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提高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索
 

[提高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0:47 影响了:

  〔关键词〕 教学方法;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B)―0052―01
  
   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以“知”导“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始终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改变那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情况,我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活动,以提高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
  
   我根据初一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特别注意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感觉法律的尊严》一课,我采用了启发法和讲授法;对内容简单易懂、条理清楚的内容,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课,我采用了阅读启发法和自学法;对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涉及学生已有一定认知的内容,如《积极地对待挫折》一课,则采用了讨论法。这样读、议、讲穿插进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也使教师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在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针对初一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我还结合课本知识,从学生中选取有关的事例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在讲到《尊敬教师孝敬父母》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试讲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当我一宣布这个想法时,很多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经过竞争,有几位学生脱颖而出。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为当好“小老师”,主动地钻研教材,积极地找资料,并请教其他教师,设计好板书和课堂提问,还发动班上其他同学搜集有关材料,最后又进行试教。就这样,在他们自编自导的一堂课中,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毫不拘束地回答问题,而且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整节课都是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度过的。课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向我争取下次的讲课机会。这节课的反馈效果,在期末统考中表现明显。试卷中有一题:“通过阅读一段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尊师?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尊师?”学生回答得都很好,尤其是当时主持试讲的学生答得更加全面。
  
   三、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加强行为实践,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行为,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初一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对学生适当地进行行为训练、检查和督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伸和初充,即要导之以行。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增加了社会实践内容,如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劳动、写实践小论文、举办辩论会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益活动。如在参观本地西芹生产基地回来后,学生们认为劳动是非常辛苦的,但很必要,可以磨炼意志,并懂得了平时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理。班里还专门做了一个小纸箱,接受对破坏劳动的行为的投诉和改正建议,这对学生触动很大。同时,我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学完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和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后,我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对自身进行评价;学完《做自立自强的人》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的演讲比赛;学完《做自尊自信的人》后,举办了“自尊自信促我成功”的激励课;学完《寻求真挚友情》后,举办了以“男女同学交往利大还是弊大”为题的辩论会;学完《培养爱国情操》后,举办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抄报比赛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在强化学生的“认知”和塑造其“情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实践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它指导了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大大提高了学生行为的规范性和目的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