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去三清山与大自然对话_与大自然的对话
 

去三清山与大自然对话_与大自然的对话

发布时间:2018-12-28 04:18:52 影响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你想亲近大自然、舒解压力、陶冶性情吗?去三清山吧。   这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历经漫漫14亿年创造的杰作。它曾先后经受过三次大海浸,并有两次沉入海底达五六亿年。由于海底火山的作用和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及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山体不断抬高,断层密布;呈垂直状态的花岗岩体又长期受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终造就了今日三清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来到纵横229平方公里的三清山,这里的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会让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长年生活在闹市里,你想暂时远离尘嚣、思索人生、游历仙境吗?去三清山吧。
  这里的主峰玉京海拔1816.9米,比庐山、泰山还高。玉京、玉虚,玉华三峰鼎立,就像是道教的三位鼻祖――玉清、上清、太清,雄踞于群峰之上。三清山因此而得名。自从1600多年前葛洪首先在此结庐炼丹以来,中国道教的两大派别――正一派和全真派都来到三清山安营扎寨。三清宫有副对联:“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说的就是三清山在道教中的特殊地位。来到这里游玉京、玉虚、玉华三峰,访“三清宫”道长,看三清奇雾,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理……也许你会对人生有新的感悟。
  
  你想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吗?你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吗?去三清山吧。
  这里有丰富的古文化、古建筑,苏洵、苏轼、佛印、朱熹都来过这里,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摩崖石刻。这里不仅被称为“露天的道教博物馆”还保留了许多明代的古建筑。这里的“打铁洞”是红军时代留下的革命遗迹。这里还是天然的亚热带植物园、动物园。植物种类达1088种,飞禽走兽有300多种,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的物种。是一个保存天然物资、进行科研的“基因库”。
  我曾两次游历三清山,一次是晴天,一次逢雨雾,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我还在这里摔了一跤,至今肩膀还在隐隐作痛。不过只要有机会我还想去,去千年杜鹃林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去看云雾飞扬时会“嘘嘘”作响、云涛拍岸时声如海潮的“响云”,看从悬崖滔滔不绝倾泻而下的“瀑布云”;去“四声谷”尽情呼唤,与大自然作心灵的对话……想不到我也能“两腋生风上少华”
  “两腋生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古人说登上三清山,仿佛有一种羽化成仙腋下生风的感觉。其实在当时沿着羊肠古道攀崖登山是非常艰苦的,可是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坐在吊厢式索道上,轻松自如地飞越峻岭险谷,直上梯云岭,径奔“南天门”。索道长达2426米,上下站高差5g3米。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20多分钟,在三清山的上空悠闲地翱翔5里路上升1里多高。晴天看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在脚下漂移,雾天更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从索道的吊厢里,可以看到一处叫“观音听琵琶”的景点。一座山峰如南海观音凝神伫立,而另一座山峰却如一个老人正在弹拨着琵琶,山间铮铮的流泉,便是琵琶的弦声了。导游说那弹琵琶的就是晋代的葛洪,一千六百多年前他在三清山隐身修道,结庐炼丹。是他用琵琶把民间的疾苦弹奏出来,才感动了观音菩萨的。可是在梯云岭有一座石质的琵琶亭,石柱上有对联日:“和尚弄弦声入莽林悲切切;观音赏曲心连浩宇恨悠悠。”道士变成了和尚。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是谁,为了民间疾苦把琴声弹得“悲切切”就够感人了,而赏曲的观音更是慈悲心怀,听得“心连浩宇恨悠悠”。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无限感慨的景点。
  据说还有一棵树龄已过千年的“红茶花王”。若逢开花季节,它能花开千朵,灿若红云。可惜,我两次都错过了时节。
  索道吊厢行到“南天门”脚下,几乎是垂直上升。只觉得自己乘风直上,四面云雾纷纷下坠,“上天”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这次上三清山不仅云雾弥漫,而且细雨��。同行的人都担心看不到好风景。不料下了索道吊厢,只见两峰对峙,挺拔巍峨,很像大门中开的“南天门”掩映在云腾雾绕之中,“门”前一列群山就像各路神仙腾云驾雾都来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了。大家拍手叫绝:如果没有这云雾弥漫,还看不到如此美妙的神仙境界。
  导游指着对面山崖上有块石头像竖起的手指头,说:“那是仙人指路。”不知谁说:“这样指路等于没指,没法走啊!”导游小姐笑了:“这不是一般的指路,指的是登天之路、做人之道。其实是三清道祖在向你指点迷津:人哪,不要过于追逐名利,要心如大海,容纳百川;神比三清,超脱自在。”
  
