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新POLO缘何定名“劲情”、“劲取”?|polo劲情劲取区别
 

新POLO缘何定名“劲情”、“劲取”?|polo劲情劲取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11 04:25:42 影响了:

     上海大众今年最为瞩目的两款新车中文名字近日正式公布,其中两厢车型定名为“POLO劲情”,三厢车型命名为“POLO劲取”。从中文名称上来看,这两款新车整体形象将与POLO原来“小巧、可爱”形成差异,在保留了POLO引以为豪的动感和活力元素的同时,更从名字上加强了它与目标人群的精神联系,与他们年轻向上的面貌与生活态度取得和谐一致。
  
  造型解密
  
  从整体造型上,设计师赋予了POLO劲情、POLO劲取更多的刚性元素和中国文化特征,整车线条处理更加锐利、成熟。
  明朗大胆的U型线条同样是POLO劲情、POLO劲取前脸最显著的特征,前脸U型线条动感流畅,从发动机盖一直延伸到保险杠上,与镀铬立体U型前水箱格栅共同演绎着锐利、动感、时尚的设计风格。极具冲击力的前脸设计,给人一种灵敏、机警、蓄势待发的感觉。从Concept R,到Golf GTI ,到PASSAT领驭,大众新一代略显夸张的U型前脸造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传递了大众品牌最新的造型理念,也为大众新一代产品增添了更多的动感、激情气息。
  其车灯设计也吸纳了中国文化中“体圆而法方”的设计哲学,一体化的晶钻前大灯晶莹剔透,采用方圆交融的设计元素,质感强烈、简洁醒目,整车灵气十足。高挑的前大灯顺着翼子板线条向后、向上延展,与大U造型的向下趋势形成了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开在路上,人们不用刻意去寻找那个VW标志,闪亮的U型前脸、“体圆而法方”的水晶大灯,远远一看就知道是上海大众的作品。从PASSAT领驭到POLO劲情、POLO劲取,这种相似完全是品牌的必然。
  
  中文名折射车业本土化意识
  
  
  今年,世界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Google公布了它的中文名字“谷歌”,这是Google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非英文的名字,这个名字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表达了该公司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的重视。
  其实给产品起个朗朗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中文名字,是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前就要考虑的重要市场战略,在汽车产业界,“奔驰、宝马”更是非常“中国化”的产品名称翻译。今年以来,为了强调“中国制造”的概念,国家也对国产车的中文标识以法令的形式作了规定。早在这项规定颁布之前,上海大众就已经通过PASSAT领驭,成功地打响了产品的中文品牌标识。“领驭”之名与原来单纯的使用PASSAT相比,使中高级车的定位和特点更加一目了然,对市场拓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POLO上,四年前POLO强调的是全球同步上市,而今新POLO则是与德国同步开发的又一杰作。“劲情、劲取”的中文名不仅与产品本身魅力造型和澎湃动力相联系,而且与这两款车的市场定位、产品气质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中国的消费者对其产生更强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两厢三厢分别命名,凸现市场细分意识
  
  汽车市场上一些品牌常会有两厢、三厢甚至旅行车等细分车型以适合不同的人群,标致的“玛格利特计划”甚至可以从一个车型上演化出6、7种变形。以前,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命名为“XX两厢”、“XX三厢”,但是这样一来,产品的差异化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泯灭,而对于它们的细分市场和目标人群来说,就有意无意会产生一些混淆。这种现象在国内同一品牌的两厢、三厢上非常常见,甚至会造成两者的市场互相干扰。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实两厢车与三厢车针对的是不同的市场,拥有不同的个性以及核心消费群体,因此也应该在名称上加以区分。虽然POLO劲情、POLO劲取的真车我们还没有见到,但是通过给两厢定名“劲情”,我们可以预见到,这是一款定位于年轻、活力、时尚人群的精致小车;而给三厢取名为“劲取”,则显示其针对的是相对理性、事业处在上升阶段、追求气度品位和家庭感的人群。在外形上,它们也应该像名字一样代表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让我们一起期待POLO劲情和POLO劲取的正式亮相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