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走出趋同化办学模式,探索一条培养三本学生的创新之路_业务模式趋同
 

走出趋同化办学模式,探索一条培养三本学生的创新之路_业务模式趋同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4:08 影响了: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趋势已日渐明显。在此背景下,新型高校――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但是,独立学院必须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必须走出趋同化办学模式,即必须走有别于传统高校办学的道路。本文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趋同化模式;办学质量;创新
  独立学院的创办时间不长,但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模式改革的重要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缓解高等教育等教育供需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独立学院以其“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和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占有了特殊的地位。独立学院必须走有别于传统高校办学的道路,不然的话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一些看法。
  一、趋同化办学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弊端
  当前,在毕业生人才市场上,存在一种不正常的选聘人才现象,就是“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经常表现在学校层次和类型的竞争力上”。用人单位先选聘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再选聘二本院校的,最后才选聘三本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选聘市场不是选人才,而是在选学校。
  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办学指导思想的趋同化。各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多是“高级应用人才”,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相同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环节,甚至学时分配都是相同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校每年培养成千上万相同“规格”的同类人才,用人单位当然要去选一二本的学生。
  这种趋同化办学模式既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才成长的多样化需求。独立学院要想办成一所受社会欢迎的本科院校,必须走出趋同化办学模式,闯出一条新路。
  二、走出一条培养新型本科生的道路
  如果大学生分四批录取的方式不改变,那么由于一二本院校占有软硬件的资源优势、国家资金保障优势和生源优势,而独立院校仍采取与他们趋同的办学模式,用自己的弱势比别人的优势,肯定是不行的。反之,如果能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活动能力强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一二本院校的办学新路,一定能找出属于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提高三本的竞争力。
  基于以上认识,独立学院应开创出一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可以发挥独立学院的办学优势,顺应生源特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本科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新型本科生,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新型本科生(三本生)的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优于高职生,达到本科(一二本)的要求,使学生就职有门。
  三、关于新培养模式的思考
  1.新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增强职业技能,努力实现“专业人才”和“职业人才”的无缝对接。
  2.推荐一种模式:“611”式的三阶段模式
  (1)理论学习阶段(前6学期):采用成熟的被普遍认可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达到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但应在此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教材,教学内容要删繁就简,精讲多练,减少课程门数,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教学形象化、直观化和趣味化,让学生把基本知识真正学到手。
  (2)职业培训阶段(第7学期):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国籍副校长提出“人们已习惯了学生毕业之后要经过工作实践、培训和工作积累才能逐步适应和胜任工作”,但大学为什么不能直接培养“职业人才”呢?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人才”,社会需要的是“职业人才”,两者是脱节的。我国有一位独立学院的院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说他的学院可实现学校和职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要想实现教育与就业无缝对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有需要,即培养出的学生在专业、行业和区域经济内是需要的人才;二是质量有保证,人才规格类型、知识结构能力能满足社会需要;三是职业能力具有竞争力,即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岗。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社会行业、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是达到第一条要求的基本条件;制定先进、合理,且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并认真实施培养方案,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按岗位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是当前独立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哪所学校在这一教学改革中取得成绩,哪所学校就会在人才竞争上取得优势。
  (3)综合提高阶段(第8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开设选修课和进行毕业设计。本阶段可以大量开设选修课,如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类,或人文科学类……学生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将会结合自己的不足、未来就业或兴趣爱好等,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选修课,这必将提高选修课的效果。对毕业设计要适当减少时间,降低理论性要求,保证学生在一具体实践问题上得到专业的综合性训练。理工科学生要加强施工和工程设计类题目,减少或取消论文类题目;经济类要结合企业运作中的实际课题进行总结提高;文科语言学类应避免大而全的题目,减少或取消论文类的题目。无论哪个学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越具体、越结合实际,学生就越会得到越大的锻炼,收获也会越多。
  以上独立学院发展的创新之路,希望能对三本学院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改革之路是艰苦创业之路,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竞争能力,这是独立学院的出发点。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独立学院一定能开创出有别于传统高校办学的道路,切实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以评估为契机促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在评估中心召开的制定独立学院教育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5(7).
  【2】朱学道.教学型大学办学模式趋同:根源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