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人的素质是工作成败决定性因素 家庭教育在提高孩子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素质是工作成败决定性因素 家庭教育在提高孩子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7:44 影响了:

  当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知识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探讨新教育方法,不断实施素质教育。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和学校必须齐抓共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实施“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家庭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养成”教育。孩子一出生到上幼儿园,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明理”,主要依靠学校的授课形式和自学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社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熏陶”,是主要的外层因素。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使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才进步。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不断升值,成为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甚至“小皇帝”。他们贪图享受,怕吃苦,而家长却认为“就这么一个”,于是对独生子女就特别疼爱和娇惯,犹如掌上明珠。主要表现为花钱多了、人变懒了、做事任性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提倡对孩子进行吃苦精神的教育及不同生活环境的耐力教育。
  我国历来重视吃苦教育。如北宋的司马光身为宰相却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他教子以“简朴为荣…奢侈为耻”;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教导全国人民要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他们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我想,前人如此,我们后人更应该以他们的精神为追求,培育孩子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2.现在的孩子依赖性极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依赖家长,在学校依靠老师。如有些孩子吃饭挑剔以及经常剩饭,睡觉前衣帽乱扔,甚至有些孩子连卫生也不会打扫,自身所用日常生活用品都让妈妈为其操心。因此,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做到:①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培养孩子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③不过于限制与管束孩子;④不要过分呵护依从孩子;⑤不要过多给孩子零花钱;@鼓励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去摸索、去实践、不断完善自己。
  3.由于家长过分宠爱,孩子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如有些孩子自私心强,常常与其他孩子攀比,比吃穿、比学习或活动能力,有些孩子集体荣誉感不够强,助人为乐、争做好事更谈不上。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必须共同教育,从小抓起,从我做起。孩子小,可塑性强,对孩子的教育要抓早抓好。有这样一句谚语:“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抓小。”正说明教育要从小抓起。从一代伟人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时代先锋任长霞、牛玉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也不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吗?相反,一个人的堕落,也不就是从小“恶”开始的吗?现在个别孩子从小偷小摸、打群架、破坏公共设施,如果我们不及时从正面进行批评教育,任其放纵,使其蔓延,最后可能堕落变成罪犯,铸成大错。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古今道理是多么深刻啊!
  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从早,从一点一滴抓起,使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孩子年龄小模仿性极强,不善于分辨善恶好坏,为此,家长和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为孩子提供最好、最美的为人范本。从“反复”二字抓起,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反复抓、抓反复、要持之以恒,直到良好行为习惯最终形成。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错误也看成是美丽的优点。只要孩子有微小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感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只有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想,如果家长能与学校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使“望子成龙”换成“教子成龙”,不断发挥孩子的各种特长,在培养兴趣上下功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新世纪崛起的一代新型人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