  
  果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奇景
  
  前面讲过,三清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是大自然花了漫长的14亿年创造出来的杰作。
  在南清园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奇峰怪石,似乎都受过仙人的点化,变得通了人性,有了灵气。
  有一处“神龙戏松”:一条天然的石长蛇,紧贴着石壁似乎正从山顶匍匐而下,忽然看到前面有棵松树,它便饶有兴趣地抬起头来打量着眼前这棵松树。明明是静止的长蛇,却给人以动感;没有意识的一石一木却演绎出一场情趣盎然的游戏。在另一个山崖上,两棵松树相向而立,一株青枝绿叶、郁郁葱葱,一株枝枯叶落,形消影瘦。双方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一生一死、一枯一荣,可他们还是依依不舍、形影不离。有人给它起了一个伤感的名字:“生死恋”。
  我们都知道杜鹃花是灌木,可是走进三清山的千年杜鹃林,却是有着上千年树龄,高达数丈的杜鹃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些杜鹃树的花就格外奇特美丽,有猴头杜鹃,云锦杜鹃、鹿角杜鹃等十多个品种。最令人叫绝的,一是“十月怀胎”。这里的杜鹃每年五月开花,七八月花一谢就又长出新的花蕾,到来年五月再开花,正好要孕育十来个月;二是变色。花初开的时候是红色,继而变为粉色,后又变为紫色,最后才变为白色。有人为这种奇观写了首诗,叫做:“五月三清花如海,红粉紫白次第开;游人举目杜鹃树,万种风情扑心怀!”
  比起这些花草树木来,三清山的奇峰怪石更加令人难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司春女神”。我们来到女神峰前,正当浓雾弥漫,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我们便先到旁边的饭店里吃饭。刚吃到一半,美编小祝突然尖叫起来:“女神、女神!”大家朝窗外一看,正好一阵风过云雾缥缈处显现出一个清秀端庄的少女的身影来。等到我们放下碗筷,拥到窗前却又是白茫茫一片,女神梦幻般地消失了。吃完饭,我们聚集在女神峰前,静候“司春女神”的光临。眼巴巴地也不知等了多少时间,也许众人的诚意感动了女神,居然山风轻拂,那乳白色的纱幔一层层地褪去,朦胧的女神倩影渐渐清晰起来,仿佛是从远处向我们姗姗而来。转眼间云消雾散,却原来她仍是一副悠闲沉静的神态,端坐在那里,头微微侧转,目光稍稍向下,深情地俯视着眼前云雾掩映下的山谷丛林,似乎是在企盼着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的春天的到来……
  这座女神峰,海拔1180米,通高86米。因为整座山体造 型极像一位秀发披肩的美丽少女,人们把她看做是三清山春天的化身,所以把她叫做“司春女神”。
  与女神峰相映成趣的巨蟒峰是三清山另一个绝景。导游说是一个英俊樵夫,因与女神相恋被变成巨蟒压在山下。你看,它高昂着头,似乎是在拼命地挣脱压在身上的大山。不过,经过千年万年,他还是没有成功。这不,情人近在咫尺,而他只能翘首相望!更奇的是,有位摄影师放大巨蟒峰的照片,发现蟒的头部有四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把它翻译成汉文,竟然恰好是“蟒的形象”这个意思。
  巨蟒峰凌空独立,高达128米。它头部大,腰身细长挺立。据测量,中间最细的地方直径不到7米。石峰上还有好几道横断的裂痕,感觉随时都会断裂倒塌似的。可它风风雨雨经历了亿万年,照样巍然屹立,这不能不说是世界一绝。近年来,世界各地有不少的攀岩高手慕名来到三清山,想在巨蟒峰的绝壁上一试身手,但最后都只好“望峰兴叹”!
  还有一个景点叫“少女开怀”与西安乾陵武则天墓的“乳峰”有异曲同工之妙,形象十分逼真。导游说“这个景,男人看了羞答答,女人看了笑哈哈。”不知她是否故意说颠倒的,引起一阵哄笑。我们几个先到的人看后不久浓雾就把它严严实实地遮裹了起来。后到的几个小青年急吼吼地问我:“在哪里?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我笑道:“神仙知道你们几个心术不正,不让看,你们等到天黑也没用!”果然他们最终还是没能看到。
  
