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运用说明_“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运用说明_“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2-15 04:40:20 影响了:

  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7―0027―02   摘要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教材“关注癌症”为例,论述了“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该把较多的精力不是放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应该放在关注方法上。“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教师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把大块不易掌握的知识分解成小块容易掌握的知识,然后通过问题或习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交流、总结、提高和应用。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做好知识分割和指导,并以多种形式开启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点拨、调控、促进工作。江苏省盱眙中学城东分校的生物教师运用该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一年多来,在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兴趣、学科成绩、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了教学效果。现以一位教师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中“关注癌症”一课为例,介绍该模式的应用。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1 科学分块,化整为零
  
  科学分块即教师首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利用“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采用“分割法”或分点掌握法的操作途径,把大块知识或抽象不易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知识点要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发生联系,易于发生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也是模仿生理学的“食物消化吸收”的现象,大块食物需经过消化变成小分子(小块)食物才能被吸收利用。
  科学分块要求教师既要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学教材,又要研究学生学情。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目的是把握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便于制定教学目标;研究生物学教材是了解知识内部的关系和联系,确定重难点、理清思路;研究学情是弄清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情况,便于为知识分割找准支点。
  切块划分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掌握;二是小切块与大切块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联系。
  例如,在进行“关注癌症”一节教学中,该教师先研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的要求,具体内容是: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学情,把本节内容划分为三个切块:①致癌因子及癌变理论;②癌细胞的概念和特征;③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三个切块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且每个切块都点题明确,把握关键。
  
  2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2.1 问题引导
  问题是点燃自主学习的导火索,苏格拉底有过这样一句名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问题引导是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能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有指向性地进行,问题引导是关键。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和核心,且问题设计应具有一定艺术性、情境性、层次性,并把握好广度和深度,能让学生以问题为向导、以问题为桥梁,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道路。
  
  2.2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探究。所谓“自主”是指学生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满怀激情,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探索,把学习和探究看成时快乐的事情,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有所收获。
  在“关注癌症”一节中,该教师在进行切块划分后,先用问题情境引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吃霉变、熏烤的食品易得食道癌,长期酗酒易患肝癌,长了肿块就是“癌”吗?什么样的肿块可能是癌?然后针对以上的三块知识,提出了针对切块知识点的问题:
  ①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②正常细胞的癌变机理是什么?
  ③什么是癌细胞?
  ④癌细胞有哪些特征?
  ⑤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系吗?
  ⑥怎么样防治癌症?
  ⑦治疗癌症的方法有哪些?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既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的情境,又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思路。然后,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其自主学习。
  
  3 当堂反馈,矫正归纳
  
  本环节是反映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成果的阶段。当堂反馈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探究的效果进行反映和展示。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个人汇报式、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在黑板上书写成果、小组内交流反馈、组间交流反馈等,通过交流反馈,既展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成果,又暴露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可通过矫正归纳来进行修正。
  矫正归纳也要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讲的教师固定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代替,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多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让同学帮助改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培养其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对学生锻炼相互之间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思考、科学探索的精神均有帮助。
  “关注癌症”一节,该教师让学生通过围绕课本自主语言表达、黑板板书的形式进行反馈,然后请学生主动修正、集体归纳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展示、交流、反馈、总结,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集体智慧,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此起彼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效果明显。
  
  4 训练应用。巩固提高
  
  训练应用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各切块知识点的强化巩固。此环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选习题,习题的选择要能够做到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概括性。典型性是要求精致,是众多题目的代表;针对性是指选题要能够针对切块知识点,对切块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概括性是指习题选择要注意每个切块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小切块与大切块之间的知识联系,有些习题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自己编写。
  通过训练后学生的知识层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己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习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
  在“关注癌症”一节,该教师针在本环节中,对三个切块,分别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训练题,并且自己又编写了一个能把三个切块进行联系的综合习题。学生完成后,又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自己尝试提问,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部分收集如下:
  ①对癌症的检查有没有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②各种致癌因子与产生癌症有没有量的关系?
  ③化疗和放疗有何区别?
  ④放疗会引起正常细胞的变异吗?
  ⑤日常食品中哪些具有防癌作用,哪些具有抗癌作用,哪些具有致癌作用?
  ⑥有人说,每天饭后坚持刷牙,能够预防口腔癌、食道癌和胃癌,有科学依据吗?
  ⑦基因检测可快速发现肿瘤吗?
  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把这节课引伸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这时适时点拨: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说明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认识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选择性在课外在做进一步查阅资料和探索,有些问题目前还是我们人类生物学和医学上的难题,我们相信我们人类一定会把这些难题一个个解决,我们同学们只要认真学习,努力探索,也完全可能成为一些科学难题的解决者。
  适用的、有效的模式才是科学的模式,“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是针对学生的学情和特点进行的一种有效尝试,主要强调分块学习和自主学习,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希望能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生物整体课堂效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