了对汉文化的景仰,一方面他们对居住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也最美的城市里心满意足。
  从这一张北京街道鸟瞰图上看,从明代到清代,北京内城与外城,街巷的数量增加了不少。其原因,一是在称谓上,根据方位进行了细分。二是随着居民的增多与商业发展,往往在原来废弃的宫阙或空地上聚屋成巷。有时干脆挤占大街。从街道立有五个门洞的牌楼(俗称五牌楼)的商业街上看,显然五个门洞原本都袒露在大街上。清以后则发生了变化,杂货铺、粥棚这些如今被称做违章建筑的棚子直接就建到了牌楼里边,虽然方便了四乡来的亲戚和拉三轮车的爷们,中午花一二个大子就可以吃一个烧饼喝一碗粥,填饱了肚子好上路回家或接着再拉半天车。但五个楼门已有四个被堵死,只剩下中间一个门洞让过往车辆和行人通行。
  旧时的崇文门是北京的南门,与前门大栅栏相比,崇文门的历史和意蕴更复杂也更深远。大栅栏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开始一直就是闹市区,而崇文门在元朝就有了城门,称为文明门,又叫哈达门,是元大都正南门中之一。在元朝,哈达门这种称呼已超过了文明门。“哈达”又讹传谐音为“哈大”、“哈德”,直到解放初期还有哈德门牌香烟。明朝以后南城外展,把文明门改成崇文门。据说改名的本意是取“文教益尊”的意思,因为当时在附近建有先圣庙和衡文院。到了清朝时满人为贵,汉人为贱,崇文门也就成了贵贱之分的界限。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热闹非凡,大小商贩,车水马龙。在清末的一个夏天正午,尽管日头高照,但路两旁没有树,街上还是行人不断,除了一个打着遮阳伞的行人,大部分行人都曝晒在烈日下。显而易见,凸凹不平的街面说明满族人住进北京后并没有对道路进行大的改造,道路下面没有排水系统,雨水脏水向路的两边肆流,大量生活污水还是直接排到护城河里去。街道中间有时候会堆着一堆石头甚至是一只大缸,可能那个时候还没有“城管”。
  1908年,还是哈德门的路口,矗立在被墙围起来的尖尖屋顶的教堂,不言自明地道出了北京城的变化。正在修整的大道的尽头,扎堆儿的人力车夫正在等客人,总也修不完的大路给这些拉车的爷们儿带来了生意。
  北京那些出名的街道,似乎挑出哪条来都能讲出一段历史。街上药店门口的广告条幅 “仁和堂本客自运川广云贵闽浙地道,仁和堂遵古炮制精选膏丸饮片应总全……”是来自“南蛮”的;街两旁的铺子里卖的可能还是女人的花粉、胭脂和针线,或是南北的茶叶之类,但从街边歪斜着的木头杆上的一只路灯上,可以看到西洋之风的浸染。
  与北京的街道相比,19世纪林立着商业招牌的广州街道却是一派完全不同的景象。广州的商业街道那番商业的繁荣,却让人一眼便看到它短短的历史。街上吸引了行人的一黑一白两只狗和狗前蓄须与光头的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青红帮的势力。在没有皇亲国戚八旗子弟的广州城,天下是商人和帮会的天下。城里人养狗似乎是个洋习惯,广州城里人对养狗的兴趣也许象征着民风的开化。
  上海的旧式茶楼,从那么繁复美丽的建筑外表看,这里可能是时髦和有钱人的消遣之处。
  
  小城故事
  
  在离北京城很远的小镇里,那里因为消息闭塞,外边的事总是通过偶尔来往的车辆,隔了很久才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小城多雨,因而房子都建造在高高的石基上,并搭出避雨的门廊,而且屋脊起得非常之高。小城人少,街上非常宁静,但那里有着一条仿佛通往天边的大道,天和地都在这个中轴线上,因此偶尔有远方来的人赶着三挂马车,从小城的城楼进来,马蹄��,铃声清脆,穿过小城的街道再到下一个地方。
  小城像一个结算中心,周围所有田地上的收成都在这个小城中的街道与广场上交易,所有的故事也都在这个小城中间发生。几千年来,小城周围的佃户帮地主挣钱,地主赚了钱,就拿去供他的儿子在小城的学堂上学,学成了去做官,然后再进京做更大的官。在京城做大官的人退休了最后还要回到小城中来,在小城里修一个大院子,按照在京城的生活方式来布置自己的家。因为在京城做过官,小城的人更是对他礼敬有加。
  小城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从这些小城镇,诞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诞生了中国最有名的大知识分子,还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商人……经常在某个小城的某个宅门里,人们看到大院里立着如三朝元老、上书房行走、御前侍卫字样的牌子,后人会很自豪地告诉大家,他的家里在某某朝代出过一个什么一品文官、尚书或侍郎之类。
  时间在小城缓缓流过,住在小城里的人们安逸自满,他们并不羡慕大城里的人。在那里,人们佩戴着老玉,赏玩着古董字画,临摹着颜真卿,品尝着明前的龙井,把弄着精美的瓷器……他们悠然自得,恪守传统的方式生活着,并延续了下去。比起喧嚣而日新月异的大城市来说,在幽静闭塞的小城镇,传统文化保留得更加完整一些,仿佛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