  不枉道教圣地游访古探幽三清宫
  
  由于时间紧迫,对是否要去“三清福地”大家犹豫了好一会。我想,三清山不仅是座地质奇山,也是座道教名山。仙境般的自然景观固然重要,16D0多年的丰富道教文化遗存也难能可贵,到了道教圣地不去三清宫,岂不辜负了这“露天道教博物馆”?于是坚决支持:去!
  三清福地是古冰川时期形成的高山盆地,也是一处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这里海拔1560米,是三清山道教人文景观最集中也最精华的地方。这里的开山鼻祖是晋代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他看中了这块聚集了天地灵气的宝地,便邀了当时的户部尚书李濂山到这里结庐炼丹,修行悟道,并留下了炉基、丹井、紫烟石等遗迹。三清福地的宫观建设,有记载的是从宋代(1456)王霖开始的。我们眼前的建筑则是明朝的王祜主持修建的。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当然是“三清宫”。它建筑面积518平方米,木石结构,前面是殿,后面是阁,左右有厢房,形制上与龙虎山的上清宫大体相同。
  大殿石柱上的一副对联很有意思:“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它既表现了三清山的风云变幻,又蕴含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意境,十分贴切自然。殿内正中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三位道教正神。几位女同胞不仅虔诚地跪拜磕头,还求了签。
  
  我们来到有名的“风雷塔”前。小小的石塔立在山口,当然是为了镇住风雷。细看,塔身是用整块花岗岩岩石雕凿出来的,高度只有1.96米,面宽仅62厘米。塔分七层,六面重檐,造型端庄,风格简朴,是宋代留下的石雕艺术珍品。塔立在悬岩上,虽然不高,却气势不凡。更奇特的是它的构思设计巧妙地运用了道教的“变易”原理,也就是通过日月运行的变幻、云海雾涛的变幻、风雨晴晦的变幻,最充分地展示出塔的神奇与壮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看过之后评价说:这座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是全国最好的。
  还有至今仍是谜的石刻“阴阳鱼”,相传当年葛洪炼丹挖的“古丹井”、“丹炉石”等等。更有趣的是“飞仙台”,据说这里是道教中迎仙、会仙的场所,也是凡人得道成仙的地方。道家修炼,梦寐以求的就是从这里飞起来,列入仙班。相传每年八月初一,各路神仙都要应三清教主的邀请,到三清山开神仙会,并在飞仙台上比试飞升的本事。
  这些得道成仙的故事,未免虚妄,但这里奇特的自然风光,却是有人亲眼看见的:飞仙台面对西海,这里气流变化多端,经常有旋涡云和瀑布云出现。有时那高处的滔滔云海会突然裂开一道峡口,万顷波涛奔涌而下,势如天河缺口,十分壮观。有时瀑布云或涡状云流,会绕着山峰飞快地旋转,越旋越急,好似汹涌的山洪,拔地吸天,令人仿佛置身于茫茫无边的宇宙洪荒……
  
