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_化学sts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_化学sts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0:50 影响了:

   [摘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化学教师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学生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化学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笔者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一、发挥实验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1.对创新的认识
  (1)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
  创新一词,是创造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产生新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始,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不会有创新精神。
  (2)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发现问题阶段;第二,准备阶段;第三,酝酿阶段;第四,豁然开朗阶段,也称“灵感”或“顿悟”阶段;第五,检验验证阶段,即经过创造性思维所得到的结论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而检验的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实验证明,因此,实验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2.实验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再现,它能简单、明晰地突出主要因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借此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刺激,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来刺激学生发现新问题,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需挖掘实验教学潜能,特别是实验复习课,不能简单停留在实验的观察,更不能是新课的重复,而应创造性设计实验――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贴近生活而又侧重知识综合应用,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从而积极思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和再创造,以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方法,若长期坚持对学生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就会使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持久的、稳固的品质――即创新精神。
  3.实验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应遵循几项原则
  (1)转变教育观念――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传统实验教学往往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几种仪器,以教师讲授和单独演示为主,学生没有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这严重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2)改革教学方法――科学性原则
  在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抓住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明确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中来,并带着问题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研究、探索并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得到提高;一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利用有关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育观念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该问题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教育经验、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问题。
  1.教师应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体
  教师的作用是如何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发展,与学生一起学习,而不是以榜样自居,更不是学生的救世主。近几年来,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不会划火柴。起初我以为是独生子女问题的表现。后来经过走访才知道,学生划火柴的机会实在太少。大部分学生家里根本没有火柴,可以说不少学生只有在化学实验课上才有使用火柴的亲身体验。
  教师不但规范地言传身教,还要讲明道理,以理服人。新一代的年轻人是有理性的一代,他们的科学意识和民主意识较强。他们不盲从,因此,命令只会使他们反感;他们更相信科学,自主意识较强,希望得到尊重。例如,划火柴,不少学生点燃酒精灯要用三四根火柴,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点酒精灯。究其原因,主要是怕烧着自己和方法不正确,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课题就是如何保证每一次都能将火柴划着。学生结合物理的杠杆原理等知识,通过讨论、实验,迅速掌握要领。教学生划火柴事情虽小,但是我认为值得。因为通过这个实验,不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提高,而且让学生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不只是联系工农业生产,其实对学生而言更应注意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这样,学以致用才能落到实处。
  2.教师自身素质高,有较强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素质左右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很难想象一个故步自封、能力低下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教师不但要科学完整地掌握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还应该明确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难易反映。能够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很多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对同一知识每一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的把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应熟悉实验,能够把握课堂。通过实验发展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熟悉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并尽量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现象,尽量做到实验的现象在教师的控制之中。相信有了这样的机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大增,学生学习化学的劲头会更大,学生的化学成绩也会有大幅度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