  云中漫步与大自然作心灵交流
  
  三清山之行,最令人难忘的是西海岸那独特的风景。此处经历了三次大海浸和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山岳迅速抬升,而水力侵蚀作用却反方向下切,使地势高低悬殊。由于三次海浸的程度不一,以及花岗岩地质的走向不同,西部便形成了壁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完整海岸线,也才有了今日的西海岸。这里有别具一格的云海,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大峡谷,有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古树名木……可越是奇美的风景越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峻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望景兴叹!即使有索道缆车也只能在景区边缘有限的范围里,远远地一掠而过。不料三清山却用奇迹破解了这个难题:在西海岸建造了一条全长4000米的高空栈道,其中有1600多米架设在悬崖峭壁上。栈道没有一步台阶,全部是平的。在这里甚至还举行过全国的自行车表演赛。据《西海岸记》介绍:建此栈道,无一人受伤,沿途景致,无一处受损,松柏奇石,原封原样,全部予以保留,5个月即大功告成,这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在大雾弥漫中踏上云中栈道,时而云涛在脚下翻滚,时而自己被云雾包裹,个个兴奋得如同成了神仙。到了西霞港却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导游说:有位摄影师就在这里拍到过这样的奇观:云海下面是一片淡蓝色,上方却涌动着一团团的红云。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正从云中跌落,在云海下面却又倒映出另一个太阳,它的周围还漾起了金色的波纹,一个天空竟出现两个太阳!在夏秋时节,如果是雨后,时常有彩虹出现,横贯长空,像座仙桥,闪耀着七色光华。我们听了只怨自己运气不好,正当无奈想走,只见右侧雾幔中似有一个模糊的阴影在晃动,刚才还是密不透风的雾墙正在悄然淡去,一座山峰梦幻般地出现在眼前。云雾继续渐次淡去,峭壁上的岩纹、草木慢慢清晰起来。又过了一会,橙红色的夕阳的余晖居然照了过来,极像舞台的侧光打在天幕上,把原来的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的。目睹这一变化的全过程,我们个个凝神屏气、口瞪目呆。正当大家恋恋不舍,又有一股白雾从下而上,翻腾着缓缓升起,一点一点地再把这座山峰淹没……
  在飞仙谷,我被那开阔的视野、磅礴的气势震撼了。这里的峡谷绝壁凌空,垂直下切近千米,沟谷纵横交错,溪涧迂回曲折,十分壮观。它上接天宇――玉京、玉华、玉虚三峰列座其巅,有三清道祖亲自在此坐镇;下接龙宫――谷底峰峦蜿蜒,就像是群龙翻腾的西海龙宫。导游说到了晴天少云的日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峡谷中形态万千的奇峰怪石。这整条峡谷覆盖着一片原始森林,里面不仅有熊、豹、猴、麂等动物出没,还可以看到白鹇、山乐鸟等珍稀鸟类。这片原始森林,我们在高处看好像并不大,但要是进去了,你才会知道那种遮天蔽日、静寂阴森的可怕。以前曾有游客探险迷路,三天三夜才走了出来。
  眼前只是一片浩淼的云海和浮在上面的仙山琼岛。一座座山峰就像酣睡的婴儿,安详地躺在云雾的襁褓里尽情地享受着云雾的蒸腾和洗礼。面对着变幻莫测的云海我的思绪也在翻腾:在我这已经过去的几十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忙碌奔波中度过,即便有机会漫游山水之间,也很少静下心来,对大自然、对人生深入思考。眼前这变幻无穷的云海似乎在演绎着世间万事万物“有无相生”的奥秘,又似乎在用老庄既要清静无为,又要积极探索的哲学思想来启示我……
  在“四声谷”面对云海群山,我们社里的两个姑娘手拉着手,用清脆悠扬的声音高呼:“双剑合璧!”在她们心目中最向往的也许就是武侠小说中会飞的女侠。有人叫我也喊。我想了一下高声呼道:“天人合一”、“理解万岁!”呼后侧耳静听,远远近近、云海群山,一遍又一遍地向我回应:“天人合一………”“理解万岁……”
  这时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想这是大自然在和我作心灵的交流!
  也许我们对三清山的美景过于贪恋,竟把下山的时间耽误了。在离下山索道站很远的时候,天就黑了。大家不得不拼命赶路,我终于摔了一跤。有人问我下次还来吗?我是“肩膀摔痛终不悔”,当然